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那么疫情过去后,您觉得企业未来当在哪些方面未雨绸缪,避免措手不及?
- 汪胜洋:我认为经过此次疫情,企业最关键的是要增强以下三种能力。第一,增强线上能力——提高高质量供给的能力。这次疫情让我们发现,线下的风险极大,线上业务开展相对较好。根本原因在于线上可以减少人员的集聚。其实线上一直是一个发展方向,当前很多人甚至于把互联网企业作为创新基因型企业的代名词。当今的线下企业,不仅要走精品化、小众化路线,不断提高供给质量,提高客户的黏度;还要尝试网络化、点对点模式,让信息传达更便捷、让业务模式更多元,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提高个性化高质量供给能力以及开拓和扩张线上业务,从而提高线上服务能力是未来线下企业的第一要务。发展线上业务,还能深刻影响企业的运作模式,激发创新精神,重塑管理和经营理念,帮助企业从传统企业转向现代企业。
第二,增强用工能力——构筑工匠精神的基石。随着企业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市场竞争的不断激化,企业要脱颖而出,就需要更多的工匠。我们需要增强用工能力,让更多来自农村的劳动力通过专业培训成为技师、成为工匠。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有更多百年老店,中国的产品才能被更多人尊重。
第三,增强数字化能力——树立起供 应链意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企业发现自己卷入一场与疫情赛跑的攻防战。在整体运行中,连接是智能供 应链的核心要素,在连接的基础上,由数据采集完成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进而完成各环节的多方协同。新技术的加持使得数字化变革与演进成为必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则按下了加速键。当前全球供 应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向数字化转型。与传统线性结构不同,数字化打破了以往各环节的壁垒。通过超级数据分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状的有机生态系统。