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评论
  • 收藏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成都实践
四川政协报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3-26 16:40 字号
历时120天,14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人踊跃参加,收到2723首投稿作品……3月16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歌曲大众征集“完美收声”,全球音乐爱好者怀着对成都大运会的美好憧憬和强烈期待,谱写出激荡的大运之音。
体育,是世界通用“语言”,也是成都国际交往的一张崭新名片。春暖花开时节,一幅幅壮丽的建设画卷正在天府大地徐徐铺开,成都大运会场馆、大运村及配套设施建设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全速推进中。办好成都大运会,让全世界看到最具幸福感的成都、生机勃勃的四川、欣欣向荣的中国。随着成都大运会开幕的日益临近,成都坚持“谋赛就是谋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大运会筹办工作,始终朝着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目标稳步迈进。
建设中的东安湖体育公园,与远处的西岭雪山遥相辉映。 嘉楠 摄
场馆建设——“成都速度”“成都质量”令人惊叹
进入3月,成都大运会场馆建设捷报频传:城北体育馆改造项目全面完工,高新区体育中心正式交付,大运村运动员公寓、体适能运动馆等多栋新建、改造建筑均已完工……
为推动赛事筹备,近3年来,成都市已累计投入180亿元进行体育设施建设,是过去67年总投入的5倍。据了解,到4月底,成都大运会所有49个比赛训练场馆将全面完成建设改造工程。“目前已完工45处,大运村22栋新建单体建筑已通过竣工验收。”据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提升部工作人员陈忠逸介绍,大运会场馆建设总体进度符合建设规划,其中备受瞩目的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主体育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总平、室内精装修施工。
因赛而生的东安湖体育公园,包括一座可容纳4万人的大型甲级体育场,它将作为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场地和主体育场;一座可容纳1.8万人的特大型甲级体育馆,集大型演艺、综合展会、体育竞赛、全民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它也是“三馆”当中建筑面积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用钢量最多的建筑单体;一座可容纳5000人的新建大型甲级游泳跳水馆和一座小球馆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东安湖体育公园内,主体育场夜景迷人。嘉楠 摄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18年10月,彼时,东安湖体育公园正式开工建设。如今,800多天过去了,“一场三馆”正从图纸变为现实。站在东安湖畔远眺,建设中的主体育场像一枚银色的“飞碟”,其屋顶采用了具有巴蜀文化元素的太阳神鸟图案,完美实现了传统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三馆”则为三栋呈三角形排列的正方形建筑,与主体育场融为一体,遥相呼应。
“‘一场三馆’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相呼应。”陈忠逸告诉记者,除了体现中国元素,成都大运会在场馆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节俭、必须”原则和“国际一流、地标特色、永续利用”理念。
据悉,49个比赛训练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其余均为改造场馆,新建和改造后的场馆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和地方场馆设施的品质,补齐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场馆设施短板。在场馆建设改造过程中,通过对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设计,实现建筑自然通风、太阳能利用、水循环处理等绿色节能措施,减少项目能耗。大运会结束后,所有场馆将交付成都有关县(市、区)和学校,统一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两年多来,成都大运会18个比赛项目的技术主席分批来成都考察,无不对成都的赛会筹备工作交口称赞。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国际技术委员会(CTI)水球项目技术主席Nikos Vasileiou来蓉后,“成都速度”让他频频点赞。双流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按照新规则设计建造的将五个项目集中在一处的体育场馆,CTI射箭项目技术主席Juan Carlos Albrecht在参观完场馆后表示,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各国选手在赛场上切磋技艺、以箭会友。
“不仅如此,成都还将围绕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积极引进市场主体举办商业赛事,确保大型体育场馆得到有效再利用。”成都市体育局综合处工作人员李秀明表示,大运会后,一项项的国际赛事将在成都接踵举行,目前成都已经取得202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3年亚洲足球联合会男子足球亚洲杯赛和2025年世界运动会的举办权。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赛事先后落户,“以赛谋城”将让成都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大运村——以人为本的运动员之家
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的成都大运村项目选址成都大学,遵循“开放、融合、绿色、智慧”和注重文化融合与集约共享的规划设计理念,依托现有校区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目前大运村已完成除餐厅外所有主体项目施工,预计所有项目将在3月底全面竣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大运村部基建物业处工作人员孙雯祥告诉记者,大运村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基本达到验收标准。
大运村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的生活中心,更是成都大运会的“第一会客厅”和重要国际交流平台,由居住区、运行区、国际区、交通区四部分组成,内设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健身中心、体能恢复训练场、商业服务街、休闲中心等。“在赛事举办之前,大运村服务团队将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大体联要求,制定住宿政策和房间分配方案,充分考虑各国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等,尽可能满足代表团住宿合理需求,让大运村成为代表团最温馨的家。”孙雯祥说。
大运村全貌。
除吃、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外,以训促战,完成高质量赛训也是重中之重。“大运村的体适能运动馆主要考虑满足运动员的日常恢复性锻炼,在改造过程中,我们根据场馆设施功能类型,科学制定场馆建设改造内容。既解决大运会办赛当前需求,又着眼赛后可持续利用。”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大运村部基建物业处负责人张繁告诉记者,早在大运村开建前,他们就多次前往曾举办过大运会的深圳向同行“取经”,从设计上实现了大运村建设规划的高效、节俭、可持续。
“像游泳馆、400米标准田径场、运动员公寓这些新建项目,赛后都会统一交付给校方,以提升学校功能性基础设施的品质。”张繁说,大运村建设的每一笔开支中,他们都做到了应俭尽俭,尽量将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
用在“刀刃”上的经费还体现在大运村的文化宣传上。“从欢迎大厅的巨幅水墨画,到别具匠心的中国传统木质家具;从光影间跳动的皮影戏,到舞动乾坤的川剧表演,我们准备了很多能展现四川文化、巴蜀元素的体验式活动,搭建起中国青年大学生与世界青年大学生近距离交流的桥梁。”孙雯祥告诉记者,大运会期间,大运村还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向世界展示成都形象、展现成都魅力、弘扬天府文化。
志愿者——展示中国文化的“活名片”
随着大运会的脚步临近,来自意大利的中国“洋媳妇”梅梅(May)正与所有成都大运会志愿者一道,全力以赴准备迎接这场世界盛会的到来。
27岁的梅梅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迷,毕业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外语系中文专业。她不远万里来到成都,还成为了一位中国媳妇。“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很荣幸能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搭建起一座文化桥梁,让更多人了解成都、了解四川、了解中国。”梅梅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的国际志愿者还有很多。此外,全国各地各族优秀的青年代表,也将齐聚蓉城,开展志愿服务。
“共青团四川省委主要负责和共青团中央对接,负责成都大运会国际志愿者、省外青年志愿者的招募工作。”省政协委员、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唐经天告诉记者,此次,团省委将邀请470名来自全国的优秀青年代表来蓉开展赛会志愿服务,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国青年文明健康阳光的新风采。
成都大运会志愿者参观凤凰山体育公园场馆。
自去年启动成都大运会志愿者招募以来,已有超过70万人在线上踊跃报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截至目前,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志愿者部已完成首批在蓉高校赛会志愿者招募名额分配、在线测试、选拔推荐等一系列工作,已收到高校推荐人数超8000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志愿者部招募培训处工作人员薛明耀告诉记者,他们将严格按照志愿者资格条件进行审核、在线能力测试、现场综合考评,层层筛选,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优秀青年作为大运会赛会志愿者候选人。
“志愿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志愿服务基本礼仪,还要对党史、国情、省情、市情,成都的文化、历史、美食有充分的了解才行。”薛明耀说,他们将对筛选出的志愿者进行线上、线下培训,内容涵盖18个大类、106个小项,旨在打造一支能体现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特色、青春活力、成都风采的志愿者队伍。同时,中医骨伤“国家队”、川菜大师、非遗传承人、应急救援、心理咨询等特色志愿者队伍还在积极组建中。
“志愿者的加入,让整个城市活起来了,体育氛围浓起来了。”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邹凯看来,成都的体育环境越来越好,市民也更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他认为,成都大运会这类综合体育赛事的落地,既能吸引全世界高水平运动员来蓉参赛,为市民奉上高水平比赛,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绝佳机会,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成都、爱上成都。
【委员连线】
以赛为媒 推动巴蜀文化“走出去”
多央娜姆(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成都而言,是一件盛事。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背景下,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世界综合性运动会;同时还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我国举办的第一个世界综合性运动会。
办好大运会,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是对外展示我国“十三五”建设成就、开启“十四五”建设新征程的重要平台;办好大运会,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抗疫成就,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进互利互信,充分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和新时代国家形象;办好大运会,对提升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年体育事业发展、促进新时代西部开发开放、推动成都加快创建国际赛事名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成都大运会申办成功以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始终秉承“谋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以承办重大赛事为契机,大力实施健康文明生活养成行动,营造健康运动场景、推广健康休闲方式,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大运会筹备工作,各项筹备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筹备工作得到了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高度肯定。
两年多来,我们按照体现“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特色、青春风采和节俭理念”的总体要求,精心策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与成都大运会相关的重要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推广推介活动,成功开启了巴蜀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推动四川大熊猫、川剧、川菜、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巴蜀文化元素以现代方式“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
今年,我们将开展2021“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推选推介活动、金牌推介官选拔暨云路演活动,向广大运动员、游客和市民推荐成都最值得打卡的好去处。通过5G、大数据、云技术、AR等新技术赋能景区数字化建设,打造体育健康脉动新场景,助力传统景区智能化升级,为大家提供更多人性化、便捷化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空间。
赛事期间,我们还将安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各国运动员代表和大学生代表深入成都“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特色街道社区和智慧景区观展看景、体验生活,让大家真切感受“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全面提升成都旅游国际影响力。
【委员访谈】
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访谈嘉宾:省政协委员、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 唐经天
记者:成都大运会期间,志愿者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唐经天:一直以来,志愿者都是历届大型赛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都大运会的志愿者除了为日常工作提供服务保障,还承担着展现蓉城青春力量,传播友善天府文化的重要作用。
成都大运会除了让各国运动员同场竞赛,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交流互动的一个重要平台。所以,基于增进交流的考虑,我们除了招募成都本地的大学生志愿者,还从全国各地30所高校、全省21个市(州)精挑细选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代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新青年积极向上的形象。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志愿者在各种活动和外事交流中,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招募志愿者时,会优先考核他们的外语功底,还会专门招募一些小语种志愿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志愿服务和信息咨询。培训专业的礼仪志愿者,为重要会晤、文化交流活动、颁奖仪式等提供优质服务,彰显城市形象。我们还将在赛事期间举办国际大体联性别平等圆桌会、全球大学生运动员成都高校行、成都社区行等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各国嘉宾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真实、现代、自信的中国。
记者:作为全球最盛大、最广泛、最多样、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交流盛会,您觉得成都大运会将给成都带来什么?
唐经天:成都大运会是青年人的盛会,是一次多元文化交流交往的盛会。在中国日益崛起的今天,举办大运会是展示大国风范、展示东方文明,展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示四川脱贫攻坚成果、展示四川独有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禀赋,展示成都城市形象的绝佳机会。
成都举办大运会,更是一次向全世界、全国各地优秀青年发出盛情邀请的机会。通过大运会,彰显成都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对青年友好欢迎的态度。成都拥有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和就业环境,我们对青年人才落地、创业、就业、发展、福利保障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政策和支持,我们想通过此次大运会,将成都、四川的优势和特色展示出来,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优秀青年人才来蓉、来川发展,欢迎全世界的优秀企业来川投资兴业,真正以新发展理念谋赛营城、营城惠民。
□本报记者 姜寒冬
□图片除署名外,由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提供
责任编辑:管卓
转载请注明来源
  • 3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