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第一面军旗的诞生
2019-08-02 07:27
字号



8月中旬,毛泽东回长沙搞调研时,亲眼目睹长沙的国民党军队已经站在了反革命的立场上,他们疯狂镇压工农革命,残忍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通过深入调研,毛泽东发现人民群众对国民党的看法有了根本改变,认为秋收起义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于是,他以湖南省委的名义写信给中央,提出不能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立起来了,革命才有希望,军队才知所趋赴。9月初,毛泽东到达江西萍乡安源,在张家湾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决定正式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对起义部队的番号、旗帜做了统一规定。根据前敌委员会的指示,制作军旗的任务落在了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处长陈树华和副官杨立三身上。

第二天一早,他们将设计方案拿到裁缝店缝制,制作出样旗。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事业;旗帜中央缝着一个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是镰刀和斧头图案,代表工农;靠旗杆处镶有一条10厘米宽的白色布条,上面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整面旗帜的寓意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
一面庄重、神圣、鲜艳,凝聚工农革命意义的军旗就这样诞生了。

9月9日凌晨,在修水县城紫花墩(现修水县散原中学操场)举行的秋收起义誓师大会上,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正式飘扬起来,部队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从此,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了湘赣边界的辽阔土地。
毛泽东在著名的《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真实描绘了秋收起义的军旗旗号“镰刀斧头”。
“镰刀斧头”旗,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革命需要和人民群众期盼,破旧立新、敢想敢干,设计出的带给中国工农革命光明与希望的首面军旗,指引着中国工农革命朝着胜利的目标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江西省井冈山市纪委监委)
(原标题《第一面军旗的诞生》)
责任编辑:张杏梅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