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评论
  • 收藏
重庆开州|元帅故里砺初心,三峡腹地绘新卷
四川政协报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6-18 16:31 字号
视频来源:四川政协报(02:00)
践初心担使命 话未来展宏图——“重走初心路·川渝新发现”巴蜀行联合采访特别报道
重庆开州:元帅故里砺初心 三峡腹地绘新卷
汉丰湖。重庆市开州区政协供图
【探寻初心路】
打响“帅乡”品牌 铸魂移民新城
6月4日,在刘伯承纪念馆,重庆市开州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快闪活动。800余人现场齐唱《党啊,我亲爱的妈妈》,以歌声追忆红色历史,场面壮观。
在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以刘伯承为代表的开州儿女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他们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传承至今,激荡在这座三峡库区移民新城,激励着开州人民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仁人志士前赴后继 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开州虽然地处大山深处,却是古时从北方通往四川的必经之路——从陕西翻过大巴山,经过开州,再到达长江沿岸各地。而江里、东里、浦里三条河在开州汇合后直奔长江,也使得开州具备较好的水运基础。开州城区以南10多公里的赵家场(现为赵家街道),安静地坐落在浦里河畔,得益于便捷的水陆交通,它成为群山怀抱中的一个重镇。刘伯承元帅就出生在赵家场周都村。
刘伯承在父母和私塾启蒙老师的教育下成长,在农村艰苦的条件下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耕田、放牛等农活。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刘伯承毅然剪掉辫子,怀着“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的强烈信念,投身民主革命。而后,刘伯承被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先进所折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转战南北,为党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军神”。
刘伯承故居。
联合采访团走进一个青瓦土墙、半边茅屋的三合院。院门的牌匾上,是刘伯承亲密战友邓小平亲笔书写的“刘伯承同志故居”几个大字。刘伯承与邓小平,有着13年共同指挥军队的战斗生涯,更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友情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转战太行山、挺进大别山、解放大西南,为中国革命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联合采访团从一册册书籍、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遗物中,看到了一代“军神”少年时的勤耕苦读以及后来的戎马生涯。智取遵义、强渡大渡河、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联合采访团一行真切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毅顽强的战斗精神。
1932年,苏联留学归来的刘伯承几经辗转,来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指挥红军进行反“围剿”战争,巩固发展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当时,红四方面军也逐渐将川陕革命根据地扩展到开州边缘。在开州区三汇口乡的杨柳关,中国工农红军和川东游击队一道,与敌军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以阵亡近百人的代价大获全胜,为巩固川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了开州。
开州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中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诞生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正如刘文蔚等14名开州籍红岩英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对党的忠诚之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开州人民接续奋斗、勇往直前的榜样。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以史育人以史铸魂
开州区红色资源丰富,如何用好用活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是各方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区政协充分发挥在文史资料方面的独特优势,编纂了《刘伯承青少年时期的故事》、电视连续剧《少年刘伯承》书稿等红色史料。区政协领导还带队赴京,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和故居修复等事宜,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管理处主任李从高告诉记者,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和故居,是三峡库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代表开州形象的地标,一直以来都注重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对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极大地提升了开州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区政协委员提出了《渗透开州文化,打造人文靓点,提升新城品位》《关于恢复烈士陈仲书故居原貌的建议》《关于建设赵家街道周都村红色美丽村庄的建议》《关于打造刘帅故居精品旅游度假区的建议》等提案,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均认真办理。在区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提供丰富史料的基础上,今年5月,杨柳关红军战斗遗址主题公园竣工开园。
红色文化激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开州儿女。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州是移民重点县之一,共搬迁安置了16.88万人。“开州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冲积河谷平坝淹没区,被淹没的地方是开州全区地势最平坦、土地最肥沃、人口最密集、经济最繁荣、生活最富裕的地方。”区政协副主席姚光银说,为了支持这个世纪工程,开州人民再次体现出了为大家舍小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大山大川孕育了开州人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明开放、开拓开创的人文精神;红色文化、移民文化交融交汇,铸就了开州人的精神脊梁,丰富了开州人的精神宝库。今年,开州区启动了“百年辉煌·百镜开州”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努力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依托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和故居,开州区还和周边县(市、区)联合办展,不断提高“帅乡”知名度。
5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将开州游览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开州博物馆和汉丰湖文化旅游线路列入“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州区也引入多家研学机构,推动红色旅游加快发展。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已有近2万名党员干部、10万名游客来到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和故居,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区政协委员纷纷把讲好“帅乡”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作为己任。区政协委员向萍表示:“作为一名来自融媒体中心的政协委员,我更要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员,做到多形式、多平台、多维度讲好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飞入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刘奕锋
【开州新发现】
水城交融绘新卷 绿色工业添动能
雪宝山、铁峰山、南山以及东河、南河、浦里河一同构织出美丽开州的空间格局,这里青山环绕、绿水长流,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点城市。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工程和推动产业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重庆市开州区的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水城相融共生 人居环境如画
汉丰湖是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人工湖,开州新城就位于汉丰湖畔。初夏时节,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在无垠的葱翠绿泽间,荷花陆续绽放,千羽白鹭翩翩起舞……前来休闲的市民无不为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而驻足。
碧水东方来,平湖一鉴开。走在汉丰湖水位调节大坝(又名风雨廊桥)上,联合采访团成员被水天一色的湖景所陶醉,亦被廊桥上浓郁的巴渝风情所吸引。风雨廊桥采用大量木质构件和石料构件,经过精心雕刻。廊桥两侧的石栏杆上,题刻着描写开州古城风貌、民间风俗和乡村风情的诗句、楹联,将千年开州的前世今生呈现于眼前。
汉丰湖畔的举子园,是一处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也是“文化开州”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举子园内,处处皆风景,各种造型独特的景观石点缀其中,精心栽种的绿植错落有致。每年,开州区都会在举子园举办国学文化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座山水相连、城湖相依的亲水城市,开州区以移民搬迁、新城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汉丰湖这一独特的优势资源,加快实施包括举子园等在内的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精心打造“山水城人景产”相融共生的山水公园城市。曾经“一支香烟逛全城、一只灯泡照全城、一个喇叭响全城”的开州城区,已经华丽蝶变,变得更加宜居宜游。
俯瞰开州城区。 重庆市开州区政协供图
为了更好发挥生态优势,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工作作出的部署,开州区政协就乡村旅游发展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牵头完成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环线建设等课题调研,全力助推全域旅游发展;聚焦水污染等生态治理难题,下足功夫研究破题之策……区政协的诤言良策得到区委、区政府有效采纳。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开州区的生态屏障持续筑牢,绿色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以“汉丰湖、雪宝山、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一个城乡一体化、山水吐芬芳、湿地如锦织、田园如诗画的魅力滨湖城市,展开了瑰丽的新画卷。2020年,开州区共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5亿元,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绿色工业快速推进 区域协作走深走实
三国时期,由于地理环境独特而未受战事侵扰,加之境内水系发达、土地肥沃,蜀主刘备看中这一点,便以“汉土丰盛”为由置汉丰县,目的是让开州成为他一统中原的大粮仓。而今,随着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蜀道难”成为了历史。凭借在川渝两地间的区位优势,这座昔日的“深山孤城”正成为交通枢纽,当地的工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在刘伯承同志故居的对面,短短几年时间,浦里新区赵家组团的厂房、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2017年,重庆市紫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将总部从深圳搬到这里。联合采访团在这家企业的产品展示馆里,看见满墙的专利证书。企业相关负责人说:“我们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现在拥有专利近百件。”
重庆市紫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重庆市紫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是开州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开州区已经初步形成家居建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四大重点产业,并大力扶持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等低耗能、高科技含量产业发展。低碳工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占比逐年提高的同时,开州区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完善循环工业体系。产业发展起来了,外出务工的开州人也纷纷返乡创业就业。
在“工业强区”战略引领下,2020年,开州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69.8亿元,总量排渝东第二;工业投资增长52.1%,排名居重庆全市第五。工业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与开州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无关系。
2020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题调研了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启动会在重庆召开,就相关工作作出部署。各地政协也积极行动起来。继去年11月万州、达州、开州三地政协助推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今年4月,三地政协又相聚在一起,就携手助推区域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达成共识。
浦里新区是开州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开州区政协采取提案督办、集中视察、专项协商等方式,对浦里新区建设提出一系列具有建设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促进园区规划编制不断完善、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还分别深入所联系企业,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活动,协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开州区政协主席张重新表示,助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区政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履职工作,区政协每年将根据区委工作部署,选择相关工作作为切入点,全力以赴助推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本报记者 刘奕锋
【记者手记】
红色土地绽放绿色生机
夜幕降临,位于重庆市开州城区石龙船大桥南桥头的军神广场开始热闹起来。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当地居民载歌载舞、健身休闲。广场中间刘伯承元帅的塑像英姿飒爽,令人肃然起敬。抬头望去,汉丰湖对面的大慈山,郁郁葱葱、青翠欲滴。
到开州之前,对这片土地的整体印象是“红色”,因为这里的灵山秀水哺育了14名红岩英烈,造就了共和国一代“军神”刘伯承元帅;到开州之后,在感受“红色”激情的同时,当地绿色发展释放出来的生机活力让人惊叹不已。
5月17日上午,在联合采访座谈会上,开州区政府工作人员谈到的几个数据令人费解:2020年,开州区规上工业产值269.8亿元,总量排渝东北第2。而这一年,开州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却达到356天。当地采取了什么妙招,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我们在交流中找到答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特别是去年,开州区实施了“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用一套绿色标尺,时刻度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联合采访团召开座谈会。
联合采访座谈会之后,联合采访团又走进开州浦里新区,绿色发展依然是园区内企业谈得最多的字眼。在厂房车间,记者实地见证了什么是“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过去几年,开州区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效显而易见。
加快建成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渝东北绿色制造业发展高地,森林覆盖率达57%,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3%以上……这一个个“十四五”规划目标,透露出开州人民对绿色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本报记者 王天雨
□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刘奕锋 摄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