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民建市委人资环委、江西民建能资环委和环保产业协会携手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7-29 16:56
字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推绿色低碳发展。7月17日至19日,沪赣两地民建人资环委、能资环委及环保产业协会的代表们齐聚上海,共同召开促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此次活动不仅搭建起跨区域交流平台,更标志着沪赣两地在环保领域的深度协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民建上海第十四届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饮江,民建江西能源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秀香,江西省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姚慧平,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甘晓明出席活动,民建上海市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执行主任潘国乔、王东伟及副主任陈瀚波分别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张饮江首先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并系统介绍了民建上海人资环委近期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及环境保护领域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以竹代塑” “银发经济” “绿色能源” “低碳环保”等相关课题形成的研究成果,以及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环保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城市更新与无废城市建设的成效,他表示,沪赣两地在生态环保领域各具优势,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协作、互学互鉴,以协同创新为纽带,共同为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李秀香随后介绍了此次来沪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调研学习上海环保产业发展经验,另一方面探索两地环保产业协同路径。她表示,江西期待深化与上海在技术、市场、资源等方面的对接,共同破解环保产业发展瓶颈,探索可持续的合作新模式。姚慧平介绍了江西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他提出,希望加强与上海的常态化沟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应对市场挑战、抢抓绿色发展机遇。甘晓明也针对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的职能定位、服务成果及合作方向进行了介绍,为两地协会合作奠定基础。
交流环节中,陈瀚波向民建江西能资环委及江西省环保产业协会赠送了编著作品《石库门的新生》。该书以案例形式展现上海城市更新中的生态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江西相关领域发展提供参考。与会企业家们围绕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话题踊跃发言,结合各自实践分享经验与洞察。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战略眼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筑牢竞争力根基,打破行业壁垒,通过跨区域、跨领域合作,实现 “抱团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除座谈交流外,代表们还聚焦产业实践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在上海绿碳所召开 “以竹代塑” 产业专题座谈会上,中穗华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嘉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分别分享了 “以竹代塑” 技术在材料研发、产品应用、市场推广及循环经济的创新成果。与会者围绕技术瓶颈、政策支持、产业链构建等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 “以竹代塑” 技术的突破不仅为减塑降碳提供了新路径,更是乡村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实践;双方明确将以该领域为合作切入点,持续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有效模式。
此外,代表们还实地走访了多家标杆企业,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在上大宝山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宇树科技,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监测、智慧运维等场景的应用;在上海建工环境科技公司 — 南大土壤修复工厂、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土壤修复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创新模式。调研中,代表们对上海在 “环保 + 科技” 融合领域的实践表现出浓厚兴趣,相关经验为两地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代表们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进一步坚定了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信念,明确了环保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此次沪赣两地环保产业交流座谈会及实地调研,通过 “座谈交流 — 专题研讨 — 实地考察 — 文化凝聚” 的多维形式,为两地合作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沪赣将持续深化环保产业协同,推动环保产业的创新发展,共同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民建上海市委人资环委副主任阮建荣、何爱平、陈达楷、温志豪、尤华,江西能资环委副主任陈艳霞、曾昭敏、刘薇娜、刘仁平,江西省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彭昆国、任国庆、肖远昭,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党支部党员等共30多人参加调研活动。
座谈会上,张饮江首先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并系统介绍了民建上海人资环委近期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及环境保护领域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以竹代塑” “银发经济” “绿色能源” “低碳环保”等相关课题形成的研究成果,以及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环保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城市更新与无废城市建设的成效,他表示,沪赣两地在生态环保领域各具优势,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协作、互学互鉴,以协同创新为纽带,共同为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李秀香随后介绍了此次来沪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调研学习上海环保产业发展经验,另一方面探索两地环保产业协同路径。她表示,江西期待深化与上海在技术、市场、资源等方面的对接,共同破解环保产业发展瓶颈,探索可持续的合作新模式。姚慧平介绍了江西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他提出,希望加强与上海的常态化沟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应对市场挑战、抢抓绿色发展机遇。甘晓明也针对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的职能定位、服务成果及合作方向进行了介绍,为两地协会合作奠定基础。
交流环节中,陈瀚波向民建江西能资环委及江西省环保产业协会赠送了编著作品《石库门的新生》。该书以案例形式展现上海城市更新中的生态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江西相关领域发展提供参考。与会企业家们围绕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话题踊跃发言,结合各自实践分享经验与洞察。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战略眼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筑牢竞争力根基,打破行业壁垒,通过跨区域、跨领域合作,实现 “抱团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除座谈交流外,代表们还聚焦产业实践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在上海绿碳所召开 “以竹代塑” 产业专题座谈会上,中穗华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嘉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分别分享了 “以竹代塑” 技术在材料研发、产品应用、市场推广及循环经济的创新成果。与会者围绕技术瓶颈、政策支持、产业链构建等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 “以竹代塑” 技术的突破不仅为减塑降碳提供了新路径,更是乡村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实践;双方明确将以该领域为合作切入点,持续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有效模式。
此外,代表们还实地走访了多家标杆企业,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在上大宝山通用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宇树科技,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监测、智慧运维等场景的应用;在上海建工环境科技公司 — 南大土壤修复工厂、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土壤修复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创新模式。调研中,代表们对上海在 “环保 + 科技” 融合领域的实践表现出浓厚兴趣,相关经验为两地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代表们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进一步坚定了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信念,明确了环保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此次沪赣两地环保产业交流座谈会及实地调研,通过 “座谈交流 — 专题研讨 — 实地考察 — 文化凝聚” 的多维形式,为两地合作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沪赣将持续深化环保产业协同,推动环保产业的创新发展,共同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民建上海市委人资环委副主任阮建荣、何爱平、陈达楷、温志豪、尤华,江西能资环委副主任陈艳霞、曾昭敏、刘薇娜、刘仁平,江西省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彭昆国、任国庆、肖远昭,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党支部党员等共30多人参加调研活动。
责任编辑:张杏梅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