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情人节市场冰火两重天:花店生意清淡,平台好货上午就售罄
陈玺撼、束涵、师梦娇/解放日报  
2025-02-24 12:36 字号
元宵节刚过,情人节将至,上海花市能否延续蛇年年宵花市场的热度,再起波澜?
2月13日17时,轨交3号线漕溪路站3号门对面的莳否花店外,负责人花九注视着进出地铁站的人群:“今年行情很冷,白天和情人节有关的客单不到10笔。再蹲个晚高峰,看看生意如何。”
社交平台上,不少“清闲”的花店负责人也发帖吐槽今年生意太淡。“六年老店,以前情人节进货都是一百扎起,今年各色加起来一共才20扎,怕进多了赔本。”评论区内,多位业内人士附议:“俺也一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情人节花店遇冷背后有多种原因,既是源头主力花卉产量缩减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是消费潮流多变而市场反应不及时的必然结果。
今年更贵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当前的花市,那就是“贵”。
蒋先生下班路上打算带一束玫瑰,走进南京西路上的一家花店,9枝红玫瑰158元、19枝289元,算下来单枝要15元到18元,“有点小贵,要么地铁到家附近再问问那里的花店”。
记者在岚灵花鸟市场逛了一圈,品相好一点的红玫瑰单枝都不低于8元,如果对颜色和品质再挑剔一点,单枝售价更高,要十几二十元。
顾客嫌贵,开花店的也嫌贵。
花九说这几天红玫瑰的批发价飙升,她能拿到的进价不低于130元/20枝,算上损耗和运维成本,单支必须卖到10元,否则亏本。看到这个价格,周边社区的爷叔和阿姨只会摇头:“平时一枝几块钱,这也涨得太厉害了!”
上溯供应链,花贵是因为花少。叮咚买菜鲜花业务负责人俞水介绍,今年鲜花供应状况比较“异常”,1月25日起,我国鲜花主要产地云南出现寒潮天气,鲜花产量严重下降,加之鲜花出口需求增加,供需不平衡导致鲜花价格持续上涨。
昆明花拍市场数据显示,进入2月,鲜切花价格指数从年前的273点一路上涨,2月6日已达661点。据昆明发布报道,鲜切花大类综合均价2.46元/枝,较春节前上涨38%,较去年同期上涨40%。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线下交易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

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线下交易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

线上火热
和线下门店的“冷”相比,线上花市却是一片火热。
美团数据显示,2025年2月12日至13日,上海“情人节花束”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84.1%,近期火爆全网的“新中式花束”评论量同比增加100%。
各大生鲜电商平台更是“滋润”,因为他们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比如,盒马平台11枝红玫瑰花束售价88元,叮咚买菜红玫瑰尤加利花束售价33.9元,单枝玫瑰价格都打到了10元以下。
肇嘉浜路上一家花店的老板打开手机,给记者看某商超APP上的鲜花价格:“这种玫瑰抱抱桶,二三十枝红玫瑰加一个大盆,还不到200元,我们怎么做得过他们?”商超在网络营销上主打一个性价比,进一步挤压线下花店的生存空间。

商超在网络营销上主打一个性价比,进一步挤压线下花店的生存空间。

俞水透露,前几天还有花店绕开传统的进货渠道,从叮咚买菜的渠道进玫瑰,就是因为这次情人节档期,叮咚买菜玫瑰价格涨幅相对较小,优势明显。
今年元宵节和情人节离得近,且情人节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因此从业者预估今年初玫瑰有一波大行情,情人节等档期的玫瑰需求量较大。研判鲜花基地玫瑰产能会下降后,叮咚买菜做了三件事。
首先是在情人节前增加玫瑰的备货量,甚至比上一个玫瑰“大年”——2023年还多备了50%。
其次是靠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来应对价格波动,由于叮咚买菜和鲜花基地长期合作,在淡季帮基地出货,旺季就能获取进货价相对稳定的回馈。
第三是在玫瑰供应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用郁金香、洋牡丹等供给稳定的时令品补缺口,或将10枝玫瑰拆分为两三枝,与其他花草搭配形成鲜花组合,从而增加含玫瑰商品的总量。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线下交易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

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线下交易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

随机应变
线上花市的火热,也告诉经营者一个“硬道理”:消费潮流多变,紧跟潮流而变才有出路。
“现在的顾客是既要又要,既要便宜又要品质。”一位资深从业者感慨,在“随机应变”上,传统花店的确要向电商取经。
今年情人节前夕,各家生鲜电商纷纷推出价格亲民的小型组合花束,试图“拉拢”愈发“冷静”和挑剔的消费者。
近期,盒马有39.9元的红玫瑰混搭花束、蜜桃雪山洋甘菊花束等售卖。叮咚买菜适当调整了礼品花束的价格和配置,今年情人节档期,其礼品花束从原来的百元左右降至69.9元。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跨品类组合用实惠的价格和“混搭”的新鲜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叮咚买菜推出了数个“混搭”商品,这几天卖得最好的是一款“情人节奶油蛋糕玫瑰花束套餐”,包括两盒蛋糕及一捧小花束,售价52.1元。2月13日10时30分,叮咚平台显示,该套餐当日备货已售罄。价格亲民是相当大的优势。

价格亲民是相当大的优势。

将视线转回线下花店,这几天,花九和店员忙着将新设计的几款“情人节见面小花束”摆到面朝马路的显眼花架上,69元一束的价格果然吸引了一些顾客,“花束里或多或少搭配了玫瑰,重点在于如何调配好其他‘配角’,用好的整体感说服顾客”。莳否花店的狗狗店长热情营销平价情人节花束。

莳否花店的狗狗店长热情营销平价情人节花束。

高端定制也是线下花店“寒潮”里的出路。2月13日一天,La Moda创始人耿睿珵有6场活动要管理协调,其客户既有奢侈品、消费品等领域的大牌,也有“吃”他们设计的忠实“粉丝”。
“2012年,以定制为主的业务已经是我们的主要业务,现在差不多占到总销售额的八成。”耿睿珵表示,不同于“跑量”的平价花卉零售,花卉定制业务的风险很大,比如,其选用的花卉九成是进口,且一组设计用到二三十种花卉,损耗率相当大。
不过,一旦形成口碑和黏连度,回报便和风险成正比。目前,该品牌在上海门店的零售单品价格在1200元至3000元,大部分商品需要预约设计。“我们也在设计更有生活感的含花卉摆件。”耿睿珵认为,让花卉更加融入生活,已经是业内公认的转型方向。La Moda恒隆广场店。

La Moda恒隆广场店。

责任编辑:张晓莉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