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出生人口连年下降,政协委员建议探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4-01-24 17:05
字号


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刘志伟提到,近年来,上海出生人口连年下降,2022年全市总和生育率仅为0.7%,平均的生育年龄大概在31岁。同时,有将近40%的母亲在妊娠期间伴发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等功能,出生缺陷仍然严重威胁人口数字。
“如今,卫生工作正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这要求在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的同时,更加注重出生缺陷、成人慢病防控和儿童早期发展关键问题。”他认为,妇儿健康服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且社会预期较高,但是它的价格服务补偿是不足的。相关工作人员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收入偏低、地位不高等状况。此外,妇儿学科处于相对弱势,高层次的人才和平台相对比较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支撑高质量发展。
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加大投入,建议设立妇女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专项,持续加强危重症辅助生殖、出生缺陷、儿童保健等学科的投入,加强妇儿专科的硬件设施、信息化和服务能力的建设,确保300家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建设、落实、落地。扶持妇幼领域的科研创新,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平台,鼓励成果转化和应用,支持人才培养,可设立妇幼人才的专项和单列晋升通道。
其次,完善补偿机制。充分考虑妇儿专科服务的特点,要优先调整价格,提高儿童和高龄产妇在医保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的权重,完善产后康复项目的价格体系,探索将辅助生殖、无创的产前诊断等需求旺盛的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建议将出生缺陷、分子诊断纳入医院开展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试剂的试点工作。
另外,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健全儿童友好型城市,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学校、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妇幼健康领域的专题研究、科普和基地建设,协同推进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杨一宁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