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评论
  • 收藏
政协委员建新功|普陀区政协委员杨利朋:用一只生煎,创立一个连锁品牌
政协联线记者 董潇韩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8-29 17:55 字号
图片来源:“普陀长征”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普陀长征”微信公众号

近日,上海市妇联揭晓了2024年度“海上最美家庭”,普陀区政协委员、小杨生煎企业管理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利朋家庭上榜。
百孝善为先,家和万事兴。追溯杨利朋成功的创业史,离不开两个字:“善”和”家”。善者,才会孝;孝者,家则和;家和,则事业兴;有小家和,才有大家好。这是植根杨利朋内心的文化逻辑,这种逻辑滋生出让她向善与发奋的力量。
1987年,20岁的杨利朋从江苏盐城来到上海,投奔在静安食品公司担任点心师的外公。在外公的悉心教导下,杨利朋掌握了制作点心的技艺,常常沉浸在制作生煎的乐趣中,萌生了开一家生煎馆的梦想。
1994年,杨利朋租得一块4.4平方米的店面,请外公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火炉,再把家里的写字台搬出来。就这样,吴江路上出现了一家小小的“小杨生煎馆”。创业之初,杨利朋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前往市场挑选新鲜食材,随后开始忙碌地拌馅、和面、擀皮、包生煎,直至六点准时迎客。她的生煎以“皮薄、馅大、汁丰、底脆”为特点,尽管店面不大,但生意火爆,吸引了众多食客。
“哧——先开口,后喝汤”,正是小杨生煎令人欲罢不能的奥秘。杨利朋不断钻研技术,改良配方,坚持选用品牌原料,保证生煎质量,注重细节,强调卫生,“小杨生煎”很快成为吴江路美食街的知名品牌。2008年,“小杨生煎”已经开设了多家门店,但杨利朋依然亲自负责所有事务,从进货到对账,忙碌到连休息的时间都被压缩。晚上十一点半,在吴江路上还总是能够看到小杨生煎店面前排着两条长队。
直到吴江路布告贴出需要动迁了,杨利朋下定决心走连锁化发展,但“小杨生煎”依然采取纯手工制作。“传统的最好,原汁原味的最好”,生煎是上海的传统美食,她不想破坏这种传统。“小杨生煎”有句广告语“我用良心作,您可安心吃”,这正是杨利朋创业的执念。
“小杨生煎”不仅做良心餐饮,更做“爱心餐饮”。连续多年举办“重阳节敬老活动”,以诚信、温情回馈社会。从2018年开始,杨利朋和儿子、儿媳以个人名义及公司名义,通过“爱心基金”投入公益慈善事业。日常生活中,她和先生还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工作。
从吴江路4㎡的烟火小摊,到全国300余家直营门店,小杨生煎用一只会爆汁的馒头,历时三十余年创立了上海家喻户晓的生煎连锁品牌。“经营中,诚信为本;竞争中,以退为进;社会中,责任担当;夫妻间,相敬如宾;母子间,言传身教;员工间,亲如一家。”这就是杨利朋坚守处世的准则。
在小杨生煎公司的“企业价值观”一栏上写着:主人意识——爱家人。杨利朋把员工当成家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她说,只有员工满意,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小杨生煎,员工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爱小家,也爱门店这个家,爱公司这个家,更要爱社会这个大家。
责任编辑:张希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