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 评论
  • 收藏
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多样态,《未来学习研究蓝皮书(2025)》在沪发布
政协联线记者 董潇韩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4-21 17:47 字号
4月19日-20日,以“未来学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多样态”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基础教育年会在宝山区举办。会议发布了《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2024年度报告》《未来学习研究蓝皮书(2025)》和《2025年未来学习研究课题指南》三份研究成果;会议现场成立了“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七大实践联盟,联盟旨在深化长三角一体化推进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的战略共识与行动方略,通过构建基础教育展示交流及互学互鉴的高端平台,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长三角未来学习发展新模式。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会议吸引了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教育界工作者、专家及教师代表等800余人参加,与会嘉宾围绕以未来学习多样态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分别以主题报告、圆桌会议等形式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根本性转变,基础教育面临传统教育模式与智能时代适配性不足、标准化评价体系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等问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振峰表示,2024年,学研中心对“智慧心育”“智慧体育”“学习为中心的智能课堂循证”“拔尖创新高潜人才模型建构与测评”等项目进行了探索,聚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2025年,中心将围绕‘未来学习样态、未来课堂结构、未来课程形态、未来评价模式、未来学习空间、未来教师素养、未来学习图景’等展开探索,在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形成更多的实践案例,并构建起上海各区、长三角地区的共研共享机制。”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学习发展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上海高校智库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吴瑞君以“从赋能到‘富能’:未来学习的师大探索之道”为题作主题报告,分享了对于未来学习的观点。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大规模因材施教是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及主动适应学习方式改革的有效方法。”吴瑞君说,“从实践角度来看,未来学习需要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的需求,因此,华师大未来学习发展中心建设具有泛在化、多元化、个性化、中心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面向未来社会的学生需要具备5种核心素养,为驾驭AI技术的能力、快速阅读的能力、思辨和提问能力、跨学科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吴瑞君说,“希望,华东师大未来学习发展中心的空间和资源服务能够向中小学延伸,实现学习成果的转化,并尝试打破学段壁垒,探索青少年终身学习一体化路径。”
会议现场还成立了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人工智能课堂分析循证实验室”,展示了11个“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全国实践联盟首批工作坊研究成果及9个智慧教育应用场景,启动了“2025年度基础教育未来学习研究”全国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责任编辑:张晓莉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0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