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 评论
- 收藏
浓浓苏河情,殷殷委员心,普陀区政协专题协商文化强区战略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1-19 20:14
字号


“‘苏州河书房’要发挥资源优势,持续举办高品质活动,不断扩大苏州河书香‘朋友圈’,打造‘半马苏河’文化品牌矩阵。要调动作家、媒体、出版、艺术等多方文化资源,广泛调动社会机构参与热情,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普陀公共文学空间的塑造,形成品牌矩阵。”杨秀丽委员平时从事文学服务和文学创作等工作,在本次专题协商会上,她提出“通过文学活动,助力普陀区域发展”:做文学培训、走出去、请进来、文学精品旅游线路、文学创意延伸产业、科技赋能文学、打造普陀“文学商圈”“普陀文学IP”……为普陀注入更多的文学能量,打造普陀的新形象和新品牌。
“依托红色资源,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新业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推进普陀特色文化传承发展。”普陀区政协委员陈之超围绕“文化和科技融合,提升普陀文化软实力”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建议,“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打造普陀特色文旅融合新地标,助力半马苏河品牌提升。可以借助AIGC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字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具有普陀区特点的数字文创产品,依托数字化推动普陀区特色文化以更加多元化形式走入大众生活,使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扎根普陀,服务普陀。”
“以‘沪西工人文化宫’、‘苏州河文化长廊’为依托,将‘工人文化’与‘苏河文化’有机结合,打造普陀特色的文化名片。”普陀区政协委员何友胜建议,“借助街道、社区图书馆、居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举办读书会、书画展、才艺展演等多样性的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大众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以苏河情怀为主线,打造普陀‘靠谱’文化标签。”普陀区政协委员孙万国建议,“在苏河沿岸打造一系列地标性的文化场馆和设施,可以是微型咖啡馆、小型城市雕塑、简易休息区等,让苏河沿岸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凝聚力。”
责任编辑:杨一宁

- 28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