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重阳节谈老龄化
施蔷生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11-05 13:50
字号
今天是重阳节。适逢近日党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学习其中有关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指导思想、战略举措及推进路径等,颇为重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老年人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确保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支撑。
二、战略举措
(一)健全人口服务体系
- 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特别聚焦老年人群体在养老、医疗、照护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系统、连续、专业的服务。
- 生育支持与人口均衡: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从源头上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良好的人口结构基础。
(二)完善养老服务和保障
-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加大对基本养老服务的投入,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增加养老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基本的养老服务。
- 适老化环境改造: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为老年人创造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连续、专业的健康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供给,为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和护理保障。
- 养老事业产业协同:优化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推动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三)促进老年人健康
- 健康服务保障:加强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的同时,关注老年人健康,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治疗,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 健康意识提升: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 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技能优势,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
- 银发经济发展: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银发经济,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促进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实现。
三、推进路径
(一)政策创新路径
- 综合政策体系构建:制定和完善生育支持、养老服务、健康保障、长期护理保险等综合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的协同性和配套性,形成系统化、协同化的老龄政策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政策保障。
- 政策精准性与适应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需求差异,制定精准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老年人。
(二)服务模式创新路径
- 医养结合模式深化: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建立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和规范,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长期护理服务创新:探索多样化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如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等,满足不同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同时,加强长期护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 适老化服务创新: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的创新,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高适老化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例如,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和应用,提供远程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服务。
(三)设施与改造创新路径
- 适老化设施建设:加大适老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如建设老年公寓、养老社区、适老化住宅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 公共设施改造升级:对公共场所和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升级,如加装电梯、设置无障碍通道、改善卫生间设施等,提高公共设施的适老性和便利性。
- 智能化设施应用:推广应用智能化设施,如智能养老设备、智能家居系统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例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智能安防设备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居住安全性。
(四)银发经济创新路径
-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探索适合老年人的就业模式和创业机制,如灵活就业、兼职就业、社区服务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同时,加强老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再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 银发产业创新发展:推动银发产业的创新发展,培育和发展老年用品、老年服务、老年旅游、老年教育等银发产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加强银发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监管,提高银发产业的质量和信誉。
- 老年消费市场培育:加强老年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通过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产品和服务、加强消费宣传和引导等措施,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四、目标展望
通过以上指导思想、战略举措和推进路径的实施,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 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老年人能够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享受优质、便捷、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和精神文化服务,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老龄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和银发产业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 人口结构与经济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实现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附:中国四大城市的老龄化程度相关情况
上海
2024年末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
老年人口总量:全市户籍人口1537.98万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77.62万人,占总人口的37.6%。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52.14万人,占总人口的29.4%。
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6.00万人,占总人口的5.6%。
沈阳
辽宁省沈阳市卫生健康委最新数据显示,该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234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30.6%,已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 沈阳作为东北重要城市,面临人口外流、生育率较低等情况,老龄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南通
- 数据来源及时间:南通市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具体指标:截至2023年末,南通全市常住人口774.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6.5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51%。南通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级市之一,长期以来老年人口占比较高,且人口出生率较低、老年人口寿命延长等因素持续影响着人口年龄结构。同样,这是2023年末数据,可大致推断2024年其老龄化态势。
重庆
-截至2024年底,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约25.11%,65岁及以上占比约18.87%,老龄化程度居西部第一。
- 情况说明:重庆是全国人口规模较大的直辖市,地域广袤,不同区域老龄化程度有差异。
2025年10月29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老年人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确保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支撑。
二、战略举措
(一)健全人口服务体系
- 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特别聚焦老年人群体在养老、医疗、照护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系统、连续、专业的服务。
- 生育支持与人口均衡:倡导积极婚育观,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从源头上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良好的人口结构基础。
(二)完善养老服务和保障
-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加大对基本养老服务的投入,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增加养老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基本的养老服务。
- 适老化环境改造: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为老年人创造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连续、专业的健康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供给,为失能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和护理保障。
- 养老事业产业协同:优化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推动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三)促进老年人健康
- 健康服务保障:加强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的同时,关注老年人健康,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治疗,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 健康意识提升: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 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技能优势,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
- 银发经济发展: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银发经济,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促进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实现。
三、推进路径
(一)政策创新路径
- 综合政策体系构建:制定和完善生育支持、养老服务、健康保障、长期护理保险等综合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的协同性和配套性,形成系统化、协同化的老龄政策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政策保障。
- 政策精准性与适应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需求差异,制定精准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老年人。
(二)服务模式创新路径
- 医养结合模式深化: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建立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和规范,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长期护理服务创新:探索多样化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如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等,满足不同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同时,加强长期护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 适老化服务创新: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的创新,引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提高适老化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例如,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和应用,提供远程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服务。
(三)设施与改造创新路径
- 适老化设施建设:加大适老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如建设老年公寓、养老社区、适老化住宅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 公共设施改造升级:对公共场所和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升级,如加装电梯、设置无障碍通道、改善卫生间设施等,提高公共设施的适老性和便利性。
- 智能化设施应用:推广应用智能化设施,如智能养老设备、智能家居系统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例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智能安防设备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居住安全性。
(四)银发经济创新路径
-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探索适合老年人的就业模式和创业机制,如灵活就业、兼职就业、社区服务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同时,加强老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再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 银发产业创新发展:推动银发产业的创新发展,培育和发展老年用品、老年服务、老年旅游、老年教育等银发产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加强银发产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监管,提高银发产业的质量和信誉。
- 老年消费市场培育:加强老年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通过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产品和服务、加强消费宣传和引导等措施,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四、目标展望
通过以上指导思想、战略举措和推进路径的实施,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 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老年人能够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享受优质、便捷、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和精神文化服务,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老龄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和银发产业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 人口结构与经济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实现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附:中国四大城市的老龄化程度相关情况
上海
2024年末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
老年人口总量:全市户籍人口1537.98万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77.62万人,占总人口的37.6%。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52.14万人,占总人口的29.4%。
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6.00万人,占总人口的5.6%。
沈阳
辽宁省沈阳市卫生健康委最新数据显示,该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234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30.6%,已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 沈阳作为东北重要城市,面临人口外流、生育率较低等情况,老龄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南通
- 数据来源及时间:南通市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具体指标:截至2023年末,南通全市常住人口774.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6.5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0.51%。南通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级市之一,长期以来老年人口占比较高,且人口出生率较低、老年人口寿命延长等因素持续影响着人口年龄结构。同样,这是2023年末数据,可大致推断2024年其老龄化态势。
重庆
-截至2024年底,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约25.11%,65岁及以上占比约18.87%,老龄化程度居西部第一。
- 情况说明:重庆是全国人口规模较大的直辖市,地域广袤,不同区域老龄化程度有差异。
2025年10月29日
责任编辑:杨骁希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