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在锦云里,茅盾首次使用“茅盾”笔名
朱少伟/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2-05-27 20:42 字号
阅读提示
■ 在景云里寓所,茅盾第一次使用“茅盾”笔名。当《幻灭》前半部分脱稿,茅盾觉得当年的社会充满着矛盾,便署名 “矛盾”。《小说月报》编辑部的叶圣陶收到书稿,认为“矛盾”是个哲学词汇,不像人名,小说的内容又写的是大革命,容易引起国民党当局的猜疑,便建议不如在“矛”字上加个草字头。茅盾欣然同意。《幻灭》《动摇》《追求》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轰动,“茅盾”这个笔名从此被沿用。
茅盾的《子夜》初版
2021年,是茅盾诞辰125周年、逝世40周年。回眸他早年在上海的不寻常经历,可见这位文学巨匠与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申城有着不解之缘。
在上海担任“中央联络员”
茅盾原名沈德鸿,雁冰,浙江桐乡人。1916年夏,他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初次来到黄浦江畔,入职上海商务印书馆。
起初,这位20岁的青年在函授学社做英文阅卷员,后调到国文部。他协助孙毓修编辑“童话”丛书、“四部丛刊”,逐渐在新文学领域崭露头角。
1920年下半年,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张元济大胆用新人,茅盾被破格提拔为《小说月报》主编。他对这份极有影响力的名刊进行全面革新,使之创造了中国文学新气象。从此,他擎起中国新文学的大旗,利用这一阵地宣传新文学、抨击旧文学,成为文坛的一名健将。
1920年春,陈独秀由北京抵达申城,着手在沪继续出版《新青年》月刊。茅盾与他刚结识,对此表示热忱支持。
同年夏,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成立,茅盾积极参与活动。党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外国语学社筹建图书室缺乏资金,茅盾捐助80银元稿费。10月,经陈独秀邀请和李汉俊介绍,茅盾加入党组织。11月,《共产党》月刊在沪问世后,他多次以“P生”化名撰稿,如在第二期就发表有《自治运动与社会革命》。茅盾晚年回忆:“那时,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按即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正忙着筹备出版一个党刊,李达任主编,我一加入共产主义小组,他就约我写文章。这党刊后来取名《共产党》。《共产党》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出版的第一个秘密发行的党刊。它与《新青年》的分工是,它专门宣传和介绍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第三国际、苏联和各国工人运动的消息。写稿人都是共产主义小组成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局与各地党组织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茅盾作为现代文坛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因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做编辑工作,平时同作者通信比较多,便被党组织任命为“中央联络员”: 凡寄送往中共中央局的函件,统一由他接收,汇总后再转送;若外埠同志来上海联系中共中央局,也先找他,经核对身份并报告后,党组织再派人接洽。茅盾晚年回忆:“外地给中央的信件都寄给我,外封面写我的名字,另有内封则写‘钟英’(中央之谐音)。我则每日汇总送到中央。”那时,郑振铎协助编辑《小说月报》,见茅盾信件特别多,就开玩笑私拆了一封,见内封写着“钟英”,以为自己知晓了茅盾女友的名字,再撕开则大吃一惊,它竟是中共福州地委给中央的报告,当然他对此守口如瓶并未泄露出去。
茅盾在担任“中央联络员”的同时,还利用晚上去党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讲授英语,到党组织实际领导的上海大学讲授小说研究、希腊神话。
1922年夏,茅盾成为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
在上海筹备《国民日报》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茅盾尽力投入工作。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右派势力开始猖獗。“西山会议派”很快动手,夺取位于上海环龙路44号(今南昌路180号)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为了进行反击,茅盾接受中共中央指示,参与筹建两党合作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由恽代英担任主任委员兼组织部部长,他担任宣传部部长。
在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后,茅盾撰写了《五月三十日的下午》《街角的一幕》等文章,深刻揭露帝国主义的罪恶;他还参与创办《公理日报》,及时报道真相。
1926年年初,茅盾离开已工作10年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奉命在广州担任毛泽东秘书。那时,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又要筹办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非常忙碌;因未设副部长,茅盾这个秘书实际相当于部长助理,处理日常事务。两个月后,茅盾被调回上海,毛泽东在他离粤前叮嘱:“上海《民国日报》早为右派所把持,这里的国民党中央在上海没有喉舌,你到上海赶紧设法办个党报,有了眉目就来信给我罢。”
茅盾抵沪,很快在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租房,请柳亚子、杨贤江等一起参与办报,经大家商量决定报名仍沿用原来4个字,只是变动为《国民日报》;他马上请求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予以批准,同时拨给开办经费。4月13日,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会议上报告这件事;接着,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出委任状,该报由张静江担任经理,张廷灏担任副经理,柳亚子为主笔,茅盾为副主笔。不久,蒋介石为了限制共产党人,篡夺国民党党权,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所谓“整理党务案”,中共党员担任的国民党中央部长均被右派所代替,《国民日报》亦胎死腹中。
1927年4月初,茅盾根据党组织决定,担任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当年,武汉既是革命力量的中心,又是各种政治势力斗争的旋涡。在3个月中,茅盾除了忙于编报,还发表近40篇具有战斗性的文章,旗帜鲜明地支持工农运动,毫不留情地抨击反动势力。“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他隐蔽一段时间后,在党组织安排下悄然转移,于8月下旬经牯岭重返上海。
山阴路132弄6号茅盾旧居 (资料图片)
在上海第一次使用“茅盾”笔名
那时,为了避开国民党当局的“通缉”,茅盾隐居在上海虹口景云里11号甲(今横浜路35弄11号甲)三楼。在这里,茅盾第一次和鲁迅进行了深谈。其间,他们都回顾了自己的经历,畅谈了形势。最后,鲁迅说:“我在广州想和创造社造成一条战线,但没造成,现在到了上海,我还是要联合创造社,造成一条战线,来呐喊几声,破破大屠杀后的寂静。” 茅盾则说:“我要把这一段历史记录下来,我们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啊!”此后,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
在景云里寓所,茅盾创作了第一批小说。由于整个心灵曾被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苦闷、迷惘缠住,脑海里不断浮现武汉那惨烈的一幕,他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笔。在艰难环境中,他相继完成《幻灭》《动摇》《追求》这三部带连续性的中篇小说,描绘了大革命期间的社会现实和剧烈变革。它们视觉独特,丝毫不回避历史教训,显示了作者对中国革命、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和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在景云里寓所,茅盾第一次使用“茅盾”笔名。当《幻灭》前半部分脱稿,茅盾觉得当年的社会充满着矛盾,便署名 “矛盾”。《小说月报》编辑部的叶圣陶收到书稿,认为“矛盾”是个哲学词汇,不像人名,小说的内容又写的是大革命,容易引起国民党当局的猜疑,便建议不如在“矛”字上加个草字头。茅盾欣然同意。《幻灭》《动摇》《追求》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轰动,“茅盾”这个笔名从此被沿用;1930年5月,它们合为《蚀》三部曲,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把书名定为《蚀》,取“蚀而后圆”之义)。
茅盾隐居于此近一年,在1928年夏他东渡日本后,这里曾成为冯雪峰的住处。
两度寓居大陆新村
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返回上海,很快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鲁迅、冯雪峰等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抵沪之初,茅盾曾暂住杨贤江家,一个多月后住到上海静安寺附近。他的《“左联”前期》一文提及:“第二次搬家我们租的不再是一栋房而是一层房子。我们搬到了愚园路口树德里的一家石库门内的三楼厢房,这三楼厢房带一间过街楼,共有三间房。”不足两年,茅盾在此完成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子夜》(1933年1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以及中篇小说《路》《三人行》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残冬》,还有历史题材短篇小说《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等,这成为他一生中发表作品最密集的阶段。
1933年4月,茅盾化名沈明甫,入住上海大陆新村3弄9号(今山阴路156弄29号);1935年3月,搬到上海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信义村。其间,他以《申报·自由谈》为阵地,发表大量抨击时政、针砭时弊的杂文,还参与编辑《文学》和《译文》两份月刊,并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
抗战爆发,茅盾在沪投入抗日救亡,担任《救亡日报》编委,主编《呐喊》(第三期起更名《烽火》)周刊。上海沦陷后,他辗转于各地开展工作。
1946年5月,茅盾由重庆返沪,朋友安排大陆新村1弄6号(今山阴路132弄6号)二楼一个房间供他暂住。随后,他曾主编《文联》杂志,为《文汇报》《华商报》《大公报》等撰写杂文、文艺评论和翻译作品,并为反内战和为李公朴、闻一多被害等发表宣言。9月,他译的《俄罗斯问题》由上海世界知识社出版。12月,他应邀访问苏联;翌年春回国,仍寓居于原处,又撰写了《苏联见闻录》等重要文章。
1947年11月,由于形势严峻,茅盾经党组织安排离沪,转移到香港。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