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黄浦区政协常委李剑锋:多为沪港团结合作贡献力量
政协头条记者 刘子烨  
来源:政协联线 | 2022-09-01 12:38 字号
作为一名20世纪90年代就从香港来沪工作和生活的香港人,黄浦区政协常委、瑞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李剑锋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成长和蜕变,也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时刻。对于这两座城市,他都有深厚感情,“我将继续一展所长,竭尽全力,为沪港的繁荣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他说。
参与上海新天地开发建设
80年代大学毕业后,李剑锋就进入香港瑞安集团工作,入职位于湾仔的瑞安中心,直到现在,瑞安集团的总部还是那里。“当时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以见习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到香港甲级办公楼,内心感到非常自豪。”李剑锋回忆说。
房地产开发做项目都需要去现场,李剑锋被派驻到工地,吃饭在工地的集装箱里,赶工的时候睡在工地,和很多年轻人一起同甘共苦,积累了很多建筑行业的工作经验。
1996年,瑞安集团已开始发展内地业务,当时有一些岗位需要派驻内地,俗称“开荒”。当时,李剑锋在公司做项目已经多年了,他感觉整个香港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年轻人不具备竞争力,觉得事业能够一眼看到头,莫名有种危机感。与之相比,内地的市场很大,机会也很多。于是,在父母和家人的支持鼓励下,他决定只身来到上海发展。
李剑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带着太太和两个儿子在上海扎根。“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这个举动也是非常大胆的,因为我们全家人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所以特别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他说。
当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上海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1999年,作为著名的石库门建筑旧区,黄浦区新天地启动开发建设。从2000年开始,任职瑞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剑锋,陆续参与了太平桥人工湖、新天地商业街区、企业天地一期、二期、翠湖天地系列、朗庭和安达仕酒店的建造…… 一个个星级项目,在新天地矗立起来。2001年,李剑锋获得由当时的卢湾区政府颁发的“太平桥公园工程建设荣誉证书”。
2019年,在新天地改造迈入第20个年头之际,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项目正式动工,这一项目由一栋250米的地标超甲级办公、两栋100米的甲级办公楼及裙房商业组成,该项目总经理由李剑锋担任。“我们希望能够为太平桥城市核心综合功能区画上点睛之笔。”他说。
如今,新天地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景点,同时被公认为历史街区开发改造的成功典范。“作为新天地改造项目的参与者,我感到很荣幸,唯有一丝不苟做好每一件事。”李剑锋说。
让年轻一代了解祖国发展
近年来,香港遭遇“黑暴”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接连打击。那段时间,李剑锋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虽然我现在长期待在上海,但是香港是我的故乡,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我的父母、亲人和朋友都在那里,所以香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时,我也是非常担心和焦虑的。”
好在这些年来祖国时时牵挂着香港。去年,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祖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派遣内地医务人员赶赴香港给予帮助。出台的“港区国安法”以及完善后香港的选举制度,让香港的社会秩序“拨乱反正”,为香港提供了最稳固的良政善治航道,让香港市民期盼未来的生活能够更安稳、更愉快、更幸福。“未来我们必定以革新的精神、坚毅的决心、竭尽全力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重新提升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李剑锋说。
作为在沪港人,李剑锋一直致力于沪港两地的交流、合作、团结。早年,他被推选进入了上海市香港商会。2016年,他当选为上海市香港商会会长。
依托商会这一平台,李剑锋发挥沪港两地优势互补的协同效能,积极促进两地贸易合作、文化交流,并举办了一系列公益活动,为促进沪港两地的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黄浦区政协的支持下,李剑锋策划了一场黄浦区和香港小学的交流交往活动,黄浦区政协港澳委员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向香港学生赠送开学大礼包,并以庆祝香港回顾,爱我中华为主题,举办“我为祖国献幅画”的绘画比赛,并向参赛学生赠送奖品。
李剑锋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举办爱心关怀活动,培养香港学生的爱国爱港情怀。同时,此次活动赠送的奖品,包含了许多黄浦区的元素。黄浦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和悠久绵长的海派文化,希望香港的学生通过黄浦了解上海、了解中国文化。
按照李剑锋的设想,这类主题活动能每年延续下去,之后可通过各种形式,如开展学术交流、举办暑期夏令营等,加强沪港两地文化交流,更好的向香港青少年传播中华文化。
“青年人在香港,看到的事物是有限的,应该让他们多到大陆看看,了解祖国的伟大复兴,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李剑锋表示,今后各方要多关爱、多引导年轻人,作为前辈要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学业、就业和创业面临的实际困难,这样他们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才能创造更多的机会。他说,习主席在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就提到:“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所以他们殷切的希望,每一个香港青年都能投身到建设美好未来的行列中。
政协委员应多发挥专业特长
2013年,李剑锋当选黄浦区政协委员。刚踏上政协舞台时,他怀揣着光荣、兴奋、学习的心情的,对于如何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用好政协“话语权”,心里还有些没底。10年过去了,他从“新委员”变成了“老委员”,对于履行委员职责,已是颇有心得。
“政协委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在参政议政时,应该注重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他们最有发言权的领域。”李剑锋表示,自己从事建筑行业多年,又对香港的情况比较熟悉。平时参加政协履职活动,他往往会关注经济发展、沪港交流之类的话题。
在2015年的黄浦区政协全会上,李剑锋提交了“进一步提升黄浦楼宇经济的发展品质与软实力”的建言。2021年,他又提交了“新发展格局下的沪港合作新思路”的建言。同年,黄浦区政协围绕“中共一大纪念馆建设及周边地区综合管理情况”开展视察,他又提出了推动一大纪念馆周边红色文化、商业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沪上企业在业务推广上,面临较大困难。对此李剑锋表示,相关部门可通过互联网平台,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开展线上推广工作提供便利。“作为政协委员,我会一如既往履行职责,关注经济发展、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他说。
责任编辑:王志磊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