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上海出品”《人生之路》迎来大结局


来源:政协联线 | 2023-04-11 21:24
字号


《人生之路》在路遥成名作《人生》这部经典文学作品基础上,“续写”高加林、刘巧珍等书中主人公在大时代的命运浮沉。影视作品带动原著小说热销,在当当、京东、亚马逊等多个平台,小说《人生》跻身畅销榜。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尚未结束首轮播出,央视八套已经开启二轮播出。
站在巨人肩膀上“续写”《人生》
《人生之路》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支持在上海立项,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跟踪扶持,去年3月初在上海开机;继《平凡的世界》之后,再续上海影视剧与路遥经典作品之约。
时隔40余年,再度将路遥的《人生》搬上荧屏,创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厚重的经典内核与奔腾的时代脉络有机结合。
《人生》是编剧洪靖惠最喜欢的一部中篇小说。2017年接到改编任务,身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副教授的洪靖惠及主创团队共同确立了两个目标。“一是要让经典名著通过电视剧这一载体在荧屏上呈现,让观众重温经典,感受到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二是由于《人生》原小说的篇幅对电视连续剧来说存量不够,需要让《人生》中的人物从原著中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延续发展,参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进程,使这一现实主义作品增加故事发展的空间广度和时代变迁过程中的时间宽度。”

经典名家名作的改编,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遵循原著精神。“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用了接续文脉的改编方式。所取得的成功,路遥的原作是前面的‘1’,我们是后面的‘0’。”洪靖惠认为,《人生之路》的成功,离不开“高加林”这个主人公的塑造,“他不是一个扁平化的人物,而是一个有缺点的主人公、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很喜欢的创作方式是写人物的欲望与障碍。电视剧里高加林的奋斗、不甘,对命运的抗争性,都是路遥小说赋予他的,我们只是进行了续写”。
和当代年轻人同频共振
《人生之路》并非当代时光团队首次操刀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项目,此前,这支团队已经完成电视剧《红高粱》和《幸福到万家》的拍摄。
在总制片人魏巍看来,历次改编中,路遥《人生》的难度最大。团队从2017年启动筹备,耗时6年才完成创作。
“虽然创作之路坎坷曲折,但我们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为这个时代回答当年路遥曾被反复问到的问题,那就是’高加林后来怎样了’。站在时代的视野下,是时代在续写这部具有极强时空穿透力的作品。”魏巍说,《人生》的核心命题是年轻人的成长,电视剧希望和当代年轻人同频共振,“剧本改编不下20遍,改编意见10多万字,主创团队力求继承路遥文学精神,继承小说中的人物精神。既要让中老年观众接受,也要吸引当代年轻观众。”
电视剧迎来大结局,洪靖惠很感慨。“网友们热议‘人人都骂高加林,人人都是高加林’;项目找演员的过程中也有‘演了高加林必被骂’的顾虑。这样一个注定被骂的男一号要找一线演员,可想而知有多难。”她形容,高加林不讨巧,是一个颇具复杂性且缺点太明显的人物,“愿意接下高加林的演员,是懂戏、懂人物,真正喜欢路遥原著的。”

责任编辑:杨一宁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