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的故事:张氏味莼园
孙宋之声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3-11-30 14:49 字号
 1916年7月17日,孙中山在张园发表演说(左为黄兴,右为孙中山)

1916年7月17日,孙中山在张园发表演说(左为黄兴,右为孙中山)

1912年4月17日上午11时,中华实业联合会假张园安垲第召开欢迎孙中山先生大会,到者500余人,胡汉民、陈英士等也参加。该会是由华侨工商界人士组成的,会上公推孙中山为会长。孙中山先生在此发表重要演说,具体阐述了振兴实业、实行社会主义、举借外债等问题。
1916年7月17日,孙中山在张园举办茶话会,对在沪两院议员讲述地方自治、直接民权等问题,强调“民为邦本”,认为建立一个“永不倾扑”的中华民国,“必筑地盘于人民之身上”。
 清末描绘张园的上海小校场年画

清末描绘张园的上海小校场年画

提起上海近代的著名园林,影响最大的要数徐园、愚园和张园,其中又以张园名声最著。张园地处今南京西路之南、石门一路之西,旧址在今泰兴路南端。这里原先为一片农田,1872年至1878年,英商和记洋行经理格农先后向曹、徐等姓农户租得土地20余亩,辟为花园住宅。后来几经转手,这块园地于1882年由寓沪无锡富商张叔和购得,命名为“张氏味莼园”,俗称张园。
张叔和接手格农别墅后,在园西先后向夏、李、吴、顾等姓农户购得农田近40亩,将其和原建筑融为一体,使整个园区面积扩充到60余亩,一跃而列为当时上海私家园林之首。原先的格农别墅为西式园林,张叔和接手后又陆续增建了“碧云深处”、“海天胜处”等中西建筑,其风格既保留江南园林的红砖碧瓦、亭台水榭等建筑样式,又引进西方建筑艺术,如英式百叶窗、多立柱阳台、山墙浮雕、巴洛克门楣等,堪称上海中西合璧特色建筑的典范。张园安垲第

张园安垲第

1892年,张叔和斥巨资在花园中央建造了一幢高大的洋房,以英文Arcadia Hall命名,意为世外桃源,中文名则取其谐音称“安垲第”。整幢高楼洋派大气,为当时上海最高大的西式楼厅,四周为两层,当中为大厅,可容纳上千人集会宴客。二楼西北角上是一敞开式望楼,可一览全园景色。楼前为大草坪,是举行室外大型群众性集会的场所。安垲第内设置了中国特色的茶室,供应酒菜点心。安垲第露台上的茶客

安垲第露台上的茶客

张叔和颇善经营,张园是当时最吸引公众的娱乐场所。园内花草怡人,景色优美,并设有专业的戏台,轮番表演各种戏曲和歌舞节目;宽敞的园林中露天陈设有各种新潮的游艺设施,供游客游玩赏奇;园中还设有电影院、照相馆、商场、茶肆和中西餐馆及各种零食小吃摊,让人边吃边玩,乐而不疲。张园不收门票,只要有兴趣入园,可以从中午一直玩到深夜。上海新式的公共娱乐业源于开埠后侨居上海的外国人,张园、徐园、愚园等私家园林的兴起,可谓是对西洋文明的一种借鉴和模仿,是民俗风气随着时代发展的一种转型。
1915年和1917年,大型综合性游乐场新世界、大世界相继建成,张园逐渐衰败。1919年3月,张园被拍卖易主,房地产商纷纷在此建造石库门里弄住宅。张园虽然早已消失,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称今威海路590弄附近这批石库门建筑群为张家花园。2018年张园保护性征收启动。静安区遵循“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张园进行保护性改造。2021年7月在张园实地场景呈现的“静安百年张园城市更新主题展”

2021年7月在张园实地场景呈现的“静安百年张园城市更新主题展”

在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欢迎会的演说(1912年4月17日)
今中华由专治[制]而创共和,国既成立,而贫弱至此,何以能富强。我中华之弱,由于民贫。余观列强致富之原,在于实业。今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所惜者,社会主义未能明了,以致贫富不均,实业不易发达,对于民生主义亦未易收效。其弊如铁路煤矿,则少数富豪投资,全社会受其制裁,价格之高下,不得不听其垄断,不能推广,难以发达。故贫者日贫,富者亦苦甚。且国家之富,在于矿产,今中华煤矿,甲于全球,英美亦所未及。如能合全国之资与力分头开采,并多筑铁路以便转运,能如是则民富矣。民富即国富,既富即强。此则全赖实业诸君研究社会主义,次第举行,以挽回莫大之利源。余有厚望焉!
——《孙中山全集》第2卷
责任编辑:栾晓娜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