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中外合作创制《茶花女》,用世界经典点亮“上海之春”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5-04-10 17:44 字号

4月9日,由上音歌剧院联合世界十大歌剧节之一的萨翁林纳歌剧节共同打造的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闭幕大戏献演上音歌剧院。
上音版《茶花女》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担任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国际知名导演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执导,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维勒·马特维耶夫与指挥家张洁敏执棒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剧团师生与国际歌剧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共同演绎。 
中外合作打造经典
今年是法国文学家亚历山大·小仲马逝世130周年,他笔下的《茶花⼥》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见⽽闻名于世。歌剧《茶花女》的故事蓝本取材于小仲马的同名小说,由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第作曲,全剧共有三幕,于1853年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迄今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常演不衰,剧中经典唱段包括《饮酒歌》《永远自由》《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等,脍炙人口、精彩绝伦。上音版《茶花女》2023年成功入选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并赴杭州巡演,获得业界及观众的广泛好评。
此次由上音携手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共同制作的意大利经典歌剧《茶花女》,主创皆为活跃在国际歌剧领域的中外艺术家。意大利导演皮埃尔·弗朗切斯科·马埃斯特里尼至今已执导了超过150多部歌剧作品,其中包括巴洛克风格、真实主义风格和当代风格的众多歌剧剧目。马埃斯特里尼说:“这次我们在上海制作的是一版原汁原味的《茶花女》,去无限靠近威尔第和小仲马。”
芬兰指挥维勒·马特维耶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指挥家、作曲家和钢琴家,自2014年起担任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而上音师生也连续三年受邀亮相萨翁林纳歌剧节“中国艺术周”,让中国艺术歌曲、中国音乐文化成功“走出去”。
马特维耶夫说:“去年我就受廖昌永院长的邀请来看过‘上海之春’的演出,其中就包括上音和科莫歌剧院合作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对‘上海之春’这个音乐节的活力、对上音师生的表现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是马特维耶夫第一次跟这支学生乐团合作,年轻人的表现令他连连称赞:“他们充满活力,富有想象力,渴望学习新事物,对歌剧音乐细腻的变化极其敏感。也许这些年轻人未来会登上更多世界知名的歌剧舞台,参演不同版本的《茶花女》,希望今天的努力会帮助他们明天更好地迎接挑战。” 
构筑中外艺术对话新通道
近年来,上音相继创演十余部中外经典与原创歌剧作品,并组织开展歌剧节、国际声乐比赛、歌剧人才培养项目和歌剧理论论坛,推动歌剧创作、表演、理论、市场的全链条覆盖,以人才培养为首要目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歌剧人才,此次的《茶花女》又是一例生动展示。
在此次4场的《茶花女》的演出阵容中,由廖昌永领衔的演员阵容中西合璧、星光璀璨,包括来自欧洲的歌剧新星卢克蕾齐娅·德雷和里德·卡塔尔多,上音声乐歌剧系博士生、硕士生顾文梦、范雪妍、冯浩然、朱贺、张功浩、邵瀚锋,以及来自上音青年歌剧团的演员们。
近一个多月以来,上音声乐歌剧系、管弦系、作曲指挥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师生形成协同网络,开展联合大作业,与国际一流歌剧创演团队联合开展排练和各项筹备工作。
在此次上音版《茶花女》排演过程中,“联合指导”展现出合力优势。国际导演与本校教师共同指导,马埃斯特里尼导演仔细打磨每一场戏,增加了许多戏剧细节,排练指导、作曲指挥系教师管珺全程跟进,声乐歌剧系教授王凯蔚、黄萱现场给予音乐指导和督促,各系部专业老师也来到现场,观摩排练进展,掌握学生们实践的反馈,排练现场成了教学课堂的高效延伸。
廖昌永说:“上音师生不断沿着学校‘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用上音版歌剧《茶花女》,将学校拔尖创新艺术人才培养、高质量艺术创演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的成果,通过世界经典剧目呈现于‘上海之春’,构筑中外艺术对话新通道,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注入经典艺术新动能。”    
文编 ౹ 忻颖
美编 ౹ 甄诸
摄影 ౹ 蔡晴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