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评论
- 收藏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案例|浦东新区政协:以“协商之钥”助力世博水环建设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5-14 15:42
字号

晨光洒在世博园区蜿蜒的河道上,几名垂钓者迎着朝霞甩竿下钩,晨跑者在水岸绿道留下剪影。这一幕幕充满烟火气的滨水图景,正随着世博水环工程建设的推进逐渐具象化。作为浦东新区打造“世界会客厅”的重要生态拼图,这条全长约8公里的水岸综合体不仅承载着城市更新的使命,更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范本。
在这场关乎百万浦东市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中,浦东新区政协以特有的“解题思路”,书写了基层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助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答卷。
世博水环工程建设是重要的生态项目、民生项目。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加快推进黄浦江两岸综合功能融合提升,在东岸贯通的基础上,陆家嘴——世博单元规划提出了打造“陆家嘴——世博双水环”的滨水空间优化构想。2024年4月陆家嘴水环全面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世博水环全长约22.3公里(东岸黄浦江段约7公里),由白莲泾、大寨河、区界河、三林塘港、小黄浦组成。涉及南码头路、周家渡、花木、东明路街道和北蔡、三林、康桥镇7个街镇,串联白莲泾、北蔡、御桥、三林四个地区中心。建成后将辐射人口约160万人。
“水环建设的每个标段,都要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试验田。”今年3月,在政协委员协商活动中心的履职活动中,新区政协主席姬兆亮如是说。这句话道破了世博水环工程的深层逻辑——这个预计投资超百亿的民生项目,正通过制度化的协商机制,实现从“政府工程”到“全民共建”的范式转变。
在前期方案深化阶段,浦东新区政协已构筑起立体化全覆盖的协商网络。
2月12日下午,区人大、区政协联合对这项工作开展了调研,并提出了意见建议。新区政协副主席王小君在调研中表示,要精心谋划,加强对受众群体的观察分析,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全人群友好水环,体现浦东新区的实力、活力和魅力;要集采众智,抓紧开展相关街镇的民意征集,在更大范围听取群众心声,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成果;要强化统筹,生态与文体旅商做到同步考虑,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加强项目研究的前瞻性和落地实施的可操作性。
4月15日,新区政协党组会议将“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协同”确立为今年履职工作主线,要求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助力浦东现代都市和美丽乡村协同融合、交相辉映,扎实做好“推进世博水环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岸线”议政调研议题,把水环建设作为城乡要素流动的纽带。
今年以来,通过覆盖全国、市、区三级政协委员的问卷调查系统,新区政协累计收集专业建议上百条,涵盖无障碍设施布局、文化记忆留存、智慧运维系统等细分领域;依托多个街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所属区域协商会若干场,将居民的具体生活需求转化为方案设计语言。
“她视角”“她智慧”赋能水环建设
3月31日,浦东新区政协2025年第三期“观澜讲堂”月月讲在政协委员协商活动中心举行。本次活动首创“她视角”专题,以“她视角——更有温度的浦东”为主题,聚焦世博水环建设,以女性委员的细腻敏锐,捕捉城市生活的各项需求;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探索浦东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与协同。
“温度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可测量的设计参数。”活动中,上海市政总院总工程师钟律展示的一组数据引发深思。圆桌环节,余建华、张龄、邹旦妮、孙菁等委员围绕文化、经济、生态、产城融合等方面展开交流。
委员们提出的“安全照明系统”“母婴友好空间”等建议,直接推动世博水环方案增设若干处夜间安全岛和数个亲子驿站。通过分析吸纳女性委员们的建议,方案对滨水步道夜间照度等方面进行适度微调,让水岸环境在适老适幼友好度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会上,新区政协副主席王小君提出的以“感知精度”“参与广度”和“情感温度”组成的“三度融合”理论正在实践中彰显成效。她提出,要以“她智慧”赋能世博水环,让温度与力度同向协同。将“她智慧”充分融入水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以女性的细腻和敏锐,捕捉城市生活的每一项需求,为水环建设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创新活力。要以“委员所长”汇聚力量,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共筑“人民城市”。充分发挥好入站浦东的全国、市以及区政协委员作用,推动水环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载体。要以“政协所能”服务基层治理,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协商民主汇聚各方力量,推动生态、文体旅商统筹,项目规划贴合居民需求,水环贯通与经济激活同步,文化传承与创新并进,展现现代城市治理新高度。
随着首段试验性岸线将于2026年春节前开放,这场规模空前的民主实践仍在继续。从政协委员工作站亮到深夜的灯光,到社区居民扫码评议的二维码矩阵,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城市叙事。这正或许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一条水环的贯通,实则是制度优势与以民为本的双向奔赴。
委员点评
市政协委员 姬兆亮
世博水环的故事还在续写,但已清晰传递出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浦东答案:用协商民主的“金钥匙”,打开人民城市的“密码锁”。当政协委员的调研笔记与市民的手机随拍共同构成工程档案,当专业图纸上的数据线与百姓期盼的目光线交织成网,这座城市的滨水梦,正从理想的蓝图流向温暖的现实。
在这场关乎百万浦东市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中,浦东新区政协以特有的“解题思路”,书写了基层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助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答卷。

3月31日,浦东新区政协2025年第三期“观澜讲堂”月月讲在政协委员协商活动中心举行。顾培贤 摄
构筑立体化全覆盖的协商网络世博水环工程建设是重要的生态项目、民生项目。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加快推进黄浦江两岸综合功能融合提升,在东岸贯通的基础上,陆家嘴——世博单元规划提出了打造“陆家嘴——世博双水环”的滨水空间优化构想。2024年4月陆家嘴水环全面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世博水环全长约22.3公里(东岸黄浦江段约7公里),由白莲泾、大寨河、区界河、三林塘港、小黄浦组成。涉及南码头路、周家渡、花木、东明路街道和北蔡、三林、康桥镇7个街镇,串联白莲泾、北蔡、御桥、三林四个地区中心。建成后将辐射人口约160万人。
“水环建设的每个标段,都要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试验田。”今年3月,在政协委员协商活动中心的履职活动中,新区政协主席姬兆亮如是说。这句话道破了世博水环工程的深层逻辑——这个预计投资超百亿的民生项目,正通过制度化的协商机制,实现从“政府工程”到“全民共建”的范式转变。
在前期方案深化阶段,浦东新区政协已构筑起立体化全覆盖的协商网络。
2月12日下午,区人大、区政协联合对这项工作开展了调研,并提出了意见建议。新区政协副主席王小君在调研中表示,要精心谋划,加强对受众群体的观察分析,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全人群友好水环,体现浦东新区的实力、活力和魅力;要集采众智,抓紧开展相关街镇的民意征集,在更大范围听取群众心声,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成果;要强化统筹,生态与文体旅商做到同步考虑,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加强项目研究的前瞻性和落地实施的可操作性。
4月15日,新区政协党组会议将“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协同”确立为今年履职工作主线,要求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助力浦东现代都市和美丽乡村协同融合、交相辉映,扎实做好“推进世博水环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岸线”议政调研议题,把水环建设作为城乡要素流动的纽带。
今年以来,通过覆盖全国、市、区三级政协委员的问卷调查系统,新区政协累计收集专业建议上百条,涵盖无障碍设施布局、文化记忆留存、智慧运维系统等细分领域;依托多个街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所属区域协商会若干场,将居民的具体生活需求转化为方案设计语言。
“她视角”“她智慧”赋能水环建设
3月31日,浦东新区政协2025年第三期“观澜讲堂”月月讲在政协委员协商活动中心举行。本次活动首创“她视角”专题,以“她视角——更有温度的浦东”为主题,聚焦世博水环建设,以女性委员的细腻敏锐,捕捉城市生活的各项需求;以女性视角为切入点,探索浦东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与协同。
“温度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可测量的设计参数。”活动中,上海市政总院总工程师钟律展示的一组数据引发深思。圆桌环节,余建华、张龄、邹旦妮、孙菁等委员围绕文化、经济、生态、产城融合等方面展开交流。
委员们提出的“安全照明系统”“母婴友好空间”等建议,直接推动世博水环方案增设若干处夜间安全岛和数个亲子驿站。通过分析吸纳女性委员们的建议,方案对滨水步道夜间照度等方面进行适度微调,让水岸环境在适老适幼友好度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会上,新区政协副主席王小君提出的以“感知精度”“参与广度”和“情感温度”组成的“三度融合”理论正在实践中彰显成效。她提出,要以“她智慧”赋能世博水环,让温度与力度同向协同。将“她智慧”充分融入水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以女性的细腻和敏锐,捕捉城市生活的每一项需求,为水环建设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创新活力。要以“委员所长”汇聚力量,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共筑“人民城市”。充分发挥好入站浦东的全国、市以及区政协委员作用,推动水环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载体。要以“政协所能”服务基层治理,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协商民主汇聚各方力量,推动生态、文体旅商统筹,项目规划贴合居民需求,水环贯通与经济激活同步,文化传承与创新并进,展现现代城市治理新高度。
随着首段试验性岸线将于2026年春节前开放,这场规模空前的民主实践仍在继续。从政协委员工作站亮到深夜的灯光,到社区居民扫码评议的二维码矩阵,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城市叙事。这正或许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一条水环的贯通,实则是制度优势与以民为本的双向奔赴。
委员点评
市政协委员 姬兆亮
世博水环的故事还在续写,但已清晰传递出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浦东答案:用协商民主的“金钥匙”,打开人民城市的“密码锁”。当政协委员的调研笔记与市民的手机随拍共同构成工程档案,当专业图纸上的数据线与百姓期盼的目光线交织成网,这座城市的滨水梦,正从理想的蓝图流向温暖的现实。
责任编辑:张晓莉

- 4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