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 评论
  • 收藏
专题会议|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增进民生福祉办好民生实事
政协联线记者 刘子烨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1-24 16:20 字号
“外滩‘第二立面’更新改造”“做好养老服务供给的‘加法’”“打造上海环城绿色空间”……1月24日,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增进民生福祉办好民生实事”专题会议上,13名委员围绕民生热点建言谋策。
在上海城市更新的浪潮中,以外滩“第二立面”为代表的一批历史风貌街区,正在推进空间更新和功能升级。针对资金平衡问题,陈志奇委员建议,市级层面提供专项资金或平衡资源,支持城市更新基金向外滩区域城市更新项目倾斜,市区两级各类税费一定期限内税收返还,专门用于区域内滚动发展。通过后续项目高品质运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回收前期投入。蔡永洁委员建议,将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作为政府主导模式的有机补充,向下结合,双向发力,“自下而上的更新的基本特点就是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把大项目切分成小项目,在城市设计的总体控制下有更多实体主体参与,吸引众多小的资本进入,做到精和细。”上海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委员们认为,上海应进一步增加、优化养老服务供给。许剑民委员建议,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内大型三甲医院与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提供一系列上门诊疗服务,包括设立家庭病床、设立相关执业点、家庭医生工作室等,“要打破条块之间的壁垒,不断拓展服务规范,将多项综合康复延伸到养老机构内。”他说。林丽平委员围绕“推动社区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加强急性治疗与康复治疗的衔接服务”的建议——建立病人的康复档案,为病人急性治疗期后的康复收集需求,提供建议。建立好上下级医院的康复对接窗口,逐步扩大康复相关医疗数据互联共享,在出院窗口为有需要的人群设置转诊接送、辅具租赁、居家无障碍改善等便民平台。钱菊英委员建议一二三级医院全面联动,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 
近年来,新兴行业领域的青年从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骑手”等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委员十分关注。“70%外卖员年龄20-35岁,吃的是青春饭,同时,这个年龄也是学习技能最好的年华。”张宁委员建议,建立统一的外卖员数据库,为在库的外卖员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服务,让他们除了外卖工作之外有更多的选择,获得技能培训以及长期发展的职业机会,同时可以为上海制造产业的发展解决技能人才的供给问题。依据信息库,还可以为外卖员提供职业体检等更多普惠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情。在建设环城(外环)绿带的基础上,上海正在打造环城生态公园带。“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民对绿色生态环境有了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黄罗维委员提出,进一步提升公园通行的便捷程度、增强绿地配套的舒适度,“建议加快打造环城绿色慢行空间,把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亲近自然的绿色活动场景。”黄罗维说,生态公园规划已经考虑进行不同年龄的分区,建议进一步细化分类市民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活动空间。
对于保障市民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林卫青委员建议上海先行先试,尽快制定生活饮用水中新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估方法,系统推进和开展饮用水中新污染物健康风险筛查和评估,确定需要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开发饮用水中新污染物溯源和预警技术,评估饮用水中新污染物健康风险,为开展饮用水中新污染物健康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杨骁希
转载请注明来源
  • 45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