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评论
  • 收藏
人民日报|上海市政协开门问计,与外籍人士共绘入境游发展蓝图
黄晓慧/人民日报  
2025-04-25 18:41 字号
4月24日下午,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14位来自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亚等驻沪总领事、领事官员及外籍友人齐聚一堂,围绕上海市“十五五”规划中入境旅游发展建言献策。上海市政协以及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程参与,问计于外宾。
上海市政协常委、对外友好委员会主任张小松表示,此次座谈会既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专项意见征询,也是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重点课题的调研专场,通过“体验+座谈”形式,让建议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作为上海市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实践点自去年以来已举办两场外籍人士专题活动,聚焦外籍人士在上海居住和工作情况,助推上海工博馆建设等议题,形成“听取意见—部门反馈—成果转化”的闭环机制。市经信委、市出入境管理局对外籍人士提出的建议均以书面形式答复,推动政策优化落地。
上午的行程中,与会外宾乘船游览苏州河,实地感受“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蜕变。斯洛伐克驻沪总领事伊戈尔·帕佐拉克感慨:“15年前我在此任职时,苏州河沿岸不像现在这么绿,现在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公园,我和家人经常在沿岸散步。上海用行动证明,发展与保护可以并行不悖。”他赞赏上海市政协开诚布公的态度和民主协商的方式,“他们与本地人、外国人就上海的发展规划进行咨询和交流,倾听我们的建议,这是非常透明的做法”。
今年一季度,上海商旅客流持续增长,接待入境游客174.3万人次、增长37.1%,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7.7%。座谈会上,几个国家的驻沪总领事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中国的免签政策给他们的同胞来华旅游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他们也反映,外国游客来华旅游遇到的语言障碍、支付困难、博物馆景区预约困难等等,希望能推出针对外国游客并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定制化旅游线路。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沪总领事邯伯盼提出四点务实建议:一是讲好上海故事,通过社交媒体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城市文化;二是深化国际传播合作,联动海外网红制作多语种内容,扩大城市影响力;三是提升交通便利性,加密与东南亚等重点客源国的直航航线;四是强化科技应用,借鉴科大讯飞AI技术经验,打造智慧旅游生态。这些建议既立足实际需求,也体现了他对中国入境旅游蓬勃发展的期盼。
来自美国的贝卡尔特集团原业务战略发展高级顾问贺俊云则特别强调上海的开放包容,她希望上海的高校能开放给外国人进入校园参观,“比如美国很多名校,在学校官网上就可以预约校园游,介绍学校的历史、优势学科等情况,旨在吸引未来的留学生,上海的名校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她的发言引发与会者共鸣,彰显了大家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认同与期盼。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程梅红当场回应了外籍人士提出的部分建议,她表示,有些建议已经在认真研究和落实中,后续会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大家。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4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