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 评论
- 收藏
DeepSeek爆火,人工智能行情怎么样?来上海这场大型招聘会感受新风向
2025-02-15 08:34
字号


据悉,本次招聘会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家政服务“3+2”重点产业及广大就业群体需求,全市各区均设立分会场,共有超过1000家企业参加,提供超2.6万个招聘岗位,其中,主会场参会单位有500家,提供超1.4万个招聘岗位。截至记者发稿前,会场共计收到简历1.3万份,达成初步意向4100人。
人工智能人才供需两端快速升温
就业市场直接反映产业结构调整风向。2024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人才供需两端也热气腾腾。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三大先导产业招聘专区挤满了求职者,HR们一个上午都不曾空闲过。
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坐落于徐汇滨江西岸大模型创新生态科创街区的独角兽企业,这次带来了大模型训练平台工程师、全栈开发工程师、NLP算法工程师等岗位,月薪在3万至6万元间不等。“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是制胜的关键要素之一。”公司合伙人兼首席人才官马悦坦言,现在技术类、算法类人才的缺口很大,但对初创企业来说,吸引高层次人才并不容易。
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人工智能行业的招聘行情变得更好了吗?“有帮助也有挑战。”马悦说,一方面,DeepSeek让更多高精尖人才关注中国AI大模型公司,另一方面也使得“抢人大战”更加激烈。因此,公司今年积极参加政府搭台的线下招聘会,“通过与人才面对面的交流,我们的招聘效率大幅提升”。招聘会开始没多久,他手里就有了厚厚一沓简历。

“实际上,普通护理员月薪有7000至1万元,中级工、高级工薪资更是高达两三万元,比很多行政、后勤岗位都高。”李文君说,关键在于提高社会对这一职业价值的认同度,拓宽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发展通道。
年轻求职者不愿“吃青春饭”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天,许多求职者冒着小雨来到现场,憧憬着在开春前找到一份工作。
在腾讯科技的摊位前,“90”后求职者小富正拿着平台电脑,向HR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集。他的上一份工作是做展厅和博物馆空间设计,三年前辞职赴伦敦艺术大学读研,“设计能力提高了,找工作也更难了”。摆在他面前的尴尬情况是,参加校招,意味着要“从头开始”,接受一份应届毕业生水平的薪水;参加社招,又可能竞争不过经验更丰富的求职者。
不过,小富并没有因此气馁。他提前准备了作品集,希望企业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设计水平。不管留学还是求职,他看重的都是个人成长空间,“如果一份工作只是吃青春饭,对个人发展没有帮助,那恐怕不是好工作”。
“80后”陈女士则更重视职业的稳定性。她曾在外地一家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去年辞职回到上海求职,结果屡屡碰壁,“当时真的很焦虑”。在街道就业援助员的推荐下,她参加了求职培训班,对职业目标、简历内容进行调整,逐步恢复了信心。“明显感觉开年以来岗位变多了。”她这次只带了5份简历,很快就投完了,打算去场外再打印一些。

“你英语口语怎么样?能不能辅导功课?”胡志红问了一连串问题。得到肯定回答后,她满意地点点头:“来我们这行,准没错!”
更好匹配劳动力资源与产业需求
正月里开大型招聘会,既是为了让广大求职者尽早实现就业,也是为了满足节后企业用工需求。
“我们的城市里还是有一些缺乏技能、收入较低的弱势群体,要尽全力把他们托举起来。”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说,希望通过招聘会等稳就业举措,更精准地匹配上海的劳动力资源与产业需求,让劳动者拥有更好的未来,经济发展有更强劲的动力。
记者注意到,本次招聘会岗位类型多元,除“3+2”重点行业外,还涵盖生育友好、建筑物流、酒店文旅、现代服务、电子信息、人力资源、综合服务等。主会场中,可招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单位占比20.79%,可招残疾人的单位占比4.78%。
去年底,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携手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弹性安排工作时间、设置育儿设施等举措,帮助更多劳动者平衡家庭和工作关系。在主会场,11家“生育友好岗”用人单位共提供350个岗位,包括工会管理、产品设计、网络主播、外语翻译等,为有家庭照顾责任的求职者提供了更多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本文图片由 李茂君 摄
责任编辑:李若涵

- 18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