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评论
  • 收藏
为促进中美民间友好贡献青年力量,2024工合夏令营结营仪式在沪举行
政协联线通讯员 龚荷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8-09 09:05 字号
图为营员们参观上海虹口消防救援站。龚荷 摄

图为营员们参观上海虹口消防救援站。龚荷 摄

8月4日,由上海公共外交协会支持,上海展望计划公益促进中心、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协办的2024工合夏令营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结营仪式。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本次夏令营活动共有来自美国7个州46名青少年学生参加。在为期两周的行程中,美国学生们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对中国文化有了切身感悟,对中国社会有了更全面直观的了解。“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友谊联结经历之一。”营员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学习中文和来到中国让他们拓宽了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应邀参加仪式并发表英文致辞。周汉民通过分享2010上海世博会申办宣传片和美国馆题为《花园》的影片,由此展开三个观点。第一是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和世界的发展要充满希望。去年,习近平主席在给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的复信中指出,“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 。中美两国,尤其是青少年要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充满希望,脚踏实地做好我们的工作。第二是要坚韧不拔地走好前行的道路。中国申博影片《茉莉花》展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融入世界的坚定决心;美国国家馆影片《花园》体现了那位女孩不畏艰难、坚定不移投入美丽城市建设的决心。这些都启发我们,只有坚韧不拔才能到达人生光辉的顶峰。第三是从小就要养成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两国承担着特殊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合作,关键是两国的青少年要更多交流,取长补短。“片中的女孩叫瑞恩·斯潘塞,她今年应该24岁了,希望能联系到她,请她再到中国来看看。”
“夏令营时光虽然短暂,但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大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勇于交流、敢于表达,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友谊、合作、共赢’的精神内涵。”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所有参与本次夏令营活动的青少年朋友能够成长为视野宽阔、能力优秀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谭森在发言中鼓励美国学生学习汉语。他提到,90多年前,海伦·福斯特·斯诺来到中国, “如果我们只了解自己的文化,就好像只长了一只眼睛,学习新的文化,让我们拥有双眼,拥有看待世界更清晰的角度”。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工合项目总监Eric Chipman则表示,相信营员们通过此次旅程,认识了不少中国朋友,对中国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相信他们回到美国,会成为连接中国和美国的桥梁,“就像当年的海伦·福斯特·斯诺一样”。
据悉,工合夏令营是一个以2024年为起点的中美青少年交流公益项目,目标群体为中国、美国12岁至17岁青少年学生。工合夏令营致力于响应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APEC会议共识,以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重大倡议的中美民间交流项目,以海伦·福斯特·斯诺女士的“架桥”精神和“工合”精神为楷模,立足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具有全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效益的中美民间交流项目。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6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