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朱学范与“中国劳协”
胡宝芳/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8-10 08:14 字号
朱学范(1905—1996),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 中国工会领导人,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邮电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
同所有文化遗产一样,民革前辈遗物,也是某一特定历史时空下的产物。它不仅见证了民革前辈个人生命历程中的精彩篇章,也见证了那个时代某些重要历史事件。
2018年,我在金山区文广局挂职指导金山区博物馆策划《抗日风云中的劳工领袖——朱学范文物、文献展览》时,有幸接触到朱老家族存放金山区的7本老相册,内含珍贵照片200余张。在众多照片中,一张小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张照片不仅出现在2011年团结出版社《朱学范传》290页,就连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的《上海人民革命史画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366页)中,也有收录。画册关于这张照片的说明文字如下:1948年8月1日至22日,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举行。上海代表17人参加,会上恢复了中国工人阶级统一的全国组织中华总工会。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朱学范和上海代表团成员等合影。
《上海人民革命史画册》对照片的说明言简意赅,但这张照片能在《上海人民革命史画册》解放战争部分占一席之地,其历史地位不言自明。笔者拟对1948年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朱老与上海代表团合影的关键信息略作解读。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的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朱学范
在解放战争史上,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民革前辈朱学范,是出席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重要历史人物。
《上海人民革命史画册》在介绍朱学范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身份时,称他为“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 “中国劳动协会”,简称“劳协”,于1935年成立于上海,最初为劳动文化团体。该会会员分团体会员与个人会员两种。“劳协”会员最多时,有200余万人。1943年,“劳协”团体会员,除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外,作为支柱的是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上海市总工会、海员工会、铁路工会和一些县、市总工会。
朱学范是在1935年2月“劳协”第一次理事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劳协”内部分歧日益加剧。以朱学范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响应共产党全面抗日的号召,为动员和组织全国工人团结抗日而努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对象。1937年12月,“劳协”总会从上海撤退。1938年2月,朱学范以国民党上海市总工会执行主席、中国劳动协会常务理事身份从上海撤出,经香港、广州等地辗转来到武汉。他与各地工会领导人座谈,讨论建立全国工人统一的抗日组织,得到包括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在内各地工会组织的积极响应。后来由于国民政府的反对与阻挠,中国工人抗敌总会流产。但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国民党统治区的“劳协”同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的公开联合,为全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建立了一个起点。
1938年7月,“劳协”总会由武汉迁移重庆。在大后方,“劳协”以推出工人福利,促进工人生产,加强抗战力量为中心任务。在国际上,朱学范以“劳协”领导人身份利用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进行国际工人宣传和联络工作,加强援华力量。1936年,朱学范代表中国劳工出席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二十届国际劳工大会。1937年6月,朱学范在日内瓦第二十三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当选为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副理事。1938年6月朱学范参加国际劳工大会时得悉国际工会联合会将召开执委会,他即刻电请国民党中央允许“劳协”参加国际工联,借以争取世界各国工会特别是英美工会的支持。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批准“劳协”以中国全国工会组织的名义参加国际工联。“劳协”通过加入国际工会联合会,从原来的劳动文化团体,演变为全国性的工会组织,在国际上它被承认为中国工会的代表。
1939年12月,“劳协”在重庆召开第二届年会,朱学范当选为理事长。在这届年会上,“劳协”同意陕甘宁边区总工会为“劳协”的团体会员。1943年“劳协”第四次年会上,朱学范仍然被选为理事长。1944年朱学范以“劳协”理事长身份参加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劳工大会,并当选为非常任理事。中国工运发展及劳协活动,受到国际工运领袖的重视。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时,英美国家工运领袖邀请中国工运领袖一起筹建世界工会联合会。1945年2月,朱学范代表中国“劳协”参加世界工会代表会议。同年9月,经过朱学范等人的积极争取,解放区工会代表邓发参加中国劳动协会代表团,一起出席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工会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朱学范当选为世界工联副主席;解放区工会代表邓发当选为世界工联执行委员会候补执委、理事会理事;刘宁一当选为世界工联候补理事。这次会议后,解放区职工会决定加入“劳协”。朱学范对解放区工会全体加入“劳协”表示欢迎。
抗战胜利后,朱学范领导的“劳协”与国民党政府独裁政府矛盾激化,1946年8月,国民政府武装接收“劳协”福利机构,“劳协”与国民党决裂。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朱学范及“劳协”领导机构,迁移香港,继续工作。
1948年1月,朱学范在伦敦以“劳协”理事长身份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号召中国工人拥护消灭蒋政权的民主革命运动,拥护及帮助全国农民实行土地改革,拥护一切为民主而斗争的政治力量,来建立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
1948年2月,朱学范、刘宁一来到哈尔滨,并致电毛泽东、周恩来,明确表示拥护毛泽东所作《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愿意在毛泽东、周恩来的领导下,彻底粉碎蒋政权,驱逐美帝国主义……
1948年8月1日至22日,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解放区哈尔滨市召开。朱学范以“劳协”理事长身份出席会议,并多次发言。他完全拥护中共中央在五一劳动节提出的召开新政协会议,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联合政府的号召。在这次大会上,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作为全国性工会组织。朱学范代表中国“劳协”宣布该会作为团体会员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朱学范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为了实现组织与思想的统一,1949年11月底,中国劳动协会宣布在北京召开代表会议,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结束劳动协会组织的重要决议。从此,中国劳动协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朱学范与参加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上海代表团成员
自1919年“五四运动”始,上海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近现代历史上,不少工人运动领导人,从上海走向全国,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贡献,民革前辈朱学范即为其一。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上海总工会成立,李立三担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朱学范当时参加了上海邮局职工罢工运动,并将邮局职工捐款交给上海总工会。“五卅运动”结束后,朱学范参加了上海邮务公会成立大会。
1927年,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期间,上海总工会发布总同盟罢工命令。上海80万工人参加总同盟罢工。朱学范所在的上海邮务公会改名为上海邮务工会,组织行动委员会及邮工纠察队,参加罢工。“四·一二”政变后,上海总工会被查封。但其他上海工人组织并未停止活动。1927年上海邮务工会召开第五届委员会,朱学范被选为执行委员兼交涉科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邮务工会为上海七大工会之一。其他6个工会分别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厂工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工会、报业工会、上海南洋烟厂工会、英美烟厂工会、华商电气公司工会。1929年至1930年,朱学范参与筹建全国邮务总工会。1932年全国邮务总工会正式成立时,朱学范被选为该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朱学范代表上海邮务工会参加抗日救国联合会,并担任调查科科长。1931年9月26日,上海20万市民在上海公共体育场举行抗日救国市民大会时,朱学范出任大会总指挥,邮务工会负责大会交通。12月19日,上海特别市总工会成立,朱学范等被推举为执行委员。1931年年底,上海特别市总工会与上海市总工会举行执监委联席会议,合并成立上海总工会。“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朱学范带领上海邮务工会会员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战争结束后,朱学范被选为上海市总工会主席。
20世纪30年代,受世界经济危机和日货倾销的影响,上海工商业情况一年不如一年,工人处境日艰。为争取生存,上海工人罢工此起彼伏。据统计,1935年上海全市罢工近百次,约80万工人参加罢工。朱学范所领导的上海总工会,在调解日益尖锐的劳资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36年11月,上海日资纱厂总罢工运动中,上海总工会以合法形式,支持罢工运动。1936年三四月,朱学范被国民政府选派为出席第二十届国际劳工大会代表。1937年第二次淞沪抗战期间,朱学范以上海市总工会主席身份领导上海工人参加抗日活动。他参加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活动,担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宣传委员会委员,并出任工人抗日武装——别动队第三支队队长。
国民政府内迁后,朱学范的活动范围虽然主要在武汉、重庆及国际劳工舞台,但他与上海的关系一直没有中断。他领导的“劳协”主要的群众组织基础仍然是上海市总工会和全国邮务总会。1936年至1945年,朱学范一直以中国劳工代表身份,参加国际劳工和工会组织会议。朱学范从国际上争取到某些英美国家的援华基金,通过“劳协”举办社会福利事业,上海内迁工厂及工人,也是重要受惠者。在上海、重庆等国统区城市工人中,朱学范有一定的威望和群众基础。
抗战结束后不久,朱学范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不断恶化,回到上海后,他主动向中国共产党靠拢。
1948年4月,国民政府为挽救其失败的命运,在南京召开国民党工会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全国总工会。为适应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粉碎国民党建立全国总工会的花招,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中发出“建立全国工人的统一组织,为全国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的号召” 。“劳协”理事长朱学范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通知上海等地“劳协”会员推派代表列席中国第六次劳动代表大会。出席该会的有解放区职工联合会代表,“劳协”代表,各解放区工会的代表和国统区城市工人代表等。朱学范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党统治区职工运动的报告》。作为国统区上海市的工人代表,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遇到上海市工会老领导朱学范,倍感亲切。于是,来自上海代表团的17名工人代表与朱学范在哈尔滨拍摄了文章开头所讲的那张照片。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后,朱学范领导的上海劳协代表与出席会议的上海代表一起,积极响应大会号召,组织上海市工人尽力保护机器,阻止和妨碍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迎接人民解放军的到来。人民解放军到达后,上海工人立即恢复生产,为恢复城市正常生活而努力奋斗。
(稿件来源:民革上海市委)
责任编辑:张雷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