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专项民主监督专题协商座谈会举行,钱锋提出三点建言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10-14 17:26 字号
中共上海市委于10月12日召开2024年专项民主监督专题协商座谈会,围绕“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这一议题,听取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并座谈交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主持会议。
会上,民革市委主委徐毅松、民盟市委主委陈群、民进市委主委黄震、农工党市委主委张全、致公党市委主委邵志清、九三学社市委主委钱锋、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开颜、台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李海泳、无党派人士代表翁华建分别围绕强化科技赋能产业全链条、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加快三大先导产业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在听取发言后,龚正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对政府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他说,这次大家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建议,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充分吸收。
推动上海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要注重服务大局、深化改革、科创引领、开放合作、安全发展龚正说,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关系上海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构筑未来战略优势意义重大。近年来,上海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已经初步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坚实的基础。推动上海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要注重服务大局,注重深化改革,注重科创引领,注重开放合作,注重安全发展。要着力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推动上海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着力巩固工业经济能级,持续扩投资、优布局、强韧性,巩固工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着力强化要素资源保障,着眼土地、资金、数据等方面,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新型要素市场,进一步破除制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瓶颈。着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实做优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更大力度推动工业开放合作,持续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进长三角产业科创协同,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努力走在全国新型工业化前列。九三学社市委主委 钱锋
受中共上海市委委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对口静安区和金山区,就“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有关情况,分别聚焦静安区“区块链和工业元宇宙赋能新型工业化”和金山区以纤维材料为重点的“高端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我们深切感受到,两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静安区立足大数据产业优势加快布局区块链和元宇宙产业,金山区着力推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3+X”纤维产业体系,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应予充分肯定。
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上海区块链、元宇宙和高端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九三学社市委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一)加大高端新材料关键技术攻关力度
上海在高端新材料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相比外省市,产业规模发展成本较高。建议聚焦新材料研发和工艺定型中试,设立高端新材料AI4S和AI4E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示范项目。建设新材料创新中试基地,推动中试基地与各类优势创新资源对接。支持金山区打造国际“纤维之都”,建设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依托现有计算化学联盟和华东算力中心,建设高端材料基础研发平台,为高端材料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二)加快区块链和工业元宇宙核心技术突破
目前,区块链和工业元宇宙关键核心技术及其集成创新仍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建议围绕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分布式网络与存储等区块链关键技术,工业智能、工业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工业元宇宙核心技术与关键智能终端设备,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传感器、物联网、工业元宇宙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推动区块链和工业元宇宙更好赋能新型工业化。
二、强化区块链和元宇宙技术赋能,突破垂直应用领域大模型数据汇聚瓶颈
(一)依托区块链等技术打造“工业数据空间”
打破“数据孤岛”、释放数据价值已成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区块链等技术有助于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平台,但当前各类区块链之间尚未实现互联。建议以国家数据局开展“数据空间”试点为契机,借鉴欧盟国际数据空间(IDS)的经验,立足上海外向型产业链优势,基于“浦江数链”基础设施打造“工业数据空间”,促进工业数据互联互通与流通共享,为实现工业数据可信、高效流通提供支撑。
(二)以元宇宙等技术构建高质量工业语料库
由于工业领域数字孪生及模型建设不完善,工业知识和机理语料化程度低,现有的工业大模型训练缺乏真实、实时的工业数据。建议将工业元宇宙作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打造高精度、可交互工业虚拟映射空间的基础上,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AIoT)技术实现工业数据的全程实时获取,打造高质量工业数据语料库,支撑工业大模型的快速迭代与创新应用。
三、加强需求带动和场景牵引,加快材料产业创新和区块链元宇宙工业应用
(一)发挥重点产业对高端新材料的需求带动作用
上海“(2+2)+(3+6)+(4+5)”重点产业对高端材料有明确需求,但当前需求带动作用还不明显。建议加快布局高端纤维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大飞机、低空经济、轨道交通、人形机器人、康养设备、高端医疗器械等上海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以上海发展海上风电为契机,探索利用绿电实现碳纤维等高端纤维材料绿色低成本生产。加大可降解高端纤维材料研发力度,推进生物制造技术纤维材料领域应用。
(二)推进区块链和元宇宙工业领域规模应用
当前,区块链技术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工业元宇宙技术对企业提质增效的价值路径尚未全面体现。建议围绕上海重点产业挖掘高价值应用场景,推动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规模化应用。比如,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元宇宙等技术打造制造业“产业大脑”,并探索在设计研发、原料集采、订单协同、工艺仿真、运维服务、质量追溯、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完善工业数据确权和流通机制,充分释放工业数据要素价值。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