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评论
  • 收藏
在中国旅游日政协委员建言上海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
政协联线记者 董潇韩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5-20 15:37 字号
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当前,上海正在实现“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目标之路上加速奔跑。政协委员们也纷纷建议要通过不断优化升级服务促进文旅商体展联动,让上海这座“人民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市政协委员王彦建议,进一步提升演艺基础设施的国际友好型体验,发挥信息联动、资源联动效应,加强手机端的信息整合和串联,以系统性解决方案整合现在各家院团、机构的碎片化信息,建立集成式的平台以引导、服务消费者。同时,加大力度引进国际顶级演艺机构入驻,提升国际顶级演艺人才的集聚,做强影视、出版等内容产业的海外发行,时时刷新、赋能城市形象宣传,运用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能量,打造驻场演艺新亮点。
“面对入境旅游的人流量,上海要推出标志性的剧目,包括驻场演出和新剧目,目标受众就是国外观众、长三角以及更大半径的外地观众。”市政协常委厉震林建议,“我们的演出剧目更要与‘旅游’相关平台结合,让境外游客做功课的时候就能看到推介。我们讲‘文化出海’,其实将境外观众引进来,也可以算是‘文化出海’。”
“体验式活动,是增加游客黏着度和仪式感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增加游客停留时间,转化多元消费。”市政协委员陈乐建议,“重视打造人流枢纽区外围副中心商圈区域,如街头篮球、迷你橄榄球等时尚运动与非遗特色民俗活动穿插结合,让游客街头巷尾就能体验‘深度游’的魅力,增加游客停驻时间。”
为解决支付不便、语言障碍等问题,市政协委员潘煜建议,可扩展“ShanghaiPass”的支付和预约场景,增设外币兑换服务点和小语种服务,推动重要导航软件的多语言版本。同时,通过AI技术的普及,提供智能翻译、智能导览和实时问答服务,为游客打造便捷的旅行体验。
对于国际游客关心的景点开放时间、票价、优惠政策等关键信息,市政协常委刘新宇建议,推动4A级以上景区及主要文博场所实现多语种“官网+公众号”全覆盖,同时鼓励景区借助翻译功能开发入境游客应用,尝试引入“游戏化代入式”导览服务。
“充分善用海外社交媒体,加强对上海的精准营销。邀请国际明星体验上海文化,利用其影响力带动全球粉丝的关注与消费意愿。”市政协委员潘煜建议,充分利用东亚二次元文化的流行趋势,开发创新型旅游产品,激发年轻游客的消费潜力。此外,在夜间经济中融入二次元元素,例如开发结合灯光秀和虚拟互动的主题夜游线路,进一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责任编辑:丁元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2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