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委员建言: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设立长三角进口商品集散中心
民建上海市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1-25 21:51 字号
2018年11月10日,举世瞩目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闭幕,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为进一步放大进博会带动和溢出效应,努力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提升贸易能级,彰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建议设立长三角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对接进博会,打造长三角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以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为依托,全力组织招徕入场商品,并布局展示交易。在此基础上,做强虹桥地区高岛屋百货“日本馆”、上海世贸商城国际贸易常年展示交易中心等国别馆、专业馆,强化长三角地区高端运营商和专业运营人才流动,凸显虹桥国际高端品牌集聚的定位。支持长三角地区企业通过发展保税展示销售,建立全球商品进口网络和资源渠道。制定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等政策,加快集聚一批贸易企业、贸易机构和功能性平台,平台要利用好各方资源,接纳进博会的参展品牌,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邀请长三角地区相关品牌入驻,包括医疗器械、智能及高端设备、酒类及高端食材、服装服饰、美妆日化等种类。
2.设立长三角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电商分中心,打造“前店后仓”的全新跨境电商体验模式
为满足电商企业对智能数字系统、设施的要求,电商分中心应建设数字化网络安全防范平台、数字化网络物业管理平台、数字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等智能平台,确保电商企业的稳定高效运作,引领未来科技商务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实现保税仓库和直面消费者的实体店合建,不仅节省物流成本、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让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放心。
3.对接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深化服务与监管领域改革创新
加强长三角地区联动,探索在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地区拓宽“一照多址”跨区、跨长三角地区试点,推动政策突破,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复制推广“证照分离”等改革举措。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进一步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部门战略合作,适时的考虑贸易便利化创新试点“审单放行”、“进口直通”等差异化分类管理新模式普及性,形成一套持续可行的模板标准,扩大企业受益面。同时,提高通关和港口作业效率,降低企业单证准备成本,减轻进出口环节相关税费负担。
(作者系民建长宁区委会员,长宁区国资委副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