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 评论
- 收藏
政协委员建新功丨浦东新区政协委员王雅琴:师者匠心,秉承专业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8-29 09:41
字号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王雅琴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育人。”这是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等荣誉的浦东新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傅雷小学校长王雅琴面对采访的开场白。“但平凡的是我个人,教育事业是不平凡的。”王雅琴接着说,“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因此,教师从古至今都不属于服务行业,而属于专属的教育行业,做个不断走在专业发展道路上的师者,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也把这样的价值观传递给同事们——在‘克期’中经历专业发展的过程、追求专业发展的成果”。
“克期”,不是一个常用词,但由傅雷小学校长阐明,再合适不过,因为这是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很重要的一个教育思想及做法。“克期”意为“约定或限定日期”,即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限定的任务。“‘克期’就是时间观,就是自觉自律,‘克期’的内核就是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期待有要求有行动。作为专业人士,我们需要一直走在专业发展的路上。”王雅琴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和心得,就从“克期”开始。
做好充分准备,上好每一堂课
“怀揣着当‘蔡芸芝先生’的憧憬,从乡村教师起步。”王雅琴回忆起职业生涯的起始。
在著名作家魏巍笔下,他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是位十八九岁的年轻女老师,美丽温柔,对待孩子耐心而宽容。小学学到这篇课文的时候,王雅琴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期许:未来,如果可能,想当一名像“蔡芸芝先生”那样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20世纪90年代初,刚满18岁的王雅琴踏上工作岗位,分配到浦东三灶学校教书。当时的三灶学校是个“村小”,就是村子里的小学。操场上长满了青草,草地上时常有鸡鸭出没。教室很简陋。
王雅琴教的是一年级语文课,先学拼音,再学识字。抽象的拼音,怎么让孩子们学会?那么枯燥的音节拼读,怎么让孩子们愿意读?她想到了自己在师范里学到的画画本领,便在大大小小的纸上画,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做成卡片,上课的时候,拿出小卡片做小游戏;把16K的纸一折为二,上面画山、画树、画鸟、画不同的物和人,下面部分写上音节,上课的时候先拼读音节,再出示画面,从抽象到直观,从直观到抽象,拼读变得不那么难,上课变成了场景之旅,孩子们都学会了,课堂教学成功“克期”。一张张用简简单单的线条勾勒出的画,让她离童年偶像“蔡芸芝先生”的距离近了。
之后,王雅琴转到了中心小学,那里条件比村小好了许多,教室里配了很多可取可挂的小黑板。王雅琴是那个最爱小黑板的语文老师。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关键问题、重要练习,早早地写在小黑板上,40分钟的课堂效率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和提升。
进入新世纪,课堂教学有了幻灯机,再往后则有了多媒体,王雅琴自己制作幻灯片,再到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水准不断提升。从简笔画到多媒体课件,串起王雅琴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工具在变,不变的是她的信念:上课是老师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工作,无论在何时何种环境之下,都要热爱课堂——认真负责,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好每一堂课。
2006年,在教学上已小有成就的王雅琴成了上海市双名工程首批名师基地的学员,有幸得到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等前辈教育名家的指点,感受这些名师大家的风范。
基地导师、二期课改主编徐根荣老师在2007年年初,给包括王雅琴在内的16位基地学员下达了一个“大任务”:年内每位学员要写一本书。
“我只是刚开始步入专业发展轨道的青年教师,写书这件事从来没有想过。”王雅琴知难,但她愿意挑战自我,努力完成这个任务。
一线教师,短板在于理论、理念和学术素养的不足,优势在于不乏真实鲜活的日常教育教学案例,想清楚之后,王雅琴立刻开始了笔耕不辍的日子。白天,她备课上课批作业开会培训,晚上就坐在电脑前写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
2006年年底,王雅琴如期交稿,首本个人专著《静听花开——我的教学博客》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徐根荣老师一直关注着进度,多次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并欣然作序。在徐根荣老师的推荐下,王雅琴有幸成为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教材组的成员,参与新教材的修订、教学参考的编写及参考教案的设计。
一年内出本书,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这是王雅琴专业成长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克期”。这次经历让她深切领悟到任务驱动的必要性,不要抗拒它、拒绝它,它是抵御惰性、撬动专业成长的好方式、好方法。
此后,2007年到2010年,这四年里,她的第二本书《上海名师课堂实录王雅琴卷》、第三本书《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第四本书《我的语文修炼》相继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师需要沉静下来学习、思考,沉潜下来研究、笔耕,不断地修炼及积淀自己的专业底气。回眸这段岁月,我觉得很是欣慰,因为自己没有虚度光阴,那段时光我似乎能听到自己拔节的声音。”王雅琴感慨道。
让每个孩子拥有快乐而充实的童年
“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要快速从一名老师转型为一名合格的校长。”2017年,王雅琴被任命为傅雷小学的首任校长,开始了角色转型和专业的二度发展。
这是一所当年新创办的学校,王雅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秉赤子之心,做有为之人”的校训,提出了培养“健康活泼、聪敏好奇、知书达理、正直坚韧”的新时代少年的育人目标,提出了“让每个孩子拥有快乐而充实的童年”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傅雷先生之名冠名,王雅琴努力用好命名的校名文化基因这一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建设彰显傅雷元素的校园环境、打造“学思行”校本课程、培育“大先生”师资队伍、引领“温暖共生”的研修文化及依托“家书”培育良好的共育生态等,用“克期”的作风办好每一件事、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区域扩优提质作贡献。
傅雷先生曾说:“艺术是最美的花朵,生活是开花的树木。”王雅琴希望有意蕴、有意思、有意义的语言文化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底色,滋养出行有端方、腹有诗书的中华少年。由此,她带领傅雷小学的老师们把“童年阅读”这一价值追求融入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之中,8年来持续做“儿童阅读”,建设“书香家园”。
坚持打造“诗书”品牌校本课程,王雅琴和老师们一起以主题为单元统领建构课程结构框架,精心遴选适合儿童诵读的400首经典古诗词,研发深入浅出诠释诗意诗情的微课视频,纳入校本课程。大家以学期为单位,规划任务,从脚本的撰写、修改,到PPT的制作、修改,再到视频的制作、修改,推进这一项目,用诗情画意滋养童心。
2017年学校创办之际,王雅琴提出办“金色阅读节”的想法,希望通过整整一个月(金秋十月)的主题阅读活动,让孩子们沉浸于经典阅读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及阅读的快乐和美好。从那个十月开始,7年来这个节日就成了孩子们阅读、思考、创作、展示的平台。在阅读节期间,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不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而且进一步放飞想象,开放式地展现着阅读成果。同时,王雅琴带领老师们通过主题阅读和艺术创作相碰撞相融合的创意活动,激活师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营造浓浓的阅读氛围。
8年来,王雅琴和学校老师们一起通过读《傅雷家书》、写“傅小家书”、组织亲子共读展示活动、举办“提升阅读力”分享活动等,引领家长重视家庭阅读、提升阅读陪伴能力,为家校共育搭建桥梁,携手营造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的浓厚氛围。
从一线教师转变为学校管理者,王雅琴的视野就不仅限于语文教学。她感到,孩子们五年的童年时光里应该再多一些欢声笑语。为此,她让傅雷小学的校园生活“花样百出”——1月绿色游园活动加聪敏币兑换活动,2月开学有“礼”活动,3月植树节活动,4月纪念傅雷诞辰诵读活动加春季运动会,5月科技节活动,6月六一庆祝活动加爱心义卖、毕业典礼,7月、8月暑期雏鹰活动,9月开学有“礼”加推普周活动,10月金色阅读节,11月冬季运动会,12月“艺术是最美的花朵,生活是开花的树木”迎新音乐会。 “花样百出的校园才是充满魅力的校园,充满亮点和回忆的童年才是美好的童年。我们精心策划校园特色活动,就是要为童年搭建各级各类平台舞台,丰富学生的多元体验。”王雅琴总结道。
“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管理学校,都需要‘克期’,树立成长自觉。”当了校长后,王雅琴愈加感受到专业成长及任务驱动的重要。近几年,双薪、“双减”、数字化转型、新课标、核心素养……纷至沓来的新要求、新理念、新概念,如果不学习、不研究、不发展,真的会跟不上时代。在上海实验小学杨荣校长等前辈的指引下,王雅琴不断拓展提升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智慧。在她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傅雷小学先后获评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心理健康达标校、上海市课程领导力种子学校(第四轮)等。
参与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这本书我原先是推荐给孩子们看的,希望他们通过这舒展灵动的文字,去‘玩一玩’‘跑一跑’,去感受伙伴关系的美好;今天我郑重地将这本书推荐给政协委员们,是因为大家既是委员,也是家长,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童年只有一次,我们能够一起为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做各自力所能及的事。” 2023年11月,在浦东新区政协“观澜书香”委员荐书栏目中,王雅琴推荐了一本好书——《城门几丈高》。
这本书是女作家东黎写的自传体儿童文学著作。通过王雅琴的讲述,委员们仿佛通过作家的文字看到了时代、看到了成长,看到了普通人身上的坚韧力量。在视频最后,王雅琴提到,希望政协委员能在合适的时机做些守护快乐童年的事。视频发出后,引发了新区政协委员们的强烈共鸣。
作为新区政协委员和民革浦东新区区委周康支部主委,王雅琴秉持“克期”作风,结合自己本职工作,认真调研思考,每年围绕教育议题积极协商议政的同时,也积极通过“观澜书香”这样的平台让教育理念影响政协委员这样有影响力的人。“尽己所能履职尽责,参与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是王雅琴作为优秀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支部主委的履职信念,也是她付诸实践的写照。
2024年为“浦东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关键年,王雅琴是“民主评议监督专家组”成员之一,当年3月,她参加了民主评议监督工作专题研讨会,4月参加了政协委员专项视察工作并在会议上进行现场交流,并在6月带领傅雷小学承办了周浦镇的优质均衡专项民主评议监督调研活动。
2024年,王雅琴在新区政协组织的协商活动中进行现场交流:在“让协商民主走进千家万户——2024浦东新区现代家庭教育论坛”上,王雅琴和其他四位嘉宾就大家关心的亲子关系及亲子沟通问题进行了圆桌论坛,分享自己的观点;在“浦东有约:浦东政协委员的青春故事和浦东情缘”活动中,王雅琴分享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育故事;在新区政协观澜讲堂“月月讲”主题活动上,王雅琴进行了青少年协商民主教育实践课程展示。
在履职过程中,王雅琴愈加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投入,作为教育岗位上的政协委员,她坚定了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持续耕耘、作出不平凡业绩的信心。“我将努力成为那个负责的、有办法、有能力、温暖的人,耕耘着、思考着、突破着,陪伴着、呵护着、引领着……让自己成为细水长流的平凡日子里的一道温暖而明亮的光,照暖童年,照亮一批批孩子的未来,也照暖、照亮自己的人生。”王雅琴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张岩

- 14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