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上海市政协常委汪胜洋:建立同防疫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汪胜洋/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3-31 10:42 字号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经济发展基本面,也不会改变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但其带来的巨大冲击,亟待用合适的方式去消化、去转化。要深入分析疫情后出现的重大变量,将疫情视作一场事关超大城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大考”,借此机会对很多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超前一步把问题和趋势理清楚、把思路和对策想清楚,做到危中见机、化危为机,加快释放新潜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自今日起,本报推出“‘直面重大变量·把握发展先机’系列谈”专栏,邀请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敬请关注。
汪胜洋:上海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
我认为,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就成为上海战“疫”下半场的重要任务和根本遵循。上海要全力以赴,在确保稳固防控成效的同时,多措并举,全面助推复工复产复市复学等各项工作。具体就是九个字:“管得住、放得开、激得活”
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就是要强调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阶段性变化特征,及时精准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统筹好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疫情的重点地区已经从国内转向国外,国内的大多数地区已经初步摆脱疫情的影响,疫情的发展从社区传播转向输入型传播,防控的重点也从内部隔离转向入境隔离,地方的重点任务相应地从疫情防控为主兼顾必要的物资生产转向经济社会发展恢复为主兼顾防控疫情输入。
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根据疫情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防控政策和措施。外部压力大可以减少人员往来,外部压力小了,国际交流还可以逐步恢复。还应当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疫情变化的情况,及时制定和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既要严防疫情输入,也要支持与有条件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理交流。上海疫情防控效果显著,为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奠定良好基础。一方面内部疫情防控任务基本完成,但是外部输入型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企业生存发展压力日益加大,复工复产复市复学的呼声不断高涨,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还需要条件和刺激。
为此,我认为,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就成为上海战“疫”下半场的重要任务和根本遵循。上海要全力以赴,在确保稳固防控成效的同时,多措并举,全面助推复工复产复市复学等各项工作。
具体就是九个字:“管得住、放得开、激得活”。
“管得住”。目前疫情主要是以严防境外输入为主,随着国外疫情暴发,上海需要采取“最严措施”严防死守,全面封堵可能的漏洞,“宁过勿缺”,严防死守确保“抗疫”上半场成果,为秩序恢复、发展提速创造前提条件。而且保住国内抗疫成果,也是对国际抗疫大局的最大支持,因为这是全球的曙光所在,这是全球的大后方,为全球抗疫增添信心。
建议采取“严格限流+集中隔离+费用自理”的措施。一是“严格限流”,即严格执行中央的有关规定,对不必要的国际人员往来叫停,大幅减少入境人员数量。其中持有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应当享受与国人相同待遇,以体现绿卡的含金量和吸引力。二是“集中隔离”,即对境外入沪人员一律采取集中隔离措施,杜绝居家隔离存在的漏洞,提高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对居民影响和对国内良好局面形成新的隐形压力和潜在恐惧。三是“费用自理”,隔离的费用自理,是要告诉我们的市民,政府会用好大家的每一分钱。这里需要说明费用应当是全成本的,应该包含所有住宿和餐饮及其他额外的管理成本,如检测费用等。根据被隔离人经济状况的不同,隔离点可以有标准和豪华等多种标准供选择。
“放得开”。就是遵循疫情变化的态势,适时评估和调整现有政策与防控举措,积极恢复正常秩序。逐步放开各类管制措施,实现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正常化。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消除大众心理障碍,只有全面取消疫情防控期间的全部临时举措,经济社会运转才能步入正常轨道。
其中关键是撤销“口罩”“门障”“限流”。首先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放开佩戴口罩的相关规定。第二是撤销各类因疫情暴发出现的进门控制,如出入证、测体温甚至消毒通道、快递外卖禁入等,真正彻底全面放开。第三是取消对各类场所室内场所人数限制,如对角座位、间隔1米或两米等,鼓励室内活动全面开放。
“激得活”。就是要抛砖引玉,激发消费潜力。要通过政府加大切实的、真金白银的投入,推动消费这架经济重要马车尽快走出疫情影响泥潭,承担起今年完成上海经济增长目标的重任。这次疫情中,政府对帮助企业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主要针对困难企业,但是市场没有激活,企业就没有现金流,没有现金流企业就无法支撑。为此,从刺激消费入手,对救助企业最有价值,最直接、最有效。只有市场活了,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放消费券,营造鼓励消费的氛围。第一阶段可以先向本市户籍居民或居住人口每人发放一定金额的消费券,如100元或500元,用于餐饮零售、文化旅游等严重受影响行业,在一个月内花完有效,消费券可拆分使用。只要居民跨出走出门消费这一步,后面的消费就会接踵而来。以政府一定的财政投入,激活居民消费热情,为促进消费带来乘数效应。
以上的举措具有递进关系,没有“管得住”,就没有“放得开”,没有“放得开”,就不可能出现“激得活”的局面,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当前的头等大事还是有效管控疫情输入。只要疫情管控到位,上海不出现新的确诊病例,就可以全面复工复市复学了,让经济社会走上常态发展轨道。这里有一个明确预期的问题,也就是当前要明确初步开放、全面开放的设定条件,比如14天无确诊病例等。当条件达到,自动转入新阶段。这样有助于全社会有个期待,企业有个安排,个人也做好心理准备。果真做到如此,我预测,应该会出现某种程度的报复性反弹,这对经济社会发展恢复常态无疑是一个大利好。
责任编辑:张雷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