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第八届进博会黑科技扫描:感受科技前沿的脉动
2025-11-14 09:34
字号
CR450动车组模型展示了最快高铁带来的中国速度、碧迪医疗的AI手诊仪轻触之间便勾勒出人的健康图景、蔡司的光学黑科技织就全产业链闭环……第八届进博会期间,461项首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让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这片开放的热土,让各国参展商感受科技前沿的脉动。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本届进博会以开放为密钥,在琳琅满目的展馆中不断解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密码。在政协委员和展商代表眼中,这些闪耀的黑科技不仅是全球创新智慧的缩影,更是中国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是跨越国界、连接未来的机遇桥梁。
AI赋能,智启未来新图景
进博会的科技展区从不是冰冷的产品陈列,而是前沿技术与民生需求深度交融的活力空间。
步入索尼展区,记者一场意外的“假摔”,竟解锁了全球首发的“AI跌倒监测传感设备”的神奇功效——屏幕上同步呈现的人形倒地动态影像,精准捕捉着每一个细微动作。这款依托索尼EVS芯片技术的设备,搭载了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与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能在完全严守用户隐私的前提下,24小时不间断监测跌倒行为,一旦发现异常便自动触发报警机制,第一时间联动家属与社区服务中心。
这款产品的诞生,背后藏着一段“民有所呼、技有所应”的温暖故事。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李飏在社区调研时,老人的康养安全和隐私不能兼顾问题深深牵动着他的心。通过“委员在身边”平台的牵线搭桥,李飏将基层调研收集的民生诉求精准传递给索尼研发团队,双方围绕社区养老的实际场景反复沟通、迭代优化。“如今,这款充满人文关怀的黑科技已在上海多个社区落地应用,为银发族筑起一道有尊严、有温度的安全屏障。”李飏表示。
在技术装备展馆中,宇树科技无疑是“人气明星”。展区内,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与R1人形机器人正上演一场热血对打,流畅演示了直拳、勾拳、侧踢等专业格斗动作。记者随之与其展开一场精彩绝伦的“拳王对决”,随着指令下达,机器人迅速摆开架势,出拳迅猛、闪避灵活,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流畅。年轻人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科技不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触手可及的互动乐趣。
辽宁省政协委员、经济发展协会会长吴刚在逛展时深深感慨:“一踏入场馆,感受最深的就是‘开放’与‘创新’!”在他看来,本届进博会的亮点尤为突出,除了国际范更足、朋友圈更大,最大亮点之一就是科技味更浓。在这里,创新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形成了“需求牵引研发、研发推动应用、应用催生新需求”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医学科技创新,为疾病防治添利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的医疗健康需求快速增长,而跨国医药企业瞄准中国庞大的医疗健康需求,借助进博会这个开放的平台,不断推出创新医疗器械、药品和健康服务。
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的一类疾病。进博会期间,辉瑞启动了2026HOPE中国行项目。记者了解到,辉瑞支持搭建了中国血液学领域首个跨学科交流平台HOPE项目,旨在通过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多学科协作,为血液肿瘤提供从诊断、本病共病治疗到支持治疗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形成从理念到标准再到解决方案的闭环。辉瑞中国肿瘤及罕见病事业部总经理李进晖说:“我们希望提升血液肿瘤患者整体生存率3%~5%的目标。”
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强生今年推出全球首款3D立体成钉腔镜吻合器——ETHICON™4000,率先服务中国患者。
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周敏涛表示,在外科手术中,吻合组织的完整性对于患者术后恢复以及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ETHICON™4000搭载的3D立体成钉钉仓,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结构性突破。相较于传统的B型平面成钉技术,3D立体结构能够让吻合钉以更全面的角度充分贴合组织,提升吻合完整性;即使在组织厚度不均的复杂部位,也能实现精密闭合,从而降低因缝合不严引起的血液渗漏。同时,升级的3D抓持技术和钛合金推钉系统,可有助于减少吻合过程中组织滑脱,提升稳固性和闭合精度。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9%,意味着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确诊高血压。作为国内知名心血管疾病专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高度关注高血压防治技术创新。在进博会期间举行的一场以“创新技术赋能难治性高血压防治”为主题的圆桌讨论活动上,他对肾动脉去交感(RDN)技术防治高血压充满了期待。
RDN作为一种微创介入疗法,通过射频能量阻断肾动脉交感神经信号,从源头调控血压。截至目前,该产品和系统已在全球近80个国家获批上市,并于2024年正式获批在中国上市。“每一次跨越都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理念的升级。RDN疗法的出现,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从神经调控层面干预血压,它代表了介入医学从‘开通血管’走向‘调控系统’的变革。”葛均波表示,随着RDN等创新疗法的应用普及,临床医生在面对难治性高血压时将拥有药物之外的另一种治疗手段。
绿色低碳,绘就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中国正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而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记者进入进博会展厅内,处处都能感受到绿色低碳之风扑面而来。
在宝洁展台中央,电子屏上跳动的“已回收38000吨”的软塑回收数据引人注目。宝洁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部高级经理许麒麟介绍,宝洁一直坚持研发和生产既卓越又可持续的产品和创新绿色包装。本届进博会,宝洁展示了汰渍、碧浪、当妮洗衣原液等产品的全新升级包装,新包装采用全新鲁班锁钻石盖,减少了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漏液问题,从而可以减少电商环节二次防护材料的使用。“比如第二代潘婷护发素的创新包装使用的塑料也更少更环保,一年预计可减塑146吨。”
“用稻谷壳、橘子皮也能做出轮胎,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在法国米其林集团展台,很多观众围聚在一款可持续材料达71%的轮胎前。这款轮胎不仅使用了天然橡胶、回收炭黑和钢材,还引入了从稻谷壳、橘子皮和葵花籽等天然原料中提取的生物基材料,从而制造出性能更加优良的轮胎。米其林集团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夏逸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米其林致力于2050年实现所有轮胎100%采用可持续材料,并达成全面碳中和,其中在华所有轮胎工厂将于2030年前提前实现这一目标。
塑料包装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2025年全球及中国绿色包装行业深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政策与消费双轮驱动下,中国绿色包装市场预计2028年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纷纷瞄准中国的绿色包装市场。
记者在安姆科展区,看到了该企业推出的鲜肉纸基气调包装展示。“你们看,这一层薄薄的底膜一共有11层,阻氧、阻水、保鲜,技术含量极高;我们的研发从2022年启动,难度就在于要把这11层功能做成一层,在保证阻氧的同时,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实现纸塑轻松分离,大幅降低末端回收难度。”安姆科集团大中华区肉类与乳品包装事业部总经理、集团副总裁倪卫民对媒体说。
安姆科的包装技术创新得到了北京中润长江食品有限公司的青睐。该公司总经理孙泽省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安姆科的合作,让我们在生鲜包装绿色转型上走在了行业前列,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环保的选择。目前这款包装较传统方案减塑约60%、减碳约30%。”
北京市政协委员、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表示,今年进博会以“零碳进博 绿色办博”为主题,全面展示绿色低碳技术与实践,涵盖碳纤维循环利用、环保材料、绿电应用等多个领域,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地,这本身就彰显了中国积极推进全球碳减排和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力度。
本届进博会,CCG承办了“推进绿色贸易自由化促进全球绿色转型”分论坛,为全球政商学研界人士搭建起思想碰撞的平台。CCG通过精准的议题设置、多元的对话交流,为黑科技研发锚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理念。“这种‘技术+思想’的双重赋能,让进博会的创新生态更具深度与前瞻性,让绿色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苗绿说。
对于境外企业来说,进博会是一个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分享中国大市场的重要机遇;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进博会更是“找订单、引技术、寻资本”的黄金平台。吴刚提到,本届进博会辽宁交易团组团规模创下历年之最,2786家企业、6241名专业观众带着满满的期待而来,他们穿梭于各个展区,与全球参展商深入对接,在创新技术交流中寻找突破方向,在商贸洽谈中达成合作共识。“科技创新无国界,希望更多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在进博会上展示分享,也让各国人民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
责任编辑:谷钦慧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