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福兮?祸兮?一起来学习福字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2-04 19:40
字号

丁申阳(00:20)
距离春节还有一周时间
但是您的过年“新民俗”
扫“福”字集五福
已如期上线
对“福”的渴望自古以来就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基因里。尤其临近春节,写福、送福成为我们辞旧迎新最质朴的表达方式。

但是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新年礼盒中“祸”字当作“福”字道歉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还冲上了热搜。
人文社五福迎春选字
而这件事的起因是编辑将草书“福”和“祸”弄混了。
上图为《启功书法字汇》中选取的五个字,其中黄色为误收字↑
草书中的“福”和“祸”真的很难辨认吗?
为此,小艺找来了草书字典查阅了一番。
上图为《中国草书大字典》中的“福”页和“祸”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大家学会(废)了吗?出道题考考大家。
以下是小艺混编的“福”和“祸”,看看大家能认出几个来?
小艺又找来了支付宝AR扫福尝试了一下扫“祸”字——
扫了字典中的“祸”字,
小艺也很轻松地拿到了“福”卡。
看来软件也难分辨这两个字。
在书法作品中,“福”和“祸”看起来字形相近,对非专业的人来说可能还是有些难度的。
小艺特地请教了专业人士来科普一下二者的区别,一起来涨涨知识吧。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刘志基说,就造字本义而言,“福”“祸”界限泾渭分明。
福从“畐”得声,祸从“咼”得声,乃是不同之字。
“畐”就是“福”的初文。“畐”的字形,就是酒坛的形象描摹。古人多以酒享神祈福,这应当就是以“畐”为“福”的文化依据。
后来在“畐”上加“示”(“示”象神主之形,表示被祭祀的神灵)则是把这种造字意图表达得更加清晰了。
“祸”字造字晚于“福”,但是它所从的“咼”却出现得更早,在甲骨文中它的字形描摹的是骨架(隶定为冎),有的学者认为:“残骨多差跌不整,故引申有不正、过失、祸害之义,遂派生过、祸……等字”。

因此,“福”的字源与享神之酒有关,“祸”的来源与残骨有关,从根上说,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
刘志基说,把“祸”认作“福”,直接原因是不识草法,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对汉字构形解读抱有不求甚解的态度所致。草书写法是有造字意图的依据的,了解了字义,那么“畐”中的“十”形与“咼”中的“口”再怎么草写,都是不会混同的。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丁申阳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福”和“祸”主要是右边部分写法不一样。
丁申阳说,“福”字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各个书法名家也有不同的风格,而书法家之所以能轻松辨认,还在于看得多,多了解草法,并且从它的来龙去脉去看这个字到底出处在哪里。
丁申阳认为,也许是编辑对草书不是最了解,才出了错。其实如果对“千字文”内容有所了解,不会把“祸”字挑出来当作“福”字。
启功的《草书千字文》,“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在很多人印象里,草书看起来“天马行空”,但丁申阳说,草书的草法是很严格的,写草书犹如“戴着镣铐跳舞”,多一划少一划,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字。
丁申阳说:“草法,是千年书法历史约定俗成的。草书是以减法为主,学习草书比学习其他书体要多一道功课:字的特定性,要求结构准确,不能任笔为体。”
总之,草书虽然简化,但又不是无迹可寻的,每一笔实际都有意义。
在大家用“福祸相依”安慰人文社纠错时,
小艺还是提醒各位,
春节写“福”字,
还是最好避免非“福”为“福”,
为祝福添了堵。今年,很多人退了回家的火车票,漂泊在外的异乡人将自己对来年健康、平安的祝愿写进了这一张张小小的福字里,人虽未必归乡,祝福一定到场。最重要的是大家平安,下一个新年再相聚,共同写下一个团圆福。
但是您的过年“新民俗”
扫“福”字集五福
已如期上线




而这件事的起因是编辑将草书“福”和“祸”弄混了。

草书中的“福”和“祸”真的很难辨认吗?
为此,小艺找来了草书字典查阅了一番。


大家学会(废)了吗?出道题考考大家。
以下是小艺混编的“福”和“祸”,看看大家能认出几个来?

扫了字典中的“祸”字,
小艺也很轻松地拿到了“福”卡。
看来软件也难分辨这两个字。
在书法作品中,“福”和“祸”看起来字形相近,对非专业的人来说可能还是有些难度的。
小艺特地请教了专业人士来科普一下二者的区别,一起来涨涨知识吧。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大“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刘志基说,就造字本义而言,“福”“祸”界限泾渭分明。
福从“畐”得声,祸从“咼”得声,乃是不同之字。


“祸”字造字晚于“福”,但是它所从的“咼”却出现得更早,在甲骨文中它的字形描摹的是骨架(隶定为冎),有的学者认为:“残骨多差跌不整,故引申有不正、过失、祸害之义,遂派生过、祸……等字”。


刘志基说,把“祸”认作“福”,直接原因是不识草法,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对汉字构形解读抱有不求甚解的态度所致。草书写法是有造字意图的依据的,了解了字义,那么“畐”中的“十”形与“咼”中的“口”再怎么草写,都是不会混同的。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丁申阳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福”和“祸”主要是右边部分写法不一样。
丁申阳说,“福”字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各个书法名家也有不同的风格,而书法家之所以能轻松辨认,还在于看得多,多了解草法,并且从它的来龙去脉去看这个字到底出处在哪里。



在很多人印象里,草书看起来“天马行空”,但丁申阳说,草书的草法是很严格的,写草书犹如“戴着镣铐跳舞”,多一划少一划,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字。
丁申阳说:“草法,是千年书法历史约定俗成的。草书是以减法为主,学习草书比学习其他书体要多一道功课:字的特定性,要求结构准确,不能任笔为体。”
总之,草书虽然简化,但又不是无迹可寻的,每一笔实际都有意义。
在大家用“福祸相依”安慰人文社纠错时,
小艺还是提醒各位,
春节写“福”字,
还是最好避免非“福”为“福”,
为祝福添了堵。今年,很多人退了回家的火车票,漂泊在外的异乡人将自己对来年健康、平安的祝愿写进了这一张张小小的福字里,人虽未必归乡,祝福一定到场。最重要的是大家平安,下一个新年再相聚,共同写下一个团圆福。

责任编辑:杨一宁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