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评论
- 收藏
峰起云泳丨永不消失的电波——黄渡路上的李白旧居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6-23 09:02
字号

黄渡路位于上海市虹口公园对面一条略呈“S”型的小马路,南至东江湾路,北连四川北路,这是一条公共租界在1925年越界修筑的马路。如今走过这条马路的人大多行色匆匆,因为这条马路两头分别连接着喧闹的四川北路与多伦路,马路两旁也没什么吸引人的风景,一边是近年新建造的楼房,底层零星开着一两家烟杂店或小点心店,另一边则是老式的花园洋房与新式里弄。 但是,仔细凝视马路两边的建筑时,会觉得有一种特别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尤其是马路西边成排的老式花园洋房,尖顶、斜坡尾面、券窗、雕花铁门、拉毛水泥红砖墙……仿佛进入了某部电影的画面里。
李白(1910年—1949年),原名李华初,曾用名李朴,化名李霞、李静安,湖南省浏阳市人。1910年李白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白石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李白8岁才入学,读完四年初小就辍学了。自从母亲去世后,李白就担负起了上山砍柴、带弟弟妹妹的重担,他也因此辍学。13岁那年李白在地主家里干活,深深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感受到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由于对地主浪费粮食、欺负奴役的不满,李白写过顺口溜骂过地主,并且发誓要抓住时机好好学习,将来为人们做出贡献,推翻地主。
1925年李白的家乡爆发了大革命,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农民协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纷纷建立起来。李白是最早参加农民协会和儿童团的成员之一,1925年15岁的李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并派兵血洗浏阳东区乡镇。李白参加了以纸业工人为主体的中共地下游击队,他们昼伏夜出,打击进犯之敌。由于李白在斗争中表现勇敢,游击队派他担任了当地少年先锋队队长。1927年7月李白带领少先队员们火烧了国民党团防局的一个团部,成为张坊镇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1927年9月李白参加了毛泽东领导和发动的湘赣边秋收起义。
1930年李白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李白参加红军后被分配到红军第四军通信连做一名宣传员,后任通信连指导员。1931年6月红四军党委选送李白去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参加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学习无线电技术,从此李白和无线电通信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白从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到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10月李白跟随红军部队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担任红五军团无线电队政委的李白向全体无线电队员发出了“电台重于生命”的号召,这也是李白终生的座右铭。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白奉党中央之命来到上海从事与党中央的秘密通信工作。1937年10月李白化名李霞到达上海负责党的秘密电台工作。在日寇与汪伪军警特务密集,环境极其险恶的上海,李白克服各种困难,1938年春在上海设立了秘密电台,负责上海地下党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从此,一座无形而坚固的“空中桥梁”架设在上海与延安之间。
1942年7月日军进占上海租界,大肆搜捕抗日志士,镇压人民的抗日运动。遵照党组织的指示,虽然李白把电台功率从75瓦降低到只有15瓦,但是仍被日军侦测出来。1942年中秋节前夜,李白正在阁楼里发报,裘慧英忽然听到有杂乱的脚步声,她急忙掀起窗帘一角向外张望,只见几十个日本宪兵和便衣特务正在翻越围墙。裘慧英快步上楼通知李白,李白快速把最后一段电文发完,接着李白迅速把发报机拆散,拉开一块活络地板,刚把它藏在下面,日本宪兵就破门而入。他们翻箱倒柜,把东西扔得遍地都是,然后又冲到阁楼上搜查。突然,“咔嚓”一声,一块活络地板被踩塌。日本宪兵捧着一堆零件发疯似的冲到李白面前说“这是什么? ”李白从容地答道“我是这家的客人,才住到这里不久,这些东西我没见过。”一个狡猾的日本人拉起李白的手看了又看“哼,你是老资格啦”。李白夫妇被押到位于四川路桥北的日本宪兵司令部。
日本宪兵把李白和裘慧英分别关押在两处进行刑讯逼供。他们受尽了种种酷刑,可始终不吐真情,坚称自己是私人电台,严格保守了党的秘密。1943年李白夫妇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出狱后党组织将李白夫妇调往浙江工作。
1944年抗日战争正处在大反攻的前夜,形势错综复杂,情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艰巨。党组织安排李白打入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利用敌人的电台为中国共产党工作。于是,李白化名李静安与裘慧英离开了上海。他们往返于浙江的淳安、场口和江西的铅山之间,以公开的身份,利用国民党的电台,向党中央秘密传送日伪和美蒋方面的大量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白与裘慧英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1947年上半年,李白的秘密电台迁入黄渡路107弄15号三楼。李白白天工作,晚上做秘密电台工作,负责秘密电台与党中央的通信联系。为了避免国民党反动派的怀疑,也为了减轻组织上的经济负担,李白凭着精湛的无线电技术,取得了善后救济总署渔业管理处电器设备修理工的公开职业。渔业管理处远在复兴岛,李白每天一早出门,傍晚才能回家,深夜李白一如既往地进行通信。为了使电台尽量不被敌人测出,李白奇迹般地用仅有7瓦功率的电台保持着与党中央的联络。
由于电台的功率小,上海和延安之间有1000多公里,电波经过关山阻隔和空中各种电波的干扰,传到党中央电台时就微弱到几乎消失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李白反复琢磨、试验,终于摸索出时间、波长、天线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规律,选择在人们都已入睡、空中干扰和敌人侦查相对减少的零点至四点之间为通讯时间。每当人们酣然进入梦乡的时候,李白就悄悄地起床,轻轻地安装好机器,静静地坐在电台旁,把25瓦的灯泡拧下换上5瓦的灯泡,并在灯泡外面蒙一块黑布,再取一张小纸片贴在电键触点上,以避免光线透出窗外和声音外扬。零点一到,李白立刻向党中央发出呼号,巧妙的“空中游击战”便开始了……
李白发出的电报到底都是些什么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从保存下来的一些档案资料来看,主要有国民党飞行员飞往延安的投诚情报、国民党将领起义的情报、国民党的长江江防计划……
1948年是解放战争形势迅猛发展的一年。国民党反动派预感到末日将临,竭尽各种手段以采取分区停电、暗中抄收信号来侦测地下电台,李白处在危机四伏之中。1948年12月30日凌晨,国民党反动派采用分区停电的办法测得秘密电台方位,李白在与党中央进行通讯过程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
被捕后,李白经受了高官厚禄的利诱,遭受了酷刑的逼供,但他始终坚贞不屈、顽强抗敌,敌人始终没有能够从他口中得到一点想要的信息。1949年5月7日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秘密杀害于浦东戚家庙,牺牲时年仅39岁。
上海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浦东戚家庙挖掘出了12具烈士遗体,个个五花大绑,浑身弹痕累累,惨不忍睹,其中就有李白烈士的遗体。1950年9月曾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北平电监科科长、中校督察官的叶丹秋被捕,在大量人证、物证面前,交代了由其主持破坏李白秘密电台的罪行。1951年1月叶丹秋被上海市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上海解放后,李白的妻子裘慧英先后担任上海电信局党支部副书记、上海邮电技工学校(今上海市邮电学校)副校长、上海邮电工会副主席等职。从上世纪50年代起,裘慧英的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对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义务作报告千余场次,听讲人数达百余万人。就在逝世前9天,裘慧英还抱病为上海邮电管理局机关干部作党史报告。
1985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指出“李白同志,为了党的利益,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
2009年李白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目前,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李白旧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红色旅游基地、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黄渡路上的李白烈士旧居
黄渡路107弄15号是一幢普通的三层民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外墙底部为红色清水砖墙,上部为水泥拉毛,立面变化较为丰富。这里是革命烈士李白最后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1947年至1948年李白与夫人裘慧英(1917年-1992年)携子居住在这里的三楼,中共中央华东局的秘密电台就设在此。李白(1910年—1949年),原名李华初,曾用名李朴,化名李霞、李静安,湖南省浏阳市人。1910年李白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白石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李白8岁才入学,读完四年初小就辍学了。自从母亲去世后,李白就担负起了上山砍柴、带弟弟妹妹的重担,他也因此辍学。13岁那年李白在地主家里干活,深深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感受到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由于对地主浪费粮食、欺负奴役的不满,李白写过顺口溜骂过地主,并且发誓要抓住时机好好学习,将来为人们做出贡献,推翻地主。
1925年李白的家乡爆发了大革命,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农民协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纷纷建立起来。李白是最早参加农民协会和儿童团的成员之一,1925年15岁的李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并派兵血洗浏阳东区乡镇。李白参加了以纸业工人为主体的中共地下游击队,他们昼伏夜出,打击进犯之敌。由于李白在斗争中表现勇敢,游击队派他担任了当地少年先锋队队长。1927年7月李白带领少先队员们火烧了国民党团防局的一个团部,成为张坊镇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1927年9月李白参加了毛泽东领导和发动的湘赣边秋收起义。
1930年李白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李白参加红军后被分配到红军第四军通信连做一名宣传员,后任通信连指导员。1931年6月红四军党委选送李白去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参加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学习无线电技术,从此李白和无线电通信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白从训练班毕业后,分配到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10月李白跟随红军部队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担任红五军团无线电队政委的李白向全体无线电队员发出了“电台重于生命”的号召,这也是李白终生的座右铭。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白奉党中央之命来到上海从事与党中央的秘密通信工作。1937年10月李白化名李霞到达上海负责党的秘密电台工作。在日寇与汪伪军警特务密集,环境极其险恶的上海,李白克服各种困难,1938年春在上海设立了秘密电台,负责上海地下党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从此,一座无形而坚固的“空中桥梁”架设在上海与延安之间。

李白与夫人裘慧英
为了应对险恶的环境,党组织安排青年女工、共产党员裘兰芬,后改名裘慧英,与李白假扮成夫妻以掩护秘密电台,开展工作。裘慧英除了担任警戒工作外,还主动关心李白的生活。两人在共同的革命斗争和生活中,产生了纯洁的爱情,1940年经党组织批准他们终于结为革命伴侣。1942年7月日军进占上海租界,大肆搜捕抗日志士,镇压人民的抗日运动。遵照党组织的指示,虽然李白把电台功率从75瓦降低到只有15瓦,但是仍被日军侦测出来。1942年中秋节前夜,李白正在阁楼里发报,裘慧英忽然听到有杂乱的脚步声,她急忙掀起窗帘一角向外张望,只见几十个日本宪兵和便衣特务正在翻越围墙。裘慧英快步上楼通知李白,李白快速把最后一段电文发完,接着李白迅速把发报机拆散,拉开一块活络地板,刚把它藏在下面,日本宪兵就破门而入。他们翻箱倒柜,把东西扔得遍地都是,然后又冲到阁楼上搜查。突然,“咔嚓”一声,一块活络地板被踩塌。日本宪兵捧着一堆零件发疯似的冲到李白面前说“这是什么? ”李白从容地答道“我是这家的客人,才住到这里不久,这些东西我没见过。”一个狡猾的日本人拉起李白的手看了又看“哼,你是老资格啦”。李白夫妇被押到位于四川路桥北的日本宪兵司令部。
日本宪兵把李白和裘慧英分别关押在两处进行刑讯逼供。他们受尽了种种酷刑,可始终不吐真情,坚称自己是私人电台,严格保守了党的秘密。1943年李白夫妇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出狱后党组织将李白夫妇调往浙江工作。
1944年抗日战争正处在大反攻的前夜,形势错综复杂,情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艰巨。党组织安排李白打入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利用敌人的电台为中国共产党工作。于是,李白化名李静安与裘慧英离开了上海。他们往返于浙江的淳安、场口和江西的铅山之间,以公开的身份,利用国民党的电台,向党中央秘密传送日伪和美蒋方面的大量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白与裘慧英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1947年上半年,李白的秘密电台迁入黄渡路107弄15号三楼。李白白天工作,晚上做秘密电台工作,负责秘密电台与党中央的通信联系。为了避免国民党反动派的怀疑,也为了减轻组织上的经济负担,李白凭着精湛的无线电技术,取得了善后救济总署渔业管理处电器设备修理工的公开职业。渔业管理处远在复兴岛,李白每天一早出门,傍晚才能回家,深夜李白一如既往地进行通信。为了使电台尽量不被敌人测出,李白奇迹般地用仅有7瓦功率的电台保持着与党中央的联络。
由于电台的功率小,上海和延安之间有1000多公里,电波经过关山阻隔和空中各种电波的干扰,传到党中央电台时就微弱到几乎消失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李白反复琢磨、试验,终于摸索出时间、波长、天线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规律,选择在人们都已入睡、空中干扰和敌人侦查相对减少的零点至四点之间为通讯时间。每当人们酣然进入梦乡的时候,李白就悄悄地起床,轻轻地安装好机器,静静地坐在电台旁,把25瓦的灯泡拧下换上5瓦的灯泡,并在灯泡外面蒙一块黑布,再取一张小纸片贴在电键触点上,以避免光线透出窗外和声音外扬。零点一到,李白立刻向党中央发出呼号,巧妙的“空中游击战”便开始了……
李白发出的电报到底都是些什么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从保存下来的一些档案资料来看,主要有国民党飞行员飞往延安的投诚情报、国民党将领起义的情报、国民党的长江江防计划……
1948年是解放战争形势迅猛发展的一年。国民党反动派预感到末日将临,竭尽各种手段以采取分区停电、暗中抄收信号来侦测地下电台,李白处在危机四伏之中。1948年12月30日凌晨,国民党反动派采用分区停电的办法测得秘密电台方位,李白在与党中央进行通讯过程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
被捕后,李白经受了高官厚禄的利诱,遭受了酷刑的逼供,但他始终坚贞不屈、顽强抗敌,敌人始终没有能够从他口中得到一点想要的信息。1949年5月7日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秘密杀害于浦东戚家庙,牺牲时年仅39岁。
上海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浦东戚家庙挖掘出了12具烈士遗体,个个五花大绑,浑身弹痕累累,惨不忍睹,其中就有李白烈士的遗体。1950年9月曾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北平电监科科长、中校督察官的叶丹秋被捕,在大量人证、物证面前,交代了由其主持破坏李白秘密电台的罪行。1951年1月叶丹秋被上海市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上海解放后,李白的妻子裘慧英先后担任上海电信局党支部副书记、上海邮电技工学校(今上海市邮电学校)副校长、上海邮电工会副主席等职。从上世纪50年代起,裘慧英的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对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义务作报告千余场次,听讲人数达百余万人。就在逝世前9天,裘慧英还抱病为上海邮电管理局机关干部作党史报告。
1985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指出“李白同志,为了党的利益,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
2009年李白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目前,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李白旧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红色旅游基地、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杨一宁

- 2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