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激活人民政协“合作共事”新动能
缪爱莲、吴晓明/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9-25 10:25 字号
【阅读提示】
 在政协这个平台上,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扮演着重要角色。专委会应该注意吸收这股强大的力量,发挥他们的优势,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政协活动。在专题议政、调研视察等政协重大活动中,鼓励他们“多发声”,引导他们“善发声”,支持他们“敢发声”,保障他们“愿发声”,让他们履职的舞台有更多的“获得感”
人民政协“要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发扬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良传统,贯彻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工作原则,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和表达,以民主的作风团结人,不断增进思想共识、加强合作共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人民政协必须充分认识“合作共事能力”建设的价值内涵和重要意义,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扎实抓好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使政协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合作共事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民政协要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除了加强自身建设外,更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坚定共同思想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坚持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之间的大团结、大联合和大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为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把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合作共事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服务大局的为民情怀。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映各方诉求、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政协要主动上好“合作共事”这门课,通过协商、监督、议政等民主形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形成共推发展、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合作共事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新时期,面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人民政协必须用好“合作”大舞台,谱好“共事”曲,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不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从而推进政协工作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促进政协工作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继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我们感到在合作共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由于政协组成界别较多,每个界别的构成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分层化,甚至同一界别的政协委员也来自不同的单位或团体。这样,很容易导致界别委员各行其是,无法最优化参政议政资源,影响了政协整体履职成效。在现实工作中,则与党委、政府对口部门联系少,与社会各团体、各界人士联系少,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正常的沟通与交流,导致信息不够畅通,阻碍了整体优势的发挥,影响到了合作共事能力的建设。
人民政协是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必须发挥出联系面广、代表性强的特点,加强合作共事,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现实需要。要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一显著特点,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主动融入政协协商、视察、评议、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之中,贯穿于协商民主、委员履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通过各种座谈、联谊及走访活动,深入做好政策宣传、答疑解惑、化解矛盾等工作,激发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热情,汇聚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把握政协界别多、阶层多样、诉求多元等特点,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识。
落实好大团结大联合。团结联合才会凝聚人心、才能集思广益、才能发展合力。从面上讲,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可以邀请无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的领导同志列席政协会议,及时传达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地区的重要工作安排,为更好履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从线上讲,继续开展好“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工作,做到在政治上尊重关爱、工作上关心支持;从点上讲,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多开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走帮服”活动,下到基层、服务到一线,主动联系群众,宣传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帮助排忧解难,真正把界别特色优势和委员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此外,还要引导党员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的党员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尤其要加强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交流,主动邀请他们参加政协协商活动,畅通言路,求同存异、求同化异。
做优协商共事合作平台。在政协这个平台上,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扮演着重要角色。专委会应该注意吸收这股强大的力量,发挥他们的优势,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政协活动。在专题议政、调研视察等政协重大活动中,鼓励他们“多发声”,引导他们“善发声”,支持他们“敢发声”,保障他们“愿发声”,让他们履职的舞台有更多的“获得感”。通过整合资源,注重发挥整体优势,各方联动形成合力,使人民政协切实成为联系社会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系江苏省海安市政协干部)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