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的故事:中山东一路12号


来源:政协联线 | 2023-12-01 12:29
字号

黄浦江畔的外滩建筑博览群是上海颇具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体,其中的中山东一路12号大楼,原为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办公楼,现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部所在地。该楼由汇丰银行出资营造,于1923年6月竣工,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地。中山东一路,曾名为扬子路、黄浦滩路,194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据史料记载,上世纪40年代末期,宋庆龄曾多次在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2号)举办活动。
1948年12月,宋庆龄帮助国画家傅叔达在汇丰银行大楼举办个人画展。据傅叔达夫人罗仲京女士回忆,傅叔达生于1910年12月,受家庭影响,自幼学习国画,并学会了鉴别古董和修补古玩、字画的技术,同时还在燕京大学攻读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后,傅叔达怀着满腔爱国热情,自美国取道香港回国,愿为抗战尽力,中途为香港大学挽留并留港执教。在香港期间,他结识了宋庆龄和路易·艾黎等人,宋庆龄很欢喜傅叔达的画。抗战胜利后,傅叔达回到上海定居。
宋庆龄在画展现场参观时,对展品中的一幅《墨竹图》特别欣赏,称中山先生生前尤喜绿竹,傅叔达特将此画赠送给宋庆龄以表谢意,随后宋庆龄又出资购买其另四幅《墨竹图》。其中两幅《墨竹图》后由宋庆龄亲自布置,分别悬挂在今上海孙中山故居小客厅和上海宋庆龄故居过道厅内。

1949年春,为救助街头流浪儿童,宋庆龄决定借助“三毛”的影响力,举办展览和乐园会,筹募资金救助儿童。3月底,宋庆龄在汇丰银行大楼礼堂,为漫画家张乐平举办“三毛原作展览会”预展,邀请一些中外朋友前来参观。张乐平后来追忆这次与宋庆龄的会面说:“那天,宋庆龄坐在我的旁边,她当时已年近60,看上去却不过40岁的样子,衣着朴素,仪态大方,举止端庄。同外国朋友谈话,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同我讲话,却是一口道地的上海话。她很亲切地问我是什么地方人,家庭情况如何,怎么画起‘三毛’来的,等等,完全是亲切的家常式的谈话。外国朋友同我谈话,宋庆龄亲自翻译。开始我还有点拘束,看到她这样和蔼可亲,就很快自然起来。她一再向我表示感谢,说:‘这次你为流浪儿童做了件大好事,真太辛苦你了。’”

1923年建成后的上海汇丰银行大楼(今中山东一路12号)
抗战胜利后,为恢复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宋庆龄把关心、帮助文化艺术界、学术界及教育界人士列为她所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在上海创设了文化福利基金,扶植文化事业。1948年12月,宋庆龄帮助国画家傅叔达在汇丰银行大楼举办个人画展。据傅叔达夫人罗仲京女士回忆,傅叔达生于1910年12月,受家庭影响,自幼学习国画,并学会了鉴别古董和修补古玩、字画的技术,同时还在燕京大学攻读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后,傅叔达怀着满腔爱国热情,自美国取道香港回国,愿为抗战尽力,中途为香港大学挽留并留港执教。在香港期间,他结识了宋庆龄和路易·艾黎等人,宋庆龄很欢喜傅叔达的画。抗战胜利后,傅叔达回到上海定居。
宋庆龄在画展现场参观时,对展品中的一幅《墨竹图》特别欣赏,称中山先生生前尤喜绿竹,傅叔达特将此画赠送给宋庆龄以表谢意,随后宋庆龄又出资购买其另四幅《墨竹图》。其中两幅《墨竹图》后由宋庆龄亲自布置,分别悬挂在今上海孙中山故居小客厅和上海宋庆龄故居过道厅内。

悬挂于上海孙中山故居二楼小客厅内的《墨竹图》

悬挂于上海宋庆龄故居过道厅内的《墨竹图》
1949年春,为救助街头流浪儿童,宋庆龄决定借助“三毛”的影响力,举办展览和乐园会,筹募资金救助儿童。3月底,宋庆龄在汇丰银行大楼礼堂,为漫画家张乐平举办“三毛原作展览会”预展,邀请一些中外朋友前来参观。张乐平后来追忆这次与宋庆龄的会面说:“那天,宋庆龄坐在我的旁边,她当时已年近60,看上去却不过40岁的样子,衣着朴素,仪态大方,举止端庄。同外国朋友谈话,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同我讲话,却是一口道地的上海话。她很亲切地问我是什么地方人,家庭情况如何,怎么画起‘三毛’来的,等等,完全是亲切的家常式的谈话。外国朋友同我谈话,宋庆龄亲自翻译。开始我还有点拘束,看到她这样和蔼可亲,就很快自然起来。她一再向我表示感谢,说:‘这次你为流浪儿童做了件大好事,真太辛苦你了。’”

张乐平在三毛原作展览会预展义卖作品前
岁月更替,时光荏苒。中山东一路12号这幢百年历史建筑,曾见证宋庆龄扶植文化事业,为新中国培养力量的历史篇章。
责任编辑:栾晓娜

- 1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