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首个全国科普月,看“萃·炼”工作室如何解析陶瓷里的科学密码
“宝山政协”微信公号  
2025-09-26 16:19 字号
今年9月是全国首个科普宣传月。为进一步发挥特色委员工作室作用、更好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9月22日,“陶瓷里的科学密码——委员共话科普新路径”科普主题宣传活动在区政协科技科协界别委员“萃·炼”工作室举行。区政协副主席张晓静、秘书长严春敏出席,科技科协界别召集人田正军主持。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象征,陶瓷既是“土与火的艺术”,也是材料科学的鲜活载体。在“溯源·解瓷”环节,区政协常委、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馆长蔡念睿,以《土与火的艺术背后的故事——传统工艺美术陶瓷的科学与魔方》为题,从历史视角拆解传统陶瓷工艺里的材料学、热力学原理,结合陶器与瓷器的原料构成、烧制温度差异等细节解析,让现场委员感受陶瓷艺术蕴藏的科技力量和美学力量。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勇教授则在“创新·耀瓷”环节,作了《高性能陶瓷及复合材料的3D打印、功能拓展和尖端应用》的主旨分享,生动展示了陶瓷材料的“跨界实力”和陶瓷科技的前沿技术,带委员们领略了陶瓷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领域的“科技新貌”。    互动环节中,参与活动的委员、专家与界别群众围绕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瓷科技的交融与碰撞开展对话交流,界别群众代表还分享了组织学生走进上海陶瓷科技艺术馆、走入界别委员工作室开展研学、感受协商文化和陶瓷技艺的实践探索。大家表示,此次活动充分依托界别委员工作室的特色优势,注重发挥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的专业特长,从文化传承、科技突破、教育实践三大维度,在“近距离”“沉浸式”走近陶瓷文化和陶瓷科技中,更好深入挖掘和宣传普及陶瓷在文化传承和科学普及中的独特价值和创新途径,是区政协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进一步推动界别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的有益尝试。
责任编辑:张希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