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评论
  • 收藏
界别履职案例丨从“智库金策”到“法治硬核”,上海市政协社会科学界助力民营经济立法创新
政协联线记者 林海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7-03 13:43 字号
5月7日,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重点课题“关于加快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研究”专家座谈会,部分市政协社科界委员参加。 张昊 摄

5月7日,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重点课题“关于加快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研究”专家座谈会,部分市政协社科界委员参加。 张昊 摄

民营经济是上海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是推动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贡献了全市超1/4的经济总量和1/3的税收。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如何为民营经济打造更优法治环境?
2024年以来,十四届上海市政协社会科学界充分发挥智库优势,围绕加快《上海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履职实践,为上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破题:直击民企法治痛点 凝聚立法破局共识
"与江浙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上海民营企业在要素获取、市场准入等方面仍面临隐形壁垒。"2025年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市政协社会科学界委员呼吁,尽管上海民营经济贡献突出,但政策执行中的"玻璃门""旋转门"现象仍存,部分领域存在竞争中性原则落实不到位、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上海应借国家立法的东风,加快进行《条例》立法。”
2024年,市政协社科界认真贯彻市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的办法》,开展“树品牌、创特色”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委员自身优势,将专业能力和资源融入各项工作,持续创建界别特色。该年,市政协社会科学界围绕"加快《条例》立法"工作,发动界别内的法学、经济学界委员,在提案形成过程中充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组织调研活动,认真讨论研究,最终形成高质量界别提案。
“市政协社科界聚焦《条例》,从法律和社会治理的视角,开展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的课题调研,从而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界别提案等履职成果。”市政协社会科学界召集人、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德忠通过对界别委员专业背景、本职岗位的了解发现,市政协社科界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集中于社会科学和法律两大领域,而这两个领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只有充分发挥委员们的专业优势,才能凸显界别特色,”王德忠说。
"立法不是简单的政策汇编,而要解决民营企业最关切的法治痛点。"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社会科学界提交的第0886号提案明确提出:立法应突出"合法权益保护""竞争中性""责任追究"三大核心,并创造性提出"建立民营经济工作协调机制""服务企业出海返航"等特色条款。该提案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办理。
精研:立足上海特色 锻造立法"精品工程"
"上海立法不能简单复制国家法律,而要体现'五个中心'建设需求。"社会科学界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上海民营服务业存在"低价内卷"现象——某会计事务所反映,政府项目招标中"最低价中标"导致专业服务价值被严重低估。
委员们表示,从实务中看,上海民营企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法治困境。许多民营经济的政策未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有些部门和地方对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充分,工作中存在一些政策偏差,在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此,社科界别提出针对性建议:确立合法权益保护理念,确保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是上海民营经济促进条例首要核心。应确保经济竞争中性原则,民营企业在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得到平等对待。强化责任追究机制是保障,把对“远洋捕捞”“新官不理旧账”等侵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行为的责任追究予以法律化。支持服务业特别是专业服务业和制造业服务业成为新经济创新迭代支撑源泉,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以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升级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建设,建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牵头的民营经济工作协调机制……
这些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提案承办单位市发改委明确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结合上海政协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意见建议,在条例研究起草过程中予以吸纳体现。
成效:从"纸面"到"地面" “条例”落地“生根见效”
2025年5月,市发改委在提案答复中明确:《条例》已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上海政协社会科学界提出的多方面建议均被采纳。市发改委表示,今年2月,建立了由市领导牵头的双组长立法领导小组,成立由市发展改革委与市人大财经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和市工商联共同组建的民营经济立法工作专班。
今年4月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明带队赴市政协召开立法座谈会,听取市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及专家的意见建议。"建议设立'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白皮书'制度""应明确有关方面违约的司法救济途径"……会议现场,社会科学界别委员陈贵提出的多条意见建议被纳入立法草案讨论稿。
"当看到我们的建议被吸纳进入草案时,就真切感受到政协建言的价值所在。"社会科学界副召集人李小文说,下一步,市政协社科界将依托界别委员工作室,在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指导下,根据调研主题,组织开展跨界别的学习考察和交流活动,助力委员们开拓调研视野、提升履职能力,汇集民情民意,开展联动协商,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联合建言。
从发现问题到推动立法,从条款论证到落地护航,社会科学界用专业履职诠释了"协商民主在一线"的深刻内涵。这部即将诞生的地方性法规,必将成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制度性创新,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稳定预期。
责任编辑:张希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4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