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宁 2020.03.13
陆教授您好!我每天看新闻发现,疫情对西北边远地区的影响明显要小于东南人口稠密地区,疫情发生和传播,人口密度是否...展开
陆教授您好!我每天看新闻发现,疫情对西北边远地区的影响明显要小于东南人口稠密地区,疫情发生和传播,人口密度是否是关键因素?谢谢。折叠
- 你好,感谢你的提问。 本次疫情发生后,有人怀疑中国的大城市发展路径是不是走错了。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是否与人口规模和密度有关?是否限制城市发展、反对人口聚集,可以帮助杜绝下一次传染病的来袭?这些言论,乍闻之下或许有理,实则是长久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带来的错误直觉。
是一个得到有效管理的高人口密度城市容易防止疾病传播,还是在一个高密度群聚、走亲访友的农村地区更加容易传播疾病?这样一想就会发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变量,就是管理。历史数据显示,传染病的暴发并不一定暴发在大城市,在讨论一些公共政策问题的时候,不要轻易去下论断,要多看一些样本。
疾病的传播和疾病的发生是两码事,疾病传播的确跟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是有关系的,在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场合,疾病更容易传播。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政府采取切断人流、物流这样的一些措施,及时宣传,让大家少出门、不集聚,正是发挥了管理功能,引导大家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去,如此方可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但这并不是说城市总体的人口密度造成了疾病的传播。
因此,我不赞成把这件事上升到一个反对城市发展、反对城市人口聚集的地步。城市是在“战疫”中成长的。城市的发展特别是高人口密度城市的发展一直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疾病传播是其中之一。我要补充取消补充
联合时报数字报
点击查看

黑暗终将过去 黎明必会到来 叶公琦 1929年10月出生,1944年入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上海市原副市长 (记者 周程祎 雷册渊) 蝉鸣声中,又一个…
2025.09.03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响起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战争的序幕。是年底,我的父亲、诗人臧克家就像十一年前为了追求光明毅然抛弃学业和家庭、投…
2025.09.03
要不是特务们逃离现场时做贼心虚,把车里的灯全关了,路上的巡捕就不会起疑,就不会拦车检查,就不会互相枪战,就不会打坏轮胎,也就难以被人如此细节清楚、确凿无疑地目击…
2025.09.01
2024.08.24
20:18
2020.06.23
09:23
2020.06.19
2020.05.23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