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峰起云泳 | 画出华夏精神河山
施泳峰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10-21 09:54
字号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时候,兰新铁路正在加紧建设,铁轨还有没铺进新疆,新疆全境尚无一寸铁路。1958年兰新铁路铺轨到新疆红柳河,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62年兰新铁路全线贯通,从此以兰新铁路为起点,新疆的铁路跨天山,越戈壁,穿大漠,攀高原,不断向四面八方延伸,并由线及网,让越来越多的新疆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乘上火车。为了还原这段历史,新疆画家付剑峰耗时近三年,沿兰新铁路实地考察,绘制几十幅草图,创作出油画《兰新铁路》,以画笔致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沧桑巨变。大约6000年前,古埃及人使用油彩装饰陶器,这是油画的起源。真正意义上的油画始于15世纪欧洲,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发明一种名为“油彩底色”的绘画技术,将粉状颜料与亚麻籽油混合,创造出透明、耐久的色彩,让画面具有丰富的质感。油画的基本原理在于颜料与油料的结合,使颜料在画布上流动混合,形成独特的色彩效果,不同类型的油料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亚麻籽油干燥慢,可以制造出光滑的质感;核桃油干燥快,能够产生粗糙的纹理。荷兰画家伦勃朗丰富了油画艺术的技法和表现力,威尼斯画家提香将油画艺术推向新高度,使画面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质感。在油画发展过程中,产生出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主义,到巴洛克时期的装饰主义,再到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流派,油画艺术不断拓展出表现力和创新性。从古埃及陶器绘画的肇始到欧洲文艺复兴的辉煌,从荷兰画派的细腻描绘到现代油画的颠覆创新,油画艺术的发展表现出人类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无限创造。
400多年前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第一次把油画带到我国。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进献的礼品中有油画天主像、油画圣母像等,这种精细逼真的绘画艺术,让明神宗感到诧异。清同治年间,欧洲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建立孤儿院,向收养的孤儿传授各种技艺,其中图画馆传授西方绘画技术。孤儿们长大离开土山湾孤儿院后,把油画技艺带到我国民间。与此同时,一些清朝文人游历欧洲各国,薛福成的《巴黎观油画记》被广为传诵,康有为的《意大利游记》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给予高度评价,普通民众通过他们优美的诗文,了解到与我国传统水墨绘画风格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绘画艺术。上海,作为我国油画艺术的发祥地与百年重镇,自20世纪初便以开放胸襟与先锋精神,成为我国油画艺术的摇篮和茁壮成长的沃土,生生不息,蔚然成风。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前身),这是我国正规美术学校的开端。上海美专开设油画课,成为我国油画艺术的教学基地。刘海粟两次游学欧洲,在艺术创作和教学活动中兼容并包,大力推进对世界绘画潮流趋势的敏锐感受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新中国建立后,油画创作以表现革命历史、反映社会主义劳动和建设为主,通俗的写实手法以及带有理想主义的新生活题材,开拓出我国油画艺术的全新面貌,其中董希文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和罗工柳创作的油画《地道战》,成为新中国油画艺术的经典之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西方现代艺术再次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美术进程。我国油画艺术如何发展成为时代之问,手握画笔,放眼世界的我国油画家们,不断感受“命运的敲门”。1995年中国油画学会在我国油画艺术处于变革的大时代之中,面临纷争、迷茫与多重文化命题时应运而生。三十年来,中国油画学会主张“自觉构建油画中国学派”,围绕“重建本土艺术的深度精神”、“高树绘画语言的研究精神”、“呼唤艺术的诗性精神”三重使命,专注历史梳理,广育天下英才,让我国的油画艺术始终凝眸中国精神,讴歌人民形象,树立起油画艺术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的浩然之气与学术信念。三十年来,我国的油画家们在田野大地上亲身体验,一次次扎根于脚下的华夏土地,登高远眺,从表现的强度、生活的深度、语言的锐度,将目光聚焦于中西方思想资源宝库,向东西方经典溯源汲水,引导我国油画艺术在全球化格局中扎根本土,与伟大的祖国同行同向,成为推动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
近期,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巍巍者华—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艺术展”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展出370位我国油画家的800多幅油画作品,涵盖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全面呈现出我国油画艺术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油画艺术展。这场汇聚全国油画力量的艺术盛会,通过我国画家创作的油画作品,不仅回溯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发展历程,而且表现出我国油画家们的艺术思考,更是以多元的创作展现我国油画艺术的时代风貌,呈现出我国油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和祖国、和人民的关系,为上海这座百年艺术重镇再添文化亮色。
上海美术馆王一川馆长表示,此次展览落地上海,既是对上海百年油画文脉的接续,也是上海美术馆践行“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实践。作为“大美术馆计划”的引领者,上海美术馆以“人民至上”为宗旨,围绕本次展览策划系列美育活动,让观众从“欣赏”走向“体验”,推动油画艺术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实现艺术与大众的双向奔赴。
责任编辑:杨骁希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