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陈冉: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来源:政协联线 | 2023-06-27 09:31
字号

为加快推进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提升,2021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沪教委科【2021】23号),强调鼓励加强校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度。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无论从转化数量、金额还是质量上看,上海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各所高校结合了自身的特点,积极实践科技成果的转移工作,有的通过系统平台整合资源,有的通过制度安排量化利益分配,还有的通过比赛形式提高转化效率,能够看到上海各高校在技术成果转移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尚存在不少短板瓶颈,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相对突出: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对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缺乏转化流程的认知和政策确定性的认可;高校技术转移机构运营能力普遍不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仍需优化,繁冗的流程和各级审批使得项目落地周期偏长等。
为此建议:
第一,优化机制,提升高校技术转移转化队伍能力建设。
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人员培训机制。设计并实施技术转移人员职业发展培训方案,包括了解市场需求、市场营销、商业谈判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培训。鼓励技术转移人员参加相关的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等组织的培训和讲座,提高专业素养和学科背景。培训技术转移人员与创业者、投资人、孵化器等外部机构合作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建立高校技术转移顾问聘用制度。制定技术转移顾问的聘用标准和流程,明确聘用范围、职责、待遇等内容。集中力量聘请行业专家、商界精英等为高校的技术转移发展提出建议,并能够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建立技术转移顾问团队,为高校的技术转移活动提供全周期的指导和辅助服务。
建立职业技术经理人佣金制度、奖励制度。在年度绩效考核中,将技术转移的成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激励技术转移人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同时要将佣金明确量化,让参与技术转移对接的人员有足够的动力和积极性。同时也需要设计职业技术经理人晋升制度,鼓励技术转移人员加强学习,提升技能,增强自身发展潜力。
第二,优化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运营服务体系。
简化转化审批流程,建立系列免责制度。可以参照部分高校目前实际操作的经验,建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负责全过程的审批和审核工作。对于金额小的,专利许可、授权等项目可以实行绿色通道制度,以便加快转化效率。对于相对复杂的、需要评估的专利价值,通过作价入股的项目,可以以领导小组集体决策的方式,免除主要领导的后顾之忧,加快审批审核流程。
引入第三方机构和市场化VC基金,建立更加客观的评价体系。在转化模式上,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拓展外界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联系和交流,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比如目前市场上成熟的市场化VC天使基金。由于市场化基金的业务属性,VC基金从业人员往往对市场更加敏感,同时也具备较强的科技判断能力,通过市场化基金的引入,可以对项目的产业化前景做一个基本判断,同时也可以为优质项目找到合适的资金支持,一举多得。
加强对优秀转化成果的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对于优秀成果的宣传可以达到示范效应,消除广大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搭建收集成果转化实践的案例库,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加强对转化成果的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加速成果转化。在宣传渠道上,可以通过传统的展会、创业大赛等形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新媒体,比如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型的宣传形式,更好地将优秀案例和范式传播出去。
高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成果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政府、高校、企业、资本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必将成为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高地。
(作者系民进上海市委科技委员会委员,上海人工智能学会专委会委员,宝顶创投基金合伙人)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无论从转化数量、金额还是质量上看,上海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各所高校结合了自身的特点,积极实践科技成果的转移工作,有的通过系统平台整合资源,有的通过制度安排量化利益分配,还有的通过比赛形式提高转化效率,能够看到上海各高校在技术成果转移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尚存在不少短板瓶颈,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相对突出: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对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缺乏转化流程的认知和政策确定性的认可;高校技术转移机构运营能力普遍不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仍需优化,繁冗的流程和各级审批使得项目落地周期偏长等。
为此建议:
第一,优化机制,提升高校技术转移转化队伍能力建设。
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人员培训机制。设计并实施技术转移人员职业发展培训方案,包括了解市场需求、市场营销、商业谈判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培训。鼓励技术转移人员参加相关的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等组织的培训和讲座,提高专业素养和学科背景。培训技术转移人员与创业者、投资人、孵化器等外部机构合作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建立高校技术转移顾问聘用制度。制定技术转移顾问的聘用标准和流程,明确聘用范围、职责、待遇等内容。集中力量聘请行业专家、商界精英等为高校的技术转移发展提出建议,并能够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建立技术转移顾问团队,为高校的技术转移活动提供全周期的指导和辅助服务。
建立职业技术经理人佣金制度、奖励制度。在年度绩效考核中,将技术转移的成果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激励技术转移人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同时要将佣金明确量化,让参与技术转移对接的人员有足够的动力和积极性。同时也需要设计职业技术经理人晋升制度,鼓励技术转移人员加强学习,提升技能,增强自身发展潜力。
第二,优化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运营服务体系。
简化转化审批流程,建立系列免责制度。可以参照部分高校目前实际操作的经验,建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负责全过程的审批和审核工作。对于金额小的,专利许可、授权等项目可以实行绿色通道制度,以便加快转化效率。对于相对复杂的、需要评估的专利价值,通过作价入股的项目,可以以领导小组集体决策的方式,免除主要领导的后顾之忧,加快审批审核流程。
引入第三方机构和市场化VC基金,建立更加客观的评价体系。在转化模式上,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拓展外界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联系和交流,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比如目前市场上成熟的市场化VC天使基金。由于市场化基金的业务属性,VC基金从业人员往往对市场更加敏感,同时也具备较强的科技判断能力,通过市场化基金的引入,可以对项目的产业化前景做一个基本判断,同时也可以为优质项目找到合适的资金支持,一举多得。
加强对优秀转化成果的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对于优秀成果的宣传可以达到示范效应,消除广大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搭建收集成果转化实践的案例库,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加强对转化成果的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加速成果转化。在宣传渠道上,可以通过传统的展会、创业大赛等形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新媒体,比如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型的宣传形式,更好地将优秀案例和范式传播出去。
高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成果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政府、高校、企业、资本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必将成为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高地。
(作者系民进上海市委科技委员会委员,上海人工智能学会专委会委员,宝顶创投基金合伙人)
责任编辑:张杏梅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