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纪念抗日战争爆发92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上海召开
解敏/新民晚报  
2023-09-17 18:13 字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抗战精神和新四军革命精神,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课题组9月16日联合召开了“弘扬抗战精神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纪念抗日战争爆发92周年”学术座谈会。纪念抗日战争爆发92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上海召开。 主办方供图 

纪念抗日战争爆发92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上海召开。 主办方供图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会长、退役海军少将张远出席并在题为《讲好党的红色故事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的讲话中指出,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全境,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也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的伟大“抗战精神”。      
新四军是为抗日而组建的人民军队,在四个有关抗日战争的国家纪念日组织活动是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传统。伟大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张远介绍,《从抗日烽火到新时代》一书由研究会组织专家编写,时值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重要回信一周年之际出版。该书不仅记录了施平等十位新四军老战士的百年征程,更从具体的人物、事件中生动反映了抗战精神的本质内涵,是一本讲党的故事、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好书。也是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座谈会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原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挥主持。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精神,就是要学习新四军的光荣传统,弘扬新四军的革命精神,传承新四军的红色基因。这对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伟大建党精神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曹景文教授作了题为“伟大建党精神与抗战精神的关系”的主旨发言。他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概括了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四个方面生动地彰显了国家层面的“责”、民族层面的“义”、个人层面的“勇”、信念层面的“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抗战始终的体现,也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时期的彰显。
他认为,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在波澜壮阔的抗战斗争中的具体呈现和展开。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伟大建党精神和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张云在点评中指出:召开这次学术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因为这次会议是在抗日战争爆发92周年前夕举办的,我们来纪念九一八事变这一历史节点,就是为了铭记历史,以史鉴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会议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与抗战精神的关系,正是国家重大课题:“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题中应有之义,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会议也更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回信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动员会和故事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