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讲述|屠明:德方为何执意要求“新博”选址浦东
屠明/澎湃新闻  
2020-04-23 17:29 字号
【编者按】
2020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三十而立,浦东告诉世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如何书写一座城市新的传奇。中国奇迹的密码,是浦东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是一代人的艰辛探索和奉献。
三十而立,浦东的崛起,不仅是崭新城市天际线的立起,更是中国昂首走向世界、拥抱世界的步伐。
上海的浦东,中国的浦东,世界的浦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推出“人海潮·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口述”系列专题,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以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四个开发区为切入点,采访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者、参与者、执行者,讲述那段浪奔浪流的进取故事,致敬那段激情似火的创业史,更为今天的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一个大历史视角。

澎湃新闻 王亦赟 制图
2004年3月1日,是我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报到工作实习的第一天,作为一名曾经在大学里学习外语的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就能选择在气势宏伟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不能不说是我的一份幸运。也正是从那一天起,作为一名青年人,注定了我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一段不解之缘。这里,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更是我事业奋斗和成长的沃土。
事情还得从我报到第一天在公司办公楼会议室中见到的挂在墙壁上的一张照片说起。 照片显示的内容是:1999年11月4日,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将会永远地记住这一天。上海市副市长蒋以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周禹鹏等领导与时任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亲自出席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奠基典礼并同所有中外嘉宾共同为这座未来全世界最繁忙的展览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培土奠基。
由于当时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中方股东是上海浦东土地(控股)集团公司,所以当时土控的总经理也是我公司的首任董事长陈敏先生。他回忆道,当时博览中心这一地块还是一片农田,所在区域是当时花木镇的龙沟村北块地块,在最初会展中心的地块选择上,中德双方是有分歧的。当时上海市政府本打算将博览中心的项目选址在今天的虹桥区域,但德方却看中了浦东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执意要求选址在浦东,最终经过多方的权衡和比较,采纳了德方的建议,选址在今天这个地方,现在看来当初德方的决策是正确的。
当然,浦东政府高效的服务平台以及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博览中心今天取得辉煌业绩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另据透露,由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来自汉诺威,且在当时的德国选举中获胜当选了总理,故在我公司德方股东之一的汉诺威展览公司总裁的力邀之下,在访问中国之际特意来到上海给项目培土奠基,表明了他本人对“新博”项目的高度重视。
由于当时中方没有任何建造和经营举办国际展览会的经验,所以不得不答应德方要其在公司中的股权上升到50%的要求,否则其将不与中方合资(其实上海大众也是中德合资项目,股权结构亦是双方各50%, 还是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新博”项目的奠基开造,开创了中国现代服务产业中外合资项目的新纪元,也标志着中德经贸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展览业是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尤其是国际性的展览活动,更代表着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前提和标志。通过展览活动,不仅可以向外部世界展示我们自身的经济实力,加强国内外的物资和信息的沟通交流,促进城市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展览业也必将对上海构建“四个中心”建设,促进浦东开发开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适应上海外向型经济以及浦东开发开放建设的需要,早在1993年上海市政府和当时的浦东新区管委会就批准了拟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立项申请。根据当时浦东开发开放的实际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就要求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建设将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展览和展销的功能,它应该与浦东建设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的总体规划目标相一致,以构建多功能会展产业经济作为浦东开发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融合和协调一致的发展。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会展业,其渗透性将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产业部门,其直接带动的产业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广告业、 物流商贸业、旅游餐饮住宿业以及金融业等。而会展产业圈就是这些关联产业与会展业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而形成的环链关系。这个产业圈越完整,其产生的边际经济效益就越大。总体来说,展览业对城市的综合经济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以展览业高度成熟的德国为例,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但带动相关产业的比重却可高达1:9。以2012年我国全年共举办各类展览会7000余场,展览业直接收入280亿元来计算,由此带动交通、餐饮、通信等10多个相关产业,其间接产值可达2520亿元。
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为例,自2001年11月2日正式开业以来,新博中心已取得了快速的增长,累计举办展会已达800余场。坐落于中国的商业中心———上海浦东,凭借着便利的交通地理位置、单层无柱式为特点的展馆功能设施以及专业化的展览从业人员队伍,我们已博得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我们也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建造并运营的国际会展中心(中方股东为上海陆家嘴展览发展有限公司、德方股东为德国展览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德国慕尼黑、汉诺威和杜塞尔多夫三家国际会展巨、头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的),通过与国外著名的展览公司联手,不仅可以利用众多现成的销售网络,带来众多的品牌展会,而且也丰富了中方的管理经验,而我公司作为国际展览联盟(UFI)的成员单位,也为我们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业务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全面扩建计划已于2012年全部完成,目前,新博拥有17个无柱展厅,室内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我们相信,17个展馆的全面落成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中国会展场馆市场的主导地位,并确保上海跻身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行列。
经过这几年的建设,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附近酒店、餐饮、商务办公和休闲娱乐设施偏少的问题已得到了极大改善。例如,上海浦东嘉里城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北侧,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由一幢五星级酒店、一幢写字楼、一幢酒店式公寓和四万平方米商场组成,并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北入口大厅连接,已于2011年投入使用。同样,喜马拉雅艺术中心也是一座集五星级卓美亚酒店、国际会展商务楼、当代艺术馆、城市文化广场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位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对面,它也为广大客商在展馆附近提供了一处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如今,随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览设施的扩建完成,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周边其他商业餐饮服务等一批配套设施的相继落成,浦东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会展综合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有力提升。同时,伴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世博会已将上海的展览业产业链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通过城市建设、城市形象、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与展览会的紧密结合,促使上海展览业在行业管理、经营能力、服务质量、海外网络、人才培训、理论研究、从业人数和企业实力等方面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此,我们正利用世博会给上海城市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进一步促进上海会展业的新一轮飞跃,使会展经济对上海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确保上海作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重要会展城市地位的确立而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岁月的年轮在不断地前进,作为当初实习生的我也已是公司里的资深骨干了。作为浦东会展产业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实践者的我来说,当初选择进入会展业工作并不后悔,如今我仍然执著地坚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这个深深地刻下了我青春烙印的地方,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公司的发展紧紧相连。 因为我相信,相对于传统的产业来说,会展业仍是一个年轻且充满无限潜能的朝阳行业,它的发展不仅仅记载着一家企业从幼小到壮大的过程,更折射出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这艘时代的巨轮将带领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
(原题为《口述浦东30年|屠明:德方为何执意要求“新博”选址浦东》)
责任编辑:王敏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