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果洛政协文史(第二期)——果洛民用机场项目立项的前前后后


来源:政协联线 | 2022-05-12 21:05
字号


果洛民用机场项目立项的前前后后
果洛机场选址工作始于2008年。6月25日至27日,省发改委组织民航西北管理局、空管局、设计院、地勘院、民航安技中心、省机场公司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共24人前往果洛,在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对选址进行了现场踏勘。踏勘结束后,专家组及时向州委、州政府反馈了机场选址情况,初步确定了四个预选场址。

2009年2月,原州委副书记、州政府常务副州长葛文平同志带领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前往兰州、西安和北京,就果洛机场选址、飞行程序和一发失效设计等工作,分别向西北设计院、民航安技中心、全顺辅公司和兰空进行了衔接。2009年4月3日,果洛机场选址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就四个预选场址进行了讨论分析,最后同意将措柔场址作为推荐场址,同时就导航台踏勘、近期航线、推荐场址地形测绘等工作作了安排,并形成了会议纪要。

2009年9月,在兰州召开了大武机场空域协调会,会议批准了大武机场航路航线。
预审查会议结束后,在省发改委的支持下,召开了相关会议,就做好推荐场址地震评估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明确提出了地震评估工作要求的时限。2010年4月,机场选址阶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并通过了中国地震局组织的专家审查。中国地震局以中震安评(2010)40号文对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了批复,同意此评价报告可以作为大武机场规划选址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针对果洛机场只有措柔一处场址,不符合《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中提出的两个或三个符合基本条件的预选场址的要求,经与民航西北管理局商定,允许将地处格桑滩(草籽场)能够满足单向起降的场址作为备选场址,并着手开展飞行程序和一发失效设计。
2010年5月26日省政府以青政函(2010)50号文向兰州空军司令部发出商请函,商请对拟建果洛民用机场出具相关意见。
2011年5月,中咨公司组织评审《青海果洛民用机场工程选址报告》,认为大武周边50公里半径范围内初选的草如沟、措柔、格地热、格贡卡、冬拉、拉木隆、久泽兰7个场址,只有推荐的措柔场址可以实行跑道双向运行,具备作为机场建设场址的基本条件。鉴于该场址距活动性地震断裂带较近、且工程投资巨大、项目可行性较差的实际,专家组建议综合考虑州内各县海拔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在甘德、达日县境扩大选址,并做好措柔场址的后续工作。
根据第一次评审专家组意见,省机场公司组织3家设计单位,将拟选场址范围扩大至距州府直线距离约100公里范围进行现场调研踏勘,初选出当项、东柯曲河龙格尔滩、阿旺贡玛那滩和西柯曲河龙格尔滩4个初选补充场址,并于2011年9月,完成了《青海果洛民用机场工程选址补充报告》。2011年10月,中咨公司组织评审了《青海果洛民用机场工程选址补充报告》。经专家组综合分析,补选的4个场址中西柯曲河龙格尔滩场址条件略优。通过对两次场址评审结果进一步研究,鉴于西柯曲河龙格尔滩场址距离州府较远,使用不便,措柔场址土石方和净空处理工程大、投资巨大,均不理想,因此需要另行选址。

2012年4月,评审专家组在北京对中国民航建设集团公司编制的《青海果洛民用机场工程选址补充报告(第二版)》、中国民航大学编制的《果洛机场飞行程序检查和评估报告——选址报告》和《果洛机场性能分析检查和报告——选址报告》进行了评审。经过对草子厂场址的净空条件、飞行程序和飞机性能、地面情况的综合研究分析,推荐草子厂场址作为果洛民用机场的首选场址。
2012年5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以民航函(2012)522号文对场址进行了批复,原则同意将草子厂场址作为青海省果洛机场的推荐场址。

2012年9月14日,果洛民用机场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2013年9月28日,机场正式开工建设。
建设果洛民用机场有助于落实藏区政策,支持果洛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保持社会稳定,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开发果洛地区资源,促进果洛经济再发展,保护和建设三江源生态环境,防灾、救灾,完善青海省航空网络布局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作为果洛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的参与者,我经历了项目争取的全过程,体会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并为之做了一些工作,付出了艰辛劳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图片来源:州政协教科文卫和学习文史委
责任编辑:杨一宁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