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评论
- 收藏
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各区重要作用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1-27 16:58
字号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上海新时期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上海各区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对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理解和认识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习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之所以上升为国家战略,主要是因为实力强大、地位特殊、作用重要。
1、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占全国1/26的土地,占全国1/6的人口,产出了全国1/4的GDP,1/4的财政税收,1/3的进出口贸易和58%的利用外资,长三角也是我国万亿GDP城市最集中的区域。
2、长三角在全国占据着极为特殊的区域地位。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承担着长江经济带发展“龙头”的重任。
3、长三角承担着引领全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尤其是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长三角承担着引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富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这是国家层面对长三角区域融合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国家层面搭建的大平台,无疑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一是从目标来讲,长三角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长三角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其中的内涵包括了要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世界级创新网络以及世界级的交通体系,也包括长三角要实现高度共赢便利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更趋协同的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更加富有深度和突破性成效的合作机制。二是从推进来讲,在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将会通过国家最高层次的规划引领,统筹长三角的区域分工与布局,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其他科技、产业、交通、环境、能源、生态、信息等专题领域也将有望通过国家部委牵头,会同三省一市编制专项规划,以指导推进各个专题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将会通过国家层面协调制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协调层次更高、协调力度更大,长三角原有的三省一市主要领导为决策层、部门为协调层、下设执行层的议事协调机制将更加完善。
二、把握机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建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将为上海16个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不同城区将结合各自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功能定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毗邻江苏、浙江的几个郊区将有条件探索跨区域的产业合作示范区、打造依托交通廊道连接的产业带或创新走廊、深化毗邻地区的交通连接、环境共治等,如青浦、嘉定、金山等。对于中心城区而言,与长三角的联系在交通区位上不占据优势,但是在城区功能的服务辐射、品牌园区的输出联动、活动的共办、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软环境的对接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拓展城区功能服务辐射半径。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如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等服务功能,可充分把握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如设立上海与长三角重点港口城市的航运服务平台,建立长三角航运服务联盟,为长三角港口城市提供专业的航运服务,在波罗的海指数基础上发布长三角航运发展指数;金融方面,可以设立长三角金融服务或投资平台,整合长三角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资源,建立财富管理联盟,不断提升长三角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竞争力;贸易方面,可推进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立长三角邮轮服务贸易发展联盟,拓展邮轮旅游服务贸易,开展长三角专业的航运服务培训与专业服务等。
二是探索品牌园区的输出合作。上海中心城区园区的优势可能不在于实体产业、不在于科技创新,但是中心城区在文化创意园区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对于上海而言,可充分依托富有城区特色的德必老洋行、1315创意园、63号创意设计工场、智慧桥创意产业园、音乐谷等品牌园区,深化在长三角的布局与合作,将上海的文化创意园区品牌向外辐射;开展面向长三角的文化创意沙龙或培训。
三是共同策划举办品牌活动。如共同举办长三角航运发展论坛、长三角财富管理论坛,长三角文化艺术节、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联盟、长三角会展联盟等,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中心城区建立联盟,加强沟通合作等等。
四是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在现有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机制基础上,夯实上海市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中心城区主要领导会商机制,建立区级对话交流平台,谋划区域合作重大议题、体制机制和重点事项,联手推动中心城区发展。在探索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营商环境等方面深化经验交流与合作。成立专项合作基金,支持双方联合开展的文化创意园区建设、文化活动品牌、论坛活动、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合作。
一、对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理解和认识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习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之所以上升为国家战略,主要是因为实力强大、地位特殊、作用重要。
1、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占全国1/26的土地,占全国1/6的人口,产出了全国1/4的GDP,1/4的财政税收,1/3的进出口贸易和58%的利用外资,长三角也是我国万亿GDP城市最集中的区域。
2、长三角在全国占据着极为特殊的区域地位。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承担着长江经济带发展“龙头”的重任。
3、长三角承担着引领全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尤其是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长三角承担着引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富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这是国家层面对长三角区域融合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国家层面搭建的大平台,无疑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一是从目标来讲,长三角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长三角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其中的内涵包括了要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世界级创新网络以及世界级的交通体系,也包括长三角要实现高度共赢便利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更趋协同的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更加富有深度和突破性成效的合作机制。二是从推进来讲,在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将会通过国家最高层次的规划引领,统筹长三角的区域分工与布局,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其他科技、产业、交通、环境、能源、生态、信息等专题领域也将有望通过国家部委牵头,会同三省一市编制专项规划,以指导推进各个专题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将会通过国家层面协调制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协调层次更高、协调力度更大,长三角原有的三省一市主要领导为决策层、部门为协调层、下设执行层的议事协调机制将更加完善。
二、把握机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建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将为上海16个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不同城区将结合各自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功能定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毗邻江苏、浙江的几个郊区将有条件探索跨区域的产业合作示范区、打造依托交通廊道连接的产业带或创新走廊、深化毗邻地区的交通连接、环境共治等,如青浦、嘉定、金山等。对于中心城区而言,与长三角的联系在交通区位上不占据优势,但是在城区功能的服务辐射、品牌园区的输出联动、活动的共办、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软环境的对接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拓展城区功能服务辐射半径。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如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等服务功能,可充分把握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如设立上海与长三角重点港口城市的航运服务平台,建立长三角航运服务联盟,为长三角港口城市提供专业的航运服务,在波罗的海指数基础上发布长三角航运发展指数;金融方面,可以设立长三角金融服务或投资平台,整合长三角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资源,建立财富管理联盟,不断提升长三角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竞争力;贸易方面,可推进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立长三角邮轮服务贸易发展联盟,拓展邮轮旅游服务贸易,开展长三角专业的航运服务培训与专业服务等。
二是探索品牌园区的输出合作。上海中心城区园区的优势可能不在于实体产业、不在于科技创新,但是中心城区在文化创意园区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对于上海而言,可充分依托富有城区特色的德必老洋行、1315创意园、63号创意设计工场、智慧桥创意产业园、音乐谷等品牌园区,深化在长三角的布局与合作,将上海的文化创意园区品牌向外辐射;开展面向长三角的文化创意沙龙或培训。
三是共同策划举办品牌活动。如共同举办长三角航运发展论坛、长三角财富管理论坛,长三角文化艺术节、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联盟、长三角会展联盟等,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中心城区建立联盟,加强沟通合作等等。
四是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在现有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机制基础上,夯实上海市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中心城区主要领导会商机制,建立区级对话交流平台,谋划区域合作重大议题、体制机制和重点事项,联手推动中心城区发展。在探索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营商环境等方面深化经验交流与合作。成立专项合作基金,支持双方联合开展的文化创意园区建设、文化活动品牌、论坛活动、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合作。
责任编辑:张奂雅

- 4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