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评论
  • 收藏
攻玉策|江苏盐城市政协助力:让文旅消费更红火
崔文军、徐培华、朱建兵/人民政协报  
2025-04-11 07:55 字号
人间最美四月天。进入二季度,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块金字招牌的江苏盐城,旅游旺季如约而至。
与此同时,盐城市政协围绕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协商、视察活动也在有序开展。
“一季度,市政协和9个县(市、区)政协聚焦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围绕打造文旅消费新引擎,通过政协全会、专题协商等积极建言献策,许多建议、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说。
市政协委员吴其江长期潜心研究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利用,在今年市政协全会期间,他提交了《把世界自然遗产旅游作为盐城发展全域旅游的龙头》的提案。提案的核心关切有两条:深度做好世界自然遗产研学文章,积极推动建设世界自然遗产公园。
有关部门把委员好提案转化为推动工作好方案,组织编制世界自然遗产地3天、5天、7天的研学课程和线路,联系聘请研学导师,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研学机构合作,积极培育研学旅游新热点。最近,又启动了建设世界自然遗产公园的前期调研工作。
充分发挥文史功能作用,讲好盐城“天蓝地绿基因红”的精彩故事,是全市政协助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举措。去年,市政协编纂出版《历史的选择——新四军与老百姓》《名家笔下的盐城》两本书,今年2月举行赠书活动,赠书对象既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也有旅游集散中心、主要景区和宾馆,为游客更好“读懂”盐城提供帮助。
今年,盐城东台市实施“引客入东”线上线下联动行动,一季度接待游客326.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4.36亿元,各大景区均呈现人气和收入两旺的良好局面。
市政协委员主动跟进,深入12个重点景区调研支招,提出多景整合、多点服务、多元体验,围绕红色教育、自然科普、非遗传承三大主题推出特色研学产品,打造“东台有礼”品牌核心卖点,培育“老家你好”“晚来渔村”特色民宿,策划开发“银龄康养潮”线路、“高空瞰森林”低空旅游载人线路等多条建议,有27条建议被东台市政府纳入《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盐城还是乡村旅游大市,亭湖区在黄尖镇打造“潮间带艺术村”,广大政协委员持续跟踪助力。今年2月初,10多名文化旅游领域的委员下沉艺术村调研,召开专题协商会。委员们纷纷建议,用好独特湿地生态资源、油画艺术基因和万亩麦田景观,通过稻草艺术装置设计和展示激活乡村文旅新场景,打造“生态+艺术+农业”融合的网红打卡地。相关部门采纳了委员们的许多建议,比如今年3月,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到194件田野稻草装置艺术作品,并从中选优20件举办了首届公共艺术作品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责任编辑:丁元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4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