•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书评|《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党史读物的创新表达
楼岚岚/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12-11 16:43 字号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李颖 著 学林出版社
阅读提示
■ 今年11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李颖的著作《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由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为引,从党的珍贵文献入手,讲述重大党史事件,回望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一百年,一百个(组)重大事件,每个重大事件既能独立成篇、深耕细作,又能前后接续、点面结合,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这是一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简明百年党史,也是一部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合一”的综合读本,已入选2020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如何使这部历经百年、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大部头、大历史”飞入寻常百姓家,帮助广大读者读懂学深悟透,党史专家李颖的最新著作《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作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作为责任编辑,我很荣幸作为这本书最早的读者,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全程参与并见证了这部近400幅图片、30万字的简明党史读物的诞生。在我看来,该书至少有如下特色:
一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把党史写得通俗易懂,必须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之上,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这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力。越是功力深厚,越是能深入浅出、举重若轻,让专业人员不觉其浅,让普通大众不感其深。《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刚一上市,就受到来自各方读者的一致欢迎,个中缘由即在于此。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百年党史如此丰富,档案文献如此浩瀚,有这样一本书通过每年一件(组)文献一件(组)事件,帮助勾勒百年党史的大致轮廓,达到了解党史知识的目的,何乐而不为。而专业研究者关注点则在思想内涵上,看作者每个年份重大党史事件是否选定精准,看作者挑选档案文献图片是否别出心裁,看作者如何遴选历史细节反映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大历史变革。如写1921年建党,作者选择的视角是一系列党史基本著作均未涉及的一大纲领第11条缺失的问题;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作者选择了党内两种不同思路的交锋和中央工作会议议题变化这两个关键性的历史细节表现这个历史变革,并用相对较长的篇幅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的具体内容,反映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的转变。伟大也要有人懂,读者达成各取所需的背后,是作者20年磨一剑的付出和努力。这样有着学术著作的严谨,又有着通俗表达的作品特别难能可贵,无论是对于出版社,还是读者,都是多多益善。
二是故事笔法,见事见人见精神。党的文献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在党的历史及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无须赘言。《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呈现了大量第一手最新档案文献,如在俄罗斯莫斯科五一村发现的中共六大文献,大量俄罗斯解密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有关的档案文献,在四川绵阳梓潼发现的邓稼先珍贵手记,等等。但阅读文献对一般人而言,的确枯燥又乏味。作者采取故事笔法辅助史料叙事,讲清楚档案文献背后故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档案文献背后的历史意义,文献马上生动鲜活起来,文献的力量便跃然纸上。如1950这一年,从10月8日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的手稿可见,毛主席字斟句酌,圈点勾画,改的是面目全非,加之文中对毛泽东4次下决心出兵入朝全过程的刻画,图文结合,更能体悟毛主席作抗美援朝战争决策时的艰难和伟大。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仅仅充分体现党中央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主要活动与历史贡献,体现民族精神的革命英烈、时代英雄、先进模范和奋战在一线的普通劳动人民群众同样是作者浓墨重彩书写的对象。通过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最可爱的人”打出国威军威,揭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证明“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看邓稼先离世前12天留给人世最后的文字,心心念念全是核武器事业,对自己的付出努力和贡献成就,又是那般低调谦逊,见者无法不落泪。
三是创新表达,更接地气。一百年前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用的是当时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白话文。一百年后,处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中国面向世界会客厅的我们,更是要思考,应该如何实现党史写作和出版的创新表达,帮助年轻人学习党史、亲近党史,回看来路,铭记来路,方能走好未来之路。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和作者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将《文献中的百年党史》打造成“字图音视”四位一体的党史立体读物。
在图文书的基础上,同步推出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播诵读的《文献中的百年党史》音频书。我们与科大讯飞共同策划、制作《文献中的百年党史》“虚拟主题展厅”,接上电子屏或者戴上VR眼镜,云展厅即浮现眼前。
量身定制的主题系列文创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结合本书100年近400幅珍稀图片的独特优势,我们策划推出《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主题周历。周历内页与明信片页长短相间组成,沿手撕线撕下,每一页都是单独的明信片,100年100幅老照片,记录峥嵘岁月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百年党史铅笔,为国民品牌中华牌和出版社联名铅笔,红色哑光漆的外观,5支一组,每支上刻建党百年1个最具代表性的年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大庆之年,激励青年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意义更为深远。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