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文物精粹(七):徐悲鸿画赠宋庆龄的双马垂柳图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4-01 14:57
字号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孙中山宋庆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阐释好伟人文物背后的故事、故事里的细节、细节里的精神,发挥好“孙宋”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选取两位伟人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通过“文物精粹”栏目陆续推送,以物咏志,感悟伟人崇高精神。
07 徐悲鸿画赠宋庆龄的双马垂柳图

此件为徐悲鸿于1945年夏在重庆画赠宋庆龄。上下款分别为“孙宋庆龄夫人惠教”“卅四年夏日悲鸿”。徐悲鸿是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9年留法,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27年归国后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1949年7月,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美协)成立,徐悲鸿当选为主席。1949年1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美术学院,1950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担任第一任院长。徐悲鸿擅长西洋画,重写实。于国画创作方面,提倡发挥传统,融汇中西,以画马著称于世。1953年逝世。1954年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亲题“悲鸿故居”匾额。宋庆龄将这幅《双马垂柳图》悬挂于上海淮海中路寓所过道厅,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抗战胜利后不久的重庆,一天,徐悲鸿来拜访宋庆龄,特地带来了一幅画。宋庆龄打开一看,是画了两匹骏马,其中一匹在低首觅食,而另一匹则背向观众,正竖耳警觉地凝视着远方,正好马屁股对着人。宋庆龄笑着说:“徐先生,怎么马屁股对着我啊?”徐悲鸿也笑了,马上说:“我再画一张送给你。” 不久,徐悲鸿又重新画了一幅奔腾的骏马送来,宋庆龄很是高兴。
后来宋庆龄把这件事告诉了秘书李云,还赠给李云一张自己在徐悲鸿画赠的《奔马图》前的留影。有趣的是,那幅徐悲鸿后画的《奔马图》后来被宋庆龄赠给了友人,而那幅“马屁股对着人”的双马图却一直留在了宋庆龄上海寓所的过道厅中。
宋庆龄一生热爱艺术,尤其对书画情有独钟。她在上海寓所留下的遗物中,既有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家的名作,也有何香凝、杨杏佛等好友的手迹,更不乏各国友人赠给她的各类名画佳作。宋庆龄本人也与徐悲鸿、丁聪、陈树人、傅叔达等画家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在战乱年代,还时常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如今的上海宋庆龄故居中依然陈列着许多宋庆龄生前喜爱的艺术品,她精心布置的家,气氛温馨雅致,恰如她本人的气质,高贵典雅。
(本文参考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编著《宋庆龄文物故事》)
07 徐悲鸿画赠宋庆龄的双马垂柳图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
此件为徐悲鸿于1945年夏在重庆画赠宋庆龄。上下款分别为“孙宋庆龄夫人惠教”“卅四年夏日悲鸿”。徐悲鸿是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9年留法,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27年归国后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1949年7月,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美协)成立,徐悲鸿当选为主席。1949年1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美术学院,1950年1月,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担任第一任院长。徐悲鸿擅长西洋画,重写实。于国画创作方面,提倡发挥传统,融汇中西,以画马著称于世。1953年逝世。1954年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亲题“悲鸿故居”匾额。宋庆龄将这幅《双马垂柳图》悬挂于上海淮海中路寓所过道厅,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上海宋庆龄故居过道厅
在抗战胜利后不久的重庆,一天,徐悲鸿来拜访宋庆龄,特地带来了一幅画。宋庆龄打开一看,是画了两匹骏马,其中一匹在低首觅食,而另一匹则背向观众,正竖耳警觉地凝视着远方,正好马屁股对着人。宋庆龄笑着说:“徐先生,怎么马屁股对着我啊?”徐悲鸿也笑了,马上说:“我再画一张送给你。” 不久,徐悲鸿又重新画了一幅奔腾的骏马送来,宋庆龄很是高兴。
后来宋庆龄把这件事告诉了秘书李云,还赠给李云一张自己在徐悲鸿画赠的《奔马图》前的留影。有趣的是,那幅徐悲鸿后画的《奔马图》后来被宋庆龄赠给了友人,而那幅“马屁股对着人”的双马图却一直留在了宋庆龄上海寓所的过道厅中。

宋庆龄在徐悲鸿所画《奔马图》前留影
宋庆龄一生热爱艺术,尤其对书画情有独钟。她在上海寓所留下的遗物中,既有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家的名作,也有何香凝、杨杏佛等好友的手迹,更不乏各国友人赠给她的各类名画佳作。宋庆龄本人也与徐悲鸿、丁聪、陈树人、傅叔达等画家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在战乱年代,还时常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如今的上海宋庆龄故居中依然陈列着许多宋庆龄生前喜爱的艺术品,她精心布置的家,气氛温馨雅致,恰如她本人的气质,高贵典雅。
(本文参考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编著《宋庆龄文物故事》)
责任编辑:杨骁希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