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电通公司与《风云儿女》
陶胡昀/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9-13 07:22 字号
1935年5月24日,抗战影片《风云儿女》在金城大戏院(今黄浦剧场)首映,讲述了青年知识分子从象牙塔毅然走向抗日前线的故事。《风云儿女》的创作酝酿于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之中。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笔为刀,不断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活动。1933年,随着左翼文化日渐成熟,中国共产党开始直接参与和影响电影创作,在瞿秋白的领导下,由夏衍、钱杏邨(阿英)、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五人参与的左翼电影小组正式成立。
电通公司是党领导的左翼电影运动的重要阵地。1933年9月,公司由三名留美学生司徒逸民、马德建、龚毓珂成立,是一家以经营“三友式”有声电影录音设备为主业的股份有限公司。1934年春,公司在中国共产党电影小组的支持与帮助下,改组为电影制片公司。电通公司在短暂存续的一年多时间里拍摄了四部有声电影(《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与《马路天使》,另有《街头巷尾》未能完成),每一部均为出色的左翼电影。此外,还办有图文并茂、宣传新片的《电通半月画报》,据称每期发行量达4万多份,颇具影响力。
电通公司的组建与运作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由于“电通”是小公司,加之国民党特务威胁电影界,说电通公司是共产党的公司、危险人物的公司,电影界成功人士大多对“电通”敬而远之。为了将“电通”打造成为“我们自己的公司”,司徒慧敏等人侧重从左翼戏剧界、美术界引进新人,使得电通公司成为“话剧同人的大本营”。五人电影小组与电影界其他共产党员,以及若干左翼电影人是运行电通公司的中流砥柱和重要依靠,他们虽多不挂名,却是电影的实际经营者和艺术创作的指导者及顾问。为了安全起见,司徒慧敏在电通公司外的提篮桥一带租借了一层公寓,后来内部人称它为“电通”的地下创作所。
1935年年初,电通公司从斜土路迁至荆州路405号(今荆州路昆明路路口西北角),《风云儿女》是在此处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如今,原电通公司所在地附近的杨浦区荆州路151号落成了全国唯一一处国歌展示馆及国歌纪念广场,全面展示、纪念了那段孕育《风云儿女》与《义勇军进行曲》的红色历史,激励与鼓舞着人们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