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攻玉策|哈尔滨市政协推动界别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绘好履职“同心圆” 激活界别“新动能”
2025-11-18 09:34
字号
“深圳的朋友都在问‘尔滨好物’哪里买,我家的山货通过政协搭建的展销中心,半年就卖了几十万!”
“瑞江小区的积水路终于修好了,下雨天再也不用蹚水出门,这事儿办得接地气!”
“孩子参加了香港青少年东北行研学,不仅看了冰雕还学了东北文化,特别有意义!”
……
在哈尔滨这座冰雪与温情共生的城市里,这些浸润着民生温度的“幸福片段”,正从街头巷尾、网络平台汇聚成履职为民的生动图景。这背后,离不开十四届哈尔滨市政协推动界别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的生动实践。从“分散履职”向“聚合发力”、从“形式创新”向“实效落地”转型的持续探索,让30个界别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服务发展的“动力源”,把一份份沉甸甸的履职答卷,写进了百姓心坎里,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协力量。
党建领航筑牢履职“主心骨”
“作为党员委员,不仅要自己当好履职排头兵,更要带动党外委员一起为群众发声、为发展献策。”手握哈尔滨市政协“共产党员委员先锋岗”荣誉证书的李岩,话语间满是责任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委员,她积极与党外委员一道深入中小学校,就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等方面与师生座谈交流,多件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落实。这份履职热情的背后,是哈尔滨市政协“3﹢2”党组织体系释放的强大效能,更是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十四届哈尔滨市政协始终牢牢锚定“党建引领履职”核心方向,将党的领导贯穿界别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组织体系构建上,精心打造“3﹢2”党建架构:“3”级纵向体系——市政协党组、各专门委员会履职党总支、履职党支部层层递进,筑牢领导核心;“2”类临时组织——全会期间临时党委、外出调研临时党支部精准覆盖,确保“履职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这套架构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在30个界别、613名委员中的无死角覆盖,为界别履职校准了政治方向。
同时,市政协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统筹,建立“党组统一领导、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机关党委具体负责、各履职党总支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党建与界别党建同谋划、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
党建活力更体现在委员联动中。市政协创新“党建﹢结对”模式,将234名党员委员与379名党外委员精准“结对子”,通过常态化走访、联合调研等方式凝聚共识。不仅如此,专门委员会履职党总支书记定期述职,把联系界别群众、开展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核心责任。党建引领如同一块磁石,将不同界别的委员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履职尽责筑牢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制度护航夯实履职“压舱石”
“以前履职是‘跟着会议走、围着文件转’,现在是‘主动找课题、精准解难题’,有了制度保障,我们履职更有方向、更有干劲!”这是许多市政协委员的共同感受。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协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为界别履职画定“路线图”、明确“任务书”。
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履职路径。市政协出台《哈尔滨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的意见》《哈尔滨市政协副主席联系界别工作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按照联系界别进行工作分工,直接领导并参加相关界别活动,主席会议定期研究界别工作,听取各专门委员会关于所联系界别的工作汇报。今年以来,各位副主席累计参与界别活动130余次。
科学评价激励,激发内生动力。围绕界别活动“活跃度”和群众“参与度”,建立涵盖10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筑牢履职支撑。为每个界别确定3名召集人及联络员,由专委会副主任对口联系;设立委员工作委员会和界别工作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跨界联动激活履职“动力源”
打破界别壁垒,市政协以横向互动为抓手,推动界别履职从“指派分配”向“自主定制”全面升级,让委员智慧在跨界融合中精准发力,书写出民生温度与发展力度兼具的履职答卷。
聚焦民生痛点与发展难题,多界别协同作战打出履职“组合拳”。文明城市创建现场,环境资源界别委员监督扬尘污染问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委员走进街头巷尾收集民意;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中,经济界别委员解读政策导向,工商联界别委员倾听企业心声,科技界别委员带来技术赋能方案,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惠企举措,让76家深陷困境的中小企业重获生机。
“自主式、订单式、菜单式”三维模式,让履职服务精准对接需求。界别自主选题破解民生关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委员带着无人机航拍设备,穿梭在城市街巷调研精细化管理,提出的“智慧城管”建议被纳入城市治理规划;教育界别委员联合医药卫生界别专家,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的现状,搭建“筛查—干预—疏导”全链条机制,已为千余名学子筑起心理健康“防护墙”。群众“点单”、部门“出题”倒逼界别高效“接单解题”——接到企业对中医药产业升级的需求后,科技界别委员组团赴蕲春实地考察,带回的5个中医药合作项目已落地生根;围绕宜居城市建设目标,经济界别联动开展专项监督,从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到社区环境整治,每一条建议都精准回应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履职活力在精准对接中持续迸发。
品牌赋能擦亮履职“金名片”
“‘冰城爱心妈妈’的陪伴,让我的孩子变得开朗多了!”孤独症儿童家长的一句感言,道出了哈尔滨市政协特色履职品牌的民生温度。如今,从界别特色到基层协商,从素养提升到民意直通,一系列政协品牌矩阵正让履职从“默默无闻”变为“家喻户晓”,用精准服务书写为民初心。
以“一界别一特色”为抓手,各界别精准发力筑牢品牌根基,让界别优势转化为民生实效。教育界别建成党团队一体化基地,10余场活动浸润师生5万余人;九三学社界别以“界别沙龙”为载体,提炼的数字经济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农工党界别引进500万元健康项目;工商联、民建界别分别在上海、深圳搭建产销平台,助力130款“尔滨好物”实现近4000万元的销售额;医药卫生界别开展12场义诊,为300余位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每一项品牌实践都紧扣民生需求。
“冰城商量”品牌则聚焦民生痛点,让协商议事走进群众心坎。针对“无灯街路”难题,政协委员实地走访调研,推动新建灯杆56基、更换灯具22套,照亮居民夜间出行路;围绕老年助餐这一“关键小事”,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其纳入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切实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同时,聚焦卫星路交通秩序规范、就医通道优化等民生关切,通过精准协商推动问题解决,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协商民主的力量。
“书香政协”品牌为委员赋能充电,让履职更具专业深度。各界别成立读书小组,每月集中研学、每季度分享交流,在墨香中凝聚智慧共识。
而“微言要议”品牌则打通了民意诉求“最后一公里”,架起党群连心桥梁。市民只需扫码即可一键反映心声,市政协建立“受理—交办—督办—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确保民意有人听、诉求有人办。自2024年以来,市政协指导区县(市)政协开展“委员在身边”活动,精准收集社区治理、物业管理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推动解决正阳河街道瑞江小区低洼路段排水整治等民生实事260余件。同时,积极延伸民主监督“触角”,围绕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重点商圈美化亮化等工作开展专项监督,让政协温度直达基层末梢。
从党建引领到制度保障,从跨界联动到品牌创建,哈尔滨市政协界别工作焕发勃勃生机。政协委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让界别成为“连心桥”“动力源”。未来,哈尔滨市政协将继续守正创新,绘就更多百姓幸福“同心圆”,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政协力量。
“瑞江小区的积水路终于修好了,下雨天再也不用蹚水出门,这事儿办得接地气!”
“孩子参加了香港青少年东北行研学,不仅看了冰雕还学了东北文化,特别有意义!”
……
在哈尔滨这座冰雪与温情共生的城市里,这些浸润着民生温度的“幸福片段”,正从街头巷尾、网络平台汇聚成履职为民的生动图景。这背后,离不开十四届哈尔滨市政协推动界别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的生动实践。从“分散履职”向“聚合发力”、从“形式创新”向“实效落地”转型的持续探索,让30个界别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服务发展的“动力源”,把一份份沉甸甸的履职答卷,写进了百姓心坎里,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协力量。
党建领航筑牢履职“主心骨”
“作为党员委员,不仅要自己当好履职排头兵,更要带动党外委员一起为群众发声、为发展献策。”手握哈尔滨市政协“共产党员委员先锋岗”荣誉证书的李岩,话语间满是责任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委员,她积极与党外委员一道深入中小学校,就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等方面与师生座谈交流,多件提案被有关部门采纳落实。这份履职热情的背后,是哈尔滨市政协“3﹢2”党组织体系释放的强大效能,更是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十四届哈尔滨市政协始终牢牢锚定“党建引领履职”核心方向,将党的领导贯穿界别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组织体系构建上,精心打造“3﹢2”党建架构:“3”级纵向体系——市政协党组、各专门委员会履职党总支、履职党支部层层递进,筑牢领导核心;“2”类临时组织——全会期间临时党委、外出调研临时党支部精准覆盖,确保“履职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这套架构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在30个界别、613名委员中的无死角覆盖,为界别履职校准了政治方向。
同时,市政协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统筹,建立“党组统一领导、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机关党委具体负责、各履职党总支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党建与界别党建同谋划、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
党建活力更体现在委员联动中。市政协创新“党建﹢结对”模式,将234名党员委员与379名党外委员精准“结对子”,通过常态化走访、联合调研等方式凝聚共识。不仅如此,专门委员会履职党总支书记定期述职,把联系界别群众、开展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核心责任。党建引领如同一块磁石,将不同界别的委员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履职尽责筑牢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制度护航夯实履职“压舱石”
“以前履职是‘跟着会议走、围着文件转’,现在是‘主动找课题、精准解难题’,有了制度保障,我们履职更有方向、更有干劲!”这是许多市政协委员的共同感受。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协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为界别履职画定“路线图”、明确“任务书”。
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履职路径。市政协出台《哈尔滨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界别作用的意见》《哈尔滨市政协副主席联系界别工作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按照联系界别进行工作分工,直接领导并参加相关界别活动,主席会议定期研究界别工作,听取各专门委员会关于所联系界别的工作汇报。今年以来,各位副主席累计参与界别活动130余次。
科学评价激励,激发内生动力。围绕界别活动“活跃度”和群众“参与度”,建立涵盖10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筑牢履职支撑。为每个界别确定3名召集人及联络员,由专委会副主任对口联系;设立委员工作委员会和界别工作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跨界联动激活履职“动力源”
打破界别壁垒,市政协以横向互动为抓手,推动界别履职从“指派分配”向“自主定制”全面升级,让委员智慧在跨界融合中精准发力,书写出民生温度与发展力度兼具的履职答卷。
聚焦民生痛点与发展难题,多界别协同作战打出履职“组合拳”。文明城市创建现场,环境资源界别委员监督扬尘污染问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委员走进街头巷尾收集民意;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中,经济界别委员解读政策导向,工商联界别委员倾听企业心声,科技界别委员带来技术赋能方案,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惠企举措,让76家深陷困境的中小企业重获生机。
“自主式、订单式、菜单式”三维模式,让履职服务精准对接需求。界别自主选题破解民生关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委员带着无人机航拍设备,穿梭在城市街巷调研精细化管理,提出的“智慧城管”建议被纳入城市治理规划;教育界别委员联合医药卫生界别专家,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的现状,搭建“筛查—干预—疏导”全链条机制,已为千余名学子筑起心理健康“防护墙”。群众“点单”、部门“出题”倒逼界别高效“接单解题”——接到企业对中医药产业升级的需求后,科技界别委员组团赴蕲春实地考察,带回的5个中医药合作项目已落地生根;围绕宜居城市建设目标,经济界别联动开展专项监督,从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到社区环境整治,每一条建议都精准回应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履职活力在精准对接中持续迸发。
品牌赋能擦亮履职“金名片”
“‘冰城爱心妈妈’的陪伴,让我的孩子变得开朗多了!”孤独症儿童家长的一句感言,道出了哈尔滨市政协特色履职品牌的民生温度。如今,从界别特色到基层协商,从素养提升到民意直通,一系列政协品牌矩阵正让履职从“默默无闻”变为“家喻户晓”,用精准服务书写为民初心。
以“一界别一特色”为抓手,各界别精准发力筑牢品牌根基,让界别优势转化为民生实效。教育界别建成党团队一体化基地,10余场活动浸润师生5万余人;九三学社界别以“界别沙龙”为载体,提炼的数字经济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农工党界别引进500万元健康项目;工商联、民建界别分别在上海、深圳搭建产销平台,助力130款“尔滨好物”实现近4000万元的销售额;医药卫生界别开展12场义诊,为300余位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每一项品牌实践都紧扣民生需求。
“冰城商量”品牌则聚焦民生痛点,让协商议事走进群众心坎。针对“无灯街路”难题,政协委员实地走访调研,推动新建灯杆56基、更换灯具22套,照亮居民夜间出行路;围绕老年助餐这一“关键小事”,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其纳入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切实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同时,聚焦卫星路交通秩序规范、就医通道优化等民生关切,通过精准协商推动问题解决,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协商民主的力量。
“书香政协”品牌为委员赋能充电,让履职更具专业深度。各界别成立读书小组,每月集中研学、每季度分享交流,在墨香中凝聚智慧共识。
而“微言要议”品牌则打通了民意诉求“最后一公里”,架起党群连心桥梁。市民只需扫码即可一键反映心声,市政协建立“受理—交办—督办—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确保民意有人听、诉求有人办。自2024年以来,市政协指导区县(市)政协开展“委员在身边”活动,精准收集社区治理、物业管理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推动解决正阳河街道瑞江小区低洼路段排水整治等民生实事260余件。同时,积极延伸民主监督“触角”,围绕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重点商圈美化亮化等工作开展专项监督,让政协温度直达基层末梢。
从党建引领到制度保障,从跨界联动到品牌创建,哈尔滨市政协界别工作焕发勃勃生机。政协委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让界别成为“连心桥”“动力源”。未来,哈尔滨市政协将继续守正创新,绘就更多百姓幸福“同心圆”,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政协力量。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