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上海市政协委员薄海豹:优选科创中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5-15 10:26
字号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选择一个国际公认、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我们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并向世界推介上海具有重要意义。我建议上海以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为蓝本,构建上海科创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目前,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指数评价体系主要有5个:欧盟委员会的《欧洲创新记分牌》、世界经济论坛的《年度全球竞争力指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科学、技术和产业计分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合作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也逐渐产生影响。欧盟的《欧洲创新记分牌》、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虽有科技指标评价,但主要是对国家竞争力的综合评价。这两个报告的区域性或综合性特点,决定其并不适合作为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主要参考依据。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2011年起每年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包括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与应用、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它采用全球普遍采用的基准法,计算了40个国家的国家创新指数,但由于其发布时间短和采集样本量有限,尚未成为世界主流评价体系。
国际主流创新指标体系中,《全球科技创新指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2019全球科技创新指数》的评价框架设7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的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制度方面,设政治环境、监管环境、商业环境3个指标;人力资本和研究方面,设教育、高等教育、研发3个指标;基础设施方面,设信息通讯技术、普通基础设施、生态可持续性3个指标;市场成熟度方面,设信贷、投资以及贸易、竞争和市场规模3个指标;商业成熟度方面,设知识型工人、创新联动、知识吸收3个指标;知识和技术产出方面,设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影响、知识的传播3个指标;创意产出方面,设无形资产、创意产品和服务、网络创意3个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之下再分别列有2至5项三级指标,以分值、百分率及每10亿购买力平价美元GDP中所含的个数作为排名依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科技创新指数》的一大优点是定量分析比重大于定性分析。同时,《全球科技创新指数》每年发布,比较及时,与同样以科技创新为主要评价对象的经合组织两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记分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相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
《全球科技创新指数》发布全球科技创新都市群排名,并且评价各经济体科技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城市型创新科技集群是提升创新的重要途径,既是国家竞争力的区域根基,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驱动力。《全球科技创新指数》从2017年开始,设计、分析并公布了城市型创新科技集群全球100强。其评价创新科技集群标准采用大数据评估的方法,根据该都市群科技领域、顶级科技组织、领先专利领域、科学出版活动及顶级专利申请者的身份地址识别及占比情况来排名,与上海着力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目标契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的评价指标是围绕该经济体(地区)的科技创新而设计,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的质量进行诸多考虑,设计了本地高校质量、本地发明国际化水平、本地研究报告国际引用等多重指标,较好地反映了科技创新质量。另外,《全球科技创新指数》通过不断尝试,设计出科技产出次级指数与科技投入次级指数得分的比例——科技创新效率比,对上海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中心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就像上海选择以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为重要参考打造上海营商环境一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有权威性、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可评价性等诸多优点,上海“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其为蓝本构建上海科创中心框架,助力上海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目前,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指数评价体系主要有5个:欧盟委员会的《欧洲创新记分牌》、世界经济论坛的《年度全球竞争力指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科学、技术和产业计分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合作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也逐渐产生影响。欧盟的《欧洲创新记分牌》、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虽有科技指标评价,但主要是对国家竞争力的综合评价。这两个报告的区域性或综合性特点,决定其并不适合作为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主要参考依据。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2011年起每年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包括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与应用、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它采用全球普遍采用的基准法,计算了40个国家的国家创新指数,但由于其发布时间短和采集样本量有限,尚未成为世界主流评价体系。
国际主流创新指标体系中,《全球科技创新指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2019全球科技创新指数》的评价框架设7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的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制度方面,设政治环境、监管环境、商业环境3个指标;人力资本和研究方面,设教育、高等教育、研发3个指标;基础设施方面,设信息通讯技术、普通基础设施、生态可持续性3个指标;市场成熟度方面,设信贷、投资以及贸易、竞争和市场规模3个指标;商业成熟度方面,设知识型工人、创新联动、知识吸收3个指标;知识和技术产出方面,设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影响、知识的传播3个指标;创意产出方面,设无形资产、创意产品和服务、网络创意3个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之下再分别列有2至5项三级指标,以分值、百分率及每10亿购买力平价美元GDP中所含的个数作为排名依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科技创新指数》的一大优点是定量分析比重大于定性分析。同时,《全球科技创新指数》每年发布,比较及时,与同样以科技创新为主要评价对象的经合组织两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记分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相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
《全球科技创新指数》发布全球科技创新都市群排名,并且评价各经济体科技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城市型创新科技集群是提升创新的重要途径,既是国家竞争力的区域根基,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驱动力。《全球科技创新指数》从2017年开始,设计、分析并公布了城市型创新科技集群全球100强。其评价创新科技集群标准采用大数据评估的方法,根据该都市群科技领域、顶级科技组织、领先专利领域、科学出版活动及顶级专利申请者的身份地址识别及占比情况来排名,与上海着力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目标契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的评价指标是围绕该经济体(地区)的科技创新而设计,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的质量进行诸多考虑,设计了本地高校质量、本地发明国际化水平、本地研究报告国际引用等多重指标,较好地反映了科技创新质量。另外,《全球科技创新指数》通过不断尝试,设计出科技产出次级指数与科技投入次级指数得分的比例——科技创新效率比,对上海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中心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就像上海选择以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为重要参考打造上海营商环境一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科技创新指数》有权威性、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可评价性等诸多优点,上海“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其为蓝本构建上海科创中心框架,助力上海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责任编辑:王敏

- 1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