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激活产业新动能,政协委员建言上海“银发经济”发展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11-13 17:40
字号
为充分发挥第八届进博会的协同效应,助力各类经营主体把握银发经济发展新机遇,推动跨行业协作与创新发展,近日,进博会配套会议活动“上海银发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举办。上海老龄化程度高且将迎高峰,发展银发经济也是不少上海政协委员关心关注的问题。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需求也日益增长。市政协常委焦正建议,推动医养结合深度发展,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推动医疗养老资源融合共享,推动智能产品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深入调研老年群体消费需求和偏好,了解其在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需求特点,开发适销对路的老年产品和服务。”焦正建议,“培育老年消费新业态,促进银发产业与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打造老年消费新场景,如举办养老购物节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品类齐全、售后保障的线上线下零售服务,拓展银发经济发展空间。”
“根据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匹配相应服务,将各类专业服务商集聚在同一个系统中,建设养老生态圈。”市政协委员李琛浩建议,“生态圈的构建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将护理、康复、医疗等刚需服务模式纳入养老运营体系;二是将旅游、培训等非刚需型服务模块交给专业机构运营,通过动态评估与筛选,不断优化服务供给体系,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生态系统。”
针对金融支持与服务,李琛浩建议,“逐步拓展长护险的参保收益方式,纳入购买老年用品及实施居家改造,加大对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养老理财产品、专属保险产品等,拓宽老年人投资渠道,增强其消费能力。”焦正建议,“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用品生产企业等的信贷投放,支持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
“银发经济领域不断创新发展,为青年人提供了新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市政协委员徐默涵认为,引导青年人从事银发经济领域的创业与就业,也可以促进银发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他建议,高校和专业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青年人在银发经济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焦正建议,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体系,在高校和职业院校增设老年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李琛浩建议,激励养老护理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养老综合职业技能,增加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等激励措施,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护理工作。
图片来源:上海普陀
责任编辑:李若涵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