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峰起云泳丨永恒的传说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5-27 21:02
字号

奔腾不息的尼罗河流经广袤无穷的沙漠,汇入万里无垠的地中海。尼罗河孕育出辉煌璀璨的古埃及文明,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在寂寂无声的撒哈拉沙漠中形成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古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准确地反映出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兴盛的关键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了两岸肥沃的黑土地与丰富的渔业资源,诞生出熠熠生辉的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人称呼尼罗河是“母亲河”,尼罗河两岸成为古埃及人赖以生存的丰硕粮仓,古埃及文明也在这里萌发壮大。诞生出早期的文字、城市与国家、复杂而自成体系的宗教信仰、金字塔与神庙营造的神圣空间、掩埋于帝王谷中的恢宏壁画……在融合交融中历经多元文明的选择与再造,共同构建起古埃及文明永恒的传说。
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率领军队与下埃及军队在尼罗河三角洲展开激战,经过三天三夜的残酷厮杀,美尼斯最终统一上下埃及,定都孟菲斯,戴上了红白两色的双色王冠,国徽是百合花与蜜蜂,分别代表上下埃及,标志着古埃及文明的正式兴起。在古埃及历史上,美尼斯统治的王国被称为“第一王朝”。埃及开罗博物馆收藏有一块《美尼斯记功石板》,用浮雕记录了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起统一王国的丰功伟绩,这是迄今为止埃及发现的最古老的石碑。
古埃及的国王被人们尊称为“法老”,意为“大房屋”。法老被古埃及人视作是太阳神的象征,统治着古埃及王国。法老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成为古埃及王国的政治体系基础,确保了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运作。从公元前3200年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到公元前30年被罗马帝国征服,古埃及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历经31个王朝,包括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后王朝时期等。在新王国时期,古埃及文明达到了文化、政治、建筑的巅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影响力波及全球。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由贵族、官僚、工匠、农民、奴隶等不同阶级组成。贵族和官僚占据了社会的统治地位,而工匠和农民则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宗教信仰在古埃及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古埃及人认为每个神祇掌管着不同的事物,如太阳神阿蒙、天空女神努特、农业女神伊西斯、土地之神格布、死亡与重生之神奥西里斯等,这些神祇的保佑能够让整个社会繁荣昌盛。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反映在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如狮身人面像、金字塔、神庙等都是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相互融合的产物。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为法老兴建的巨大陵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在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中,死后的世界被认为是与生命同等重要的存在。金字塔作为陵墓,是法老的灵魂进入来世的通道。金字塔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有走廊、室内、坡道、通风口以及用于安放法老木乃伊的墓室。
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充满了仪式感与祭祀感,以确保法老在来世能够获得永恒的生命。因此,金字塔不仅是法老的陵墓,更是连接生与死、未来世界的纽带。法老的灵魂在金字塔中得以安息,他们的名字和功绩永远被铭刻在历史长河之中。金字塔的坚固结构与壮丽外观,象征着法老统治的稳定和不朽。
金字塔的建造技术涉及巨石的切割、运输和精确堆砌。古埃及人使用青铜工具切割石块,巨大的石块被大量劳工从矿山中开采出来,然后通过滑轮、斜坡、水力等方式运输到建筑现场。随后,人们运用精确测量技术,确保金字塔的各个面都能精准地对齐。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展示出古埃及人的工程才华,更显示出他们对建筑与数学的深刻理解。
迄今为止发现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金字塔,体现出古埃及人在建筑技术上的高超技艺,是古代文明的奇迹。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巅峰,而且是人类智慧和建筑技术的象征,不仅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灿烂,而且是古埃及人对建筑、宗教和文化的集大成者。金字塔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永恒的象征。
上海博物馆褚晓波馆长表示“这是中国和埃及首次官方合作举办展览,是一次文化盛事,未来上海博物馆将和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包括共同考古发现、学术研究、文物保护、人员交流等展开深入互动”。
古埃及人称呼尼罗河是“母亲河”,尼罗河两岸成为古埃及人赖以生存的丰硕粮仓,古埃及文明也在这里萌发壮大。诞生出早期的文字、城市与国家、复杂而自成体系的宗教信仰、金字塔与神庙营造的神圣空间、掩埋于帝王谷中的恢宏壁画……在融合交融中历经多元文明的选择与再造,共同构建起古埃及文明永恒的传说。

展览海报
古埃及人由来自北非的土著人与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古埃及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数十个城邦,古埃及人称之为“塞普”。这些奴隶制城邦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形成两个王国。位于南部尼罗河上游的“上埃及王国”,国徽是百合花,保护神是神鹰,国王戴白色的王冠,由22个城邦组成。位于北部尼罗河下游的“下埃及王国”,国徽是蜜蜂,保护神是神蛇,国王戴红色的王冠,由20个城邦组成。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率领军队与下埃及军队在尼罗河三角洲展开激战,经过三天三夜的残酷厮杀,美尼斯最终统一上下埃及,定都孟菲斯,戴上了红白两色的双色王冠,国徽是百合花与蜜蜂,分别代表上下埃及,标志着古埃及文明的正式兴起。在古埃及历史上,美尼斯统治的王国被称为“第一王朝”。埃及开罗博物馆收藏有一块《美尼斯记功石板》,用浮雕记录了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起统一王国的丰功伟绩,这是迄今为止埃及发现的最古老的石碑。
古埃及的国王被人们尊称为“法老”,意为“大房屋”。法老被古埃及人视作是太阳神的象征,统治着古埃及王国。法老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成为古埃及王国的政治体系基础,确保了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运作。从公元前3200年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到公元前30年被罗马帝国征服,古埃及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历经31个王朝,包括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后王朝时期等。在新王国时期,古埃及文明达到了文化、政治、建筑的巅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影响力波及全球。
古埃及的社会制度由贵族、官僚、工匠、农民、奴隶等不同阶级组成。贵族和官僚占据了社会的统治地位,而工匠和农民则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宗教信仰在古埃及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古埃及人认为每个神祇掌管着不同的事物,如太阳神阿蒙、天空女神努特、农业女神伊西斯、土地之神格布、死亡与重生之神奥西里斯等,这些神祇的保佑能够让整个社会繁荣昌盛。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反映在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如狮身人面像、金字塔、神庙等都是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相互融合的产物。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为法老兴建的巨大陵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在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中,死后的世界被认为是与生命同等重要的存在。金字塔作为陵墓,是法老的灵魂进入来世的通道。金字塔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有走廊、室内、坡道、通风口以及用于安放法老木乃伊的墓室。
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充满了仪式感与祭祀感,以确保法老在来世能够获得永恒的生命。因此,金字塔不仅是法老的陵墓,更是连接生与死、未来世界的纽带。法老的灵魂在金字塔中得以安息,他们的名字和功绩永远被铭刻在历史长河之中。金字塔的坚固结构与壮丽外观,象征着法老统治的稳定和不朽。
金字塔的建造技术涉及巨石的切割、运输和精确堆砌。古埃及人使用青铜工具切割石块,巨大的石块被大量劳工从矿山中开采出来,然后通过滑轮、斜坡、水力等方式运输到建筑现场。随后,人们运用精确测量技术,确保金字塔的各个面都能精准地对齐。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展示出古埃及人的工程才华,更显示出他们对建筑与数学的深刻理解。
迄今为止发现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金字塔,体现出古埃及人在建筑技术上的高超技艺,是古代文明的奇迹。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巅峰,而且是人类智慧和建筑技术的象征,不仅代表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灿烂,而且是古埃及人对建筑、宗教和文化的集大成者。金字塔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永恒的象征。

参展文物
近期,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举办推介会,此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国家文物局、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共同指导,定于今年7月19日在上海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此次展览是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展,也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重磅展览,展期约13个月。此次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图坦卡蒙一世、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的雕像,成套的木乃伊棺,女王金饰以及最新考古发现的彩绘木棺、动物木乃伊、雕像等。这些展品精选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等七家埃及重点博物馆,其中超过95%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上海博物馆褚晓波馆长表示“这是中国和埃及首次官方合作举办展览,是一次文化盛事,未来上海博物馆将和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进行更广泛的合作,包括共同考古发现、学术研究、文物保护、人员交流等展开深入互动”。
责任编辑:杨一宁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