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 评论
- 收藏
创新要素加速自由流动高效集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千帆竞发,长三角创新链“相望”也能“相见”
2024-07-09 08:21
字号
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华为上海青浦研发中心项目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计划今年建成投入使用。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摄
“长三角的企业要有雄心,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给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前不久,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联席主席、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在联盟的一次会议上发言。科大讯飞企业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刘庆峰能如此“豪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了他底气。2023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版图中,长三角地区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炉。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长三角“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从区域实践到国家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第二个五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长三角地区紧扣“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苏浙皖各扬所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新篇章。
更高水平的科技供给
刘庆峰在演讲结尾说,“长三角的新质生产力,应该符合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要在关键战略领域为中国赢得一席之地,获得全球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在原始核心技术上,成为代表中国的最强创新力量。”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率先探路、勇挑大梁,这是长三角企业家的雄心壮志,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肩负的使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提供更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随着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长三角,“4小时产业圈”逐渐形成——上海本地,提供由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向西约200公里外的江苏常州,提供作为“心脏”的动力电池; 下转 5版(上接第1版)向南200多公里外的浙江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在江苏,动力电池及配套重点企业超过140家,电机、电控、电驱动总成等关键零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不断增加。在浙江,环杭州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温州、台州沿海汽车产业带转型提升。在安徽,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全产业链已经形成,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全面实施。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05.8万辆,其中长三角的沪苏浙皖四地产量约290万辆,占四成以上。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台弧焊机器人,同样集合全长三角之力——轴承来自温州,伺服电机产地衢州,减速机则为苏州出品,机器人本体及一、二级零部件供应均在长三角范围内便可完成。
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进口依赖程度高,为了抵御可能由此引发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2022年7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向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工信厅发函,商请联合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12家企业,共同打造所有零部件均由长三角区域供应的机器人。这份计划书中,新时达被推荐为首轮“链主”,承担整机的集成工作,还有一份核心部件建议企业名单,列出的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来自苏州、绍兴、杭州、南通、衢州、宣城等地,都在长三角。
产业链分工协作“熟门熟路”、配合默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也在有力有序推进。企业“出题”、政府“选题”、市场“答题”——在长三角,“揭榜挂帅”让最前沿创新需求,直接对接实打实的解决方案,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相望”也能“相见”。
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上,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复宏汉霖曾发布一则技术需求,迫切希望通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提高研发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市场不等人,技改争分夺秒。华东理工大学和百林科制药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成功“揭榜”,三方联合攻关生物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自己找技术,如同大海捞针,借助平台力量,科研与产业间仿佛架设了一条‘高速路’。”复宏汉霖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单永强说。
链接区域乃至全球创新要素,实现更广维度、更高质量的“穿针引线”,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在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今年1月,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长三角产业“新成色”越来越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已分别占全国的3/5、1/3和1/3,科创板上市企业超270家,占全国48%。
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
建筑缤纷多彩,周边绿水环绕。上海西郊的青浦区金泽镇,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在淀山湖畔的西岑小镇竣工建成,正以组团分批次逐步交付使用,预计将为区域引入超过3万名行业人才。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是横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以往的“三不管地带”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料子”。聚焦一体化发展制度保障,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也是长三角更好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的“排头兵”。
去年2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求,示范区要“减量”“负增长”,比如,建设用地减量15.7平方千米,不搞集中成片、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建设……
一开始,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加大要素投入,拓展空间规模,是各地走惯的老路。“的确不容易,不过,率先实现生态绿色发展、规避要素投入为主的传统模式,本就是国家交给长三角的任务。”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伟说。
示范区总规批复转眼一年,今年年初,《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报告(2023年度)》正式发布。报告中明确,“至2022年底,示范区建设用地规模806.8平方千米……较2020年建设用地减少了12.5平方千米。”与此同时,“示范区单位建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升,2022年达5.62亿元/平方千米,较2020年增长0.92亿元。”一降一升,便是示范区尝试蹚出的一条发展新路。
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理念也在创新。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能探索出更多产业发展的机遇。沪苏浙交界处的太浦河,四合院形制的方厅水院架水跨河而建,现在,这座标志性建筑被认为是长三角“原点”,也就是区域中心。2023年7月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迎来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立。示范区高新区占地面积19.54平方千米,将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
窥一斑而见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把视野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地区,更丰富的绿色生态发展实践生根发芽,更多样的跨行政区划产业园区结出硕果,更大面积的“交界处”焕发生机与活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千帆竞发。
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盛夏时节,眺望宁波舟山港,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码头沿岸桥吊林立,港区集卡穿梭如织,一艘艘完成装卸作业的远洋巨轮起航,一趟趟满载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驶离港区。
今年1月至6月,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8亿吨,同比增长4.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1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4%,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如今长三角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南京、杭州、苏州等16个港口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发展的港口群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23年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比重约38%。
长三角推动市场融合与扩大开放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
张先生在上海华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及经营地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项目部就职多年,被派驻到江苏工作,并就近在江苏省取得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后来凭借这张江苏的二级建造师证,张先生在“一网通办”平台上申请实现了青浦注册执业,减少了人才换岗损耗及换证所费精力及成本。
共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人才、数据等要素正在加速自由流动、高效集聚。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实现市场准入登记标准、服务规范、信息共享、创新步调的“四个统一”,经营主体身份在线“一次验证、全网通用”和电子营业执照可共享复用;企业开办时限提速至平均0.85天,达到OECD国家水平;经营主体总量增加到3536万户,年均增速8%。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自贸区启动最早、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自贸试验区作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外贸外资发展的重要平台,已成为长三角高水平开放的先导力量、深层次开放的开路先锋。
上海自贸区率先建成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支撑全国超1/4货物贸易量的数据处理;2022年江苏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50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自贸区贡献一半;不产“一滴油”的浙江自贸区,依托制度创新打造油气全产业链;安徽自贸区探索企业开办“一业一证一码”等改革措施,“一照通”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5%以上……
长三角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责任编辑:施丹璐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4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